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怀合和,筑梦红塔

心怀合和,筑梦红塔

心怀合和,筑梦红塔
关于“合和”,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

”孔子将“和”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思,足可窥见“合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厚重底蕴。

先哲以丰富的阅历总结出了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为之敬仰。

虽岁月变迁,时代更迭,“合和”文化所传达出的深刻道理却历久弥新,对现代生活与工作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鞭策着我们前行。

1974年,在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城——南华,没有像样的厂房,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专业的人才,可那有全国最优质的烟叶,有最勤劳的工人,于是,一座卷烟厂就这样拔地而起。

而今,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经过40年的风雨历练,已然冲出云雾看见蓝天。

岁月里,日日夜夜都写满了我们艰苦奋斗的征程;前行中,点点滴滴都彰显着我们谋求发展的追求。

技术成熟了、规模壮大了、成绩刷新了、梦想更近了。

几十年间,红塔集团日新月异,但企业的文化精神却一如往昔,一脉相承。

半个多世纪以来,“合和”文化始终孕育在红塔人的血脉中,一段红色的岁月将白塔染红,一个不变的文化造就了红塔山。

“合和”文化的内含在于,从个人到集团,从集团到社会,从工作延生至生活,从生活中回归工作,无不时刻在内心饱含着“志与道合,业与人和,心与力合,和以致同,和而不同”的“合和”文化。

在我看来,无论是“志与道合”还是“业与人和”,无论是“心
与力合”还是“和以致同”,其切实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凝聚力和运转效率,从而带领企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记得那是2012年6月份,我厂刚搬迁至东南新区。

面对全新的生产线,我们制丝人毫不退却,车间领导、机电修理工、一线操作工,一天十几个小时奋战在生产一线,探讨工艺、做调试、学开机、研究设备,大家众志成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为现今企业优质的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业绩离不开携手同行、同甘共苦的企业凝聚力。

毋庸置疑,凝聚力和效率是企业更好发展的至关保证,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牢固基石,谁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只有亲密无间、团结协作的集体才能有实力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与风险。

“合和”文化看似抽象,实际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为都息息相关。

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位始终心怀企业文化的榜样。

每天在车间上班,他那个洪亮的声音总不时的在耳边响起——“这个水洗梗皮带机可以增加个收紧装置,刚才的烘丝断料原因你分析好了没,这些质量数据要注意收集整理,今天这个情况可以写入质量应急预案嘛”他就是我们班激情无限的班长,人称麻花。

麻花班长把产品质量视作自己追寻的梦想,对班组上的每个人都要求严格甚至于苛刻,却也无时无刻的关心着我们,他把班上的32名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带领我们挑战更好的质量水平,更高的生产效率。

我们每一位操作工也都脚踏实地的在岗位上不断学习新知,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

是麻花班长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使自己的步伐与大环境的步伐相一致,做到“业与人和,心与力合”,才能用双手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在红塔集团,不仅是麻花班长有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追求的梦想,无论它是遥远还是实在,伟大还是渺小,只要我们愿意去为之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那么每个梦想都是伟大的,每个伟大的梦想也都将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蔚蓝海洋里,我们一直都以合和为指引我们道路的灯塔,所以我们满怀斗志、充满激情的前进,即使逆风飞扬,我们依然在豪气万丈。

因为有我、有你、有我们大家的心怀合和,红塔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制丝车间李丽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