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人类早期各文明出现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 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 ) A.楔形文字 B.《汉穆拉比法典》 C.六十进位计数法 D.《吉尔伽美什》 3.西亚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西亚发明向外传播的是( ) A.瓷器技术 B.腓尼基文字 C.冶铁技术 D.人像雕刻艺术 4.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 A. 人民意愿 B. 国王命令 C. 佛祖安排 D. 神灵旨意 5.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经济发展落后 B.城邦意识之上 C.实行民主制度 D.人文主义盛行。 6.《后汉书·西域记》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史籍记载的“大秦”应是( ) A.古巴比伦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7.罗马经过了从共和国发展成帝国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发生在共和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创立出腓尼基文字 B.国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西西里奴隶起义 D.被蛮族大规模入侵灭亡 8.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 A.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B.借鉴了东方各国的政治体制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导致希腊文化逐渐衰落 9.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10.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11.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他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阿拉伯帝国实行怎样的统治 A.封建专制统治 B.奴隶主贵族统治 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D.资产阶级统治 12.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D.阿拉伯国家 13.关于奥斯曼帝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灭亡罗马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B.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领袖 C.控制东西方商路,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D.首都安卡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14.下面是这幅图描绘了一只商队即将到达古城廷巴图克的情景。这反映了古代非洲( )

A.廷巴图克是北非地区的商业中心 B.商队去廷巴图克主要目的是朝圣 C.经济基础主是要商业贸易 D.商业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 15.与欧亚大陆隔绝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象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16.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一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B.新航路开辟 C.黑奴贸易开始 D.工业革命发生 17.有学者评价达·芬奇的《岩间圣母》:“这完全是一幅圣人画,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散发着浓厚的动人的生活气息,它让人感受到母性的温暖,表达的却是宗教题材。”该学者( ) A.暗示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的对立 B.揭示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 C.抨击封建教会禁欲主义的罪恶 D.肯定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发展 1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9.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2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强化了农奴制 B.保留沙皇专制 C.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 D.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 21.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用法令满足了普通民众对土地的需求和解放了奴隶。对其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 B.赢得民众支持取得内战胜利 C.解决了社会种族歧视的问题 D.使美国迅速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22.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能够实行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是( ) A.推翻幕府统治 B.资产阶级成熟 C.天皇放弃权利 D.实现民族独立 23.造成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1 年 1877年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A.外来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工厂规模扩大 D.工业革命的影响 24.下表是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出现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国别年份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1870年 23% 13% 32% 10% 1913年 38% 16% 14% 6%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对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 D.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B.欧洲1848年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

农业 20% 服务业

37%

工业 43% 工业

55% 服务业

31%

农业 14% 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对以后的西欧文艺复兴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熊家利《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 材料三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但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的重大贡献。(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