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执行力案例--沟通力

2执行力案例--沟通力

《执行力》文字案例之“信息从发出到行动至少要跨越五步障碍”
案例主题:有效的沟通才能产生行动
故事描述:
我们经常在职场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跟他说得清清楚楚的事情,执行的时候却出了偏差!”、“那些人素质太低了,完全不明白我要他们做什么!”这些抱怨通常反映了沟通能力的欠缺,也就是说服他人的能力,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人不仅要传达能够引起他人注意的信息,还要使他的观点更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容易记忆,使人心悦诚服。

这并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斯克里普斯学院,曾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反垃圾运动,校园里到处贴满了诸如“保持斯克里普斯校园的美!”、“让我们彻底清除垃圾!”之类的标语,校方还向每位学生发送了活动相关的邮件。

在这个活动的前一天,社会心理学家帕洛特兹安在一个行人较多的人行道的垃圾桶旁边扔了一堆垃圾。

然后他退到一旁记录了180个过路者的行为。

结果没有一个人捡起垃圾。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他又重复了这个实验,观察了另外180名过路人。

那么现在的行人是否会积极响应运动的号召呢?结果令人沮丧,180人中只有2个人捡起了垃圾。

运动明显失败了,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人们并不容易被说服。

另一个有对比性的例子是一段关于不要乱丢垃圾的公益广告,广告中出现了一个被垃圾覆盖的地球,到处蚊虫纷飞,空气污浊,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侵蚀。

虽然有些夸张,但受到调查的观众有78%表示注意到了这则广告,并会响应号召,关注垃圾问题。

这个例子说明形象化的信息更容易让受众所接受。

案例分享:
通常,我们无法埋怨那些不接受我们建议的人,就好比假设我是一个市场部经理,我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说服一个大客户产生购买公司产品的行动;而不是埋怨客户太笨,没充分理解和接受我的宣传。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信息从发出到被执行至少要跨过五步障碍,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的要素有:1)、传达者;2)、信息内容;3)、沟通方
式;4)、听众。

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训练自己沟通能力的人显然更擅长说服他人采取行动,比如那些擅长捕捉听众心理,在演说中经常运用反问激发人们思考的方式更能吸引听众记住他们的观点。

无论我们身处职场,还是和朋友在一起,如果你想要别人采取你所期望的行动,请记住使用有效的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