第二节幼儿数概念的教育
系部名称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使用教材 授课教师
教师授课教案
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
现代服务系 幼教教研室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608.1609.1610.1611.1612.1613幼教班
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 保玉萍
授课班级
1608.1609.1610.1611. 1612.1613幼教班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幼儿加减运算的教学 对于基数和序数之间的联系以及之间的转换掌握不佳,需要巩固和练习。
二、幼儿数概念教育要求 3-4岁 1.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
常用的量词;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5-6岁 1.进一步按数群数数。能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
置。 + 2 教师出示故事动画,看完动画回答老师的问题 + 教师:“大雁在什么季节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 “一共飞回了几只大雁?第十只大雁说了什么?”
4-5岁
1.能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
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自然数列中响铃两个数的数差关系,学 习10以内的序数。
3.认识数字1~10,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对计数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物点数并说出总数。 (3)引导幼儿学习数量对应匹配。
难点 掌握幼儿数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学会如何正确指导幼儿进行基数和序数的转换。
授课班级
1608.1609.1610.1611. 1612.1613幼教班
教教案
授课时间
9月3日至9月7日 第二周 第1—2学时
课程名称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与指导
章节课题 或单元名称
第一节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 一体化教学
纯理论教学□ 计算机教室组织教学□
掌握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各个活动中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难点 区别数序和序数,以及掌握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教师授课教案
课堂活动计划和内容
一、复习导入(8分钟) 数序和序数的区别在哪里?自然数列的特点包括哪三条?幼儿经历数概念形成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序数教学的要点: (一)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并用,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 (二)帮助幼儿明确方向,进一步理解序数含义。 (三) 教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
+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自然数中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方位感知序数,初步感知序数的可变性。 + 活动准备:大雁卡片,教学动画,幼儿操作色卡 +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 1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 + 游戏玩法: + 教师将事先在地上画好方格,让幼儿将沙包投在任意方格内,再说一说沙包的具体位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幼儿加减运算的教学 对于基数和序数之间的联系以及之间的转换掌握不佳,需要巩固和练习。
教师授课教案
课堂活动计划和内容
一、复习导入(8分钟) 数序和序数的区别在哪里?自然数列的特点包括哪三条?幼儿经历数概念形成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二、提问,导入新知 通过数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特征能总结出大、小、中班对数概念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吗? 三、幼儿数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小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中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3)大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八、课堂练习:对数的组成的规律进行列式寻找,讨论并归纳。 九、课堂小结:幼儿如何进行10以内基数和序数的转换和区别。
(1)按物体数量分类。 (2)体验自然数列中的数序关系。
口头计数(顺口溜) 数字歌
一去二三里,烟囱四五家; 行人六七个,八九十枝花。
采蘑菇 1、2、3、4、5,上山采蘑菇;
蘑菇没采到,看到红苹果; 苹果多又多,1、2、3、4、5.
数物拼图(借助物体数目 的提示以及口头计数的习 惯)
+ (3)认识序数。(活动名称:认识6以内的序数) + (4)体验基数和序数之间的转换。
二、提问,导入新知 通过数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特征能总结出大、小、中班对数概念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吗? 三、数的基本知识。 四、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 五、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发展特点 六、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发展特点 七、幼儿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 八、课堂练习:通过对案例中含含对妈妈问题的答案以及表现,总结出含含处于哪个阶段?并进行评价。 九、课堂小结: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区别。
教教案
授课时间
9月3日至9月7日 第二周 第1—2学时
课程名称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与指导
章节课题 或单元名称
第二节幼儿数概念的教育
√ 一体化教学
纯理论教学□ 计算机教室组织教学□
明确幼儿数概念的教育目标,掌握幼儿数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
段的特征及其教育目标。
数。 2、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3个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3. 感知和体验10以内数除1以外,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
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体验总数与部 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 关系。 4、学习10以内的数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 法的含义,会解答简答的加减应用题,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关 系。
(1)学习序数,首先应让幼儿明确从哪个方向数,开始的物 体称为第一个。
(2)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幼儿感知、体验物体的位 置,通过排队、报数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位置, 使幼儿逐渐体会一个数不仅可以表示一共有几个物体,而且 还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顺序或位置;
(3)运用教具、学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10以内序数的教学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 幼儿对序数的理解是比基数晚一些。认识序数以认识基数为
基础,因此,序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班阶段 。
(1)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意义,会用序数 词正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让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正确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