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自检自测单选题:(共70道试题,每题1分)1.“你认为……是什么”这是什么提问方式?(B.开放式提问)2.“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这是什么提问方式?(D.假设式提问)3.“善于打破传统观念和陈规陋习,富有创造精神和才能,能获得突破性成就的领导者。
”属于以下哪种领导类型(B.开拓型)4.“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某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产生晕轮效应,从而使他人愿意与之交往。
”这是属于人际吸引一般规律中的(D.光环吸引律)5.“这样做很好!”这是哪一种反馈类型?(A.评价)6.按会上将要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类别依次排序,并限定各项内容商议的时间。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C.拟定会议议程)7.鼻音重的人给人不坚决的印象;嗲声嗲气的声调则让人有声色方面的联想。
这是音质暗示的什么策略?(A.声调的变化)8.词语是沟通与思维的工具,而多义词是有效倾听的潜在障碍。
这个词对讲话者而言是这个意思,对倾听者来说却可能是另外一个意思。
这是影响倾听的什么因素?(D.措词晦涩)9.大笑属于非语言沟通的什么类型?(C.副语言)10.多数情况下,会议的目的包括“讨论”或“以备评估”等,目标的范围比较具体,如“购买A品牌产品还是B品牌产品”或“是否需支出10万元以装修办公室”。
这是组织有效会议的什么策略?(B.明确会议的目的和目标)11.根据会议主题,通常选择那些对会议内容比较了解并与其工作相关的人员参加会议,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A.确定与会人员) 12.管理者应该按轻重缓急来处理信息沟通,不太重要的会议、约见、信件、电话和报告都可以延后或改期。
是减轻沟通任务的什么原则?(B.排队原则)13.管理者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向员工传递信。
是减轻沟通任务的什么原则?(C.关键时间原则)14.会后需要执行行动计划的是?(C.与会者)15.会后整理记录并准备备忘录的是?(B.会议秘书)16.会前需要发送会议通知和主要议程的是?(B.会议秘书)17.会议的组织工作常常是从分析会议的主题和必要性着手,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A.明确会议的必要性)18.会议期间需要阐明主题的是?(A.主持人)19.会议期间需要记录会议进程的是?(B.会议秘书)20.会议期间需要控制会议议程的是?(A.主持人)21.会议期间需要提供所有必要的文件的是?(B.会议秘书)22.会议议程还应该包括在会前向与会者提供所需的背景资料,以便他们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各自在会议上的角色,这是会议设计的什么原则?(D.提供背景资料)23.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保持开放式姿势,使倾听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是有效倾听的什么策略?(A.身心投入)24.假设你必须按时完成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而下属经验不足,缺乏主动性,由于时间紧迫,此时最适合的方式是采取什么管理模式?(A.命令式)25.讲话的低速度和思维的高速度给人的大脑留下了充足的“走神”的时间,也给不熟练的倾听者带来麻烦。
这是影响倾听的什么因素?(A.讲话速度与思考速度的差异)26.进入网络时代,电话时代意义上的口头沟通的使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人们愈来愈青睐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
这两种方式虽然有着快捷又廉价的优势,但是不够人性化。
因为,沟通不仅要告知事实,而且要传递情感和意见。
因此,口头沟通作为能达到这两个沟通目的的最佳方式,在组织沟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是网络沟通存在的什么问题?(B.信息传递前,深思又熟虑)27.可以尝试选择群体中具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人来担任主持人,或者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让公司秘书担任会议主持人,或者由与会者轮流来担任主持人。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D.确定会议主持人)28.没有充分理解信息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在内心表示赞同或否定。
这样的沟通结果可想而知。
这是下行沟通的什么障碍?(C.草率评判)29.如果对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时间要求紧迫的任务采用委托式沟通,势必不能准确完全传递出信息,致使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这是下行沟通的什么障碍?(A.管理者的沟通风格与情境不一致)30.如果是仪式性的会议,可以在自己单位的会议室,或在宾馆的大会议厅举行;如果是决策性的会议,可以安排在一个能够促进真正沟通意见的环境中举行。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B.确定会议的目标)31.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臂膀,表示(A.支持)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突解决取向(C.迎合式)32.声调高的人给人以紧张、缺乏自信与情绪化的负面印象,声调低的人则让人感觉稳重老练。
这是音质暗示的什么策略?(B.声音的印象)33.声音太大通常给人以粗鲁或没有礼貌的感觉,令人有不适之感;声音太小则表明讲话者害羞、内向或缺乏自信。
这是音质暗示的什么策略?(D.音量需适中)34.什么沟通强调掌握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其中包括倾听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冲突处理技巧、口头沟通技巧、书面沟通技巧、压力沟通技巧等?(B.人际沟通)35.什么面谈的结果常常以报告或研究文件的形式来展现。
(C.获取信息的面谈)36.什么面谈以面谈者向面谈对象发送信息为主要内容的面谈形式。
(D.传递信息的面谈)37.适时地放慢语速可以给人以认真、权威和思虑周密的良好印象,同时,也给你恰当措辞赢得了时间;适时加快语速则给人以充满热忱与活力的印象。
这是音质暗示的什么策略?(C.语速的选择)38.手势属于非语言沟通的什么类型?(A.身体动作)39.谈话的距离属于非语言沟通的什么类型?(D.空间利用)40.体形属于非语言沟通的什么类型?(B.个人身体特征)41.团队沟通中,固执己见,唱对台戏的成员是什么成员角色?(A.绊脚石)42.团队沟通中,善于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激励下属完成任务的成员是什么成员角色?43.团队沟通中,善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成员士气的成员是什么成员角色?(D.激励者)44.团队沟通中,试图操纵团队,干扰他人工作以提高自己地位的成员是什么成员角色(C.支配者)45.为了顺利地召开会议,会前应收集和整理与议题相关的信息,如果有必要,应装订成册。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D.准备会议文件)46.下行沟通中容易出现信息膨胀或扭曲。
之所以出现信息膨胀,主要是因为信息传递方对沟通效果的顾虑。
这是下行沟通的什么障碍?(C.沟通各方心理活动的制约)47.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将议程安排得满满的,以免造成超时,进而降低效率(如仓促决策),因为到该结束的时间,与会者可能会准备离开。
这是会议设计的什么原则?(C.注重实效)48.喧闹声;电话铃声;意外来访。
这是影响倾听的什么因素?(B.思想不集中)49.一般在0~0.5米,因为交谈者有意识地与对方频繁地进行身体接触。
适用对象为父母、夫妻、恋人或知心朋友等。
这是那种沟通距离?(A.亲密距离)50.一般在1.2~3.5米,用于商业活动和咨询活动。
这是那种沟通距离?(C.社交距离)51.一般在3.5米以上。
这是那种沟通距离?(D.公众距离)52.一旦明确了会议的主题和必要性,就应当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如达成协议或通过策划方案等。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B.确定会议的目标)53.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原本三言两语就可解决,却要与会者反反复复地讨论,结果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往往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引出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这是影响会议效果的什么因素?(C.简单问题复杂化)54.一些发言者一有机会就滔滔不绝,使多数与会者生厌。
这是影响会议效果的什么因素?(D.发言者过于健谈)55.音量属于非语言沟通的什么类型?(C.副语言)56.用于要求严谨,需要记录备案的沟通方式为?(B.书面和非语言)57.由于事先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与会者不清楚会议的议题,致使讨论漫无边际。
这是影响会议效果的什么因素?(A.会议目的不明确)58.有时适度保持沉默,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最好方式。
切忌自己滔滔不绝,反客为主,喋喋不休。
这是有效倾听的什么策略?(C.假装专心)59.原本只需花半小时就可交代的事,非要开上1小时的会,而本该开一小时的会,却要花上两个小时,致使与会者过于疲倦。
这是影响会议效果的什么因素?(B.会议持续太久)60.在亨利约瑟夫图表中,“他知,而不自知”所在的区域是(C.隐蔽区域)61.在上行沟通中,汇报工作的重点是(A.谈结果)62.在实际的会议过程中,会议的领导者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议程做适当的调整。
这是会议设计的什么原则?(D.适时调整)63.在他人说话时,听众甚至会粗暴地用毫不相干的话题打断,并发表一通议论。
这是下行沟通的什么障碍?(D.不善倾听)64.在有效的管理沟通系统中,传递者应对其信息和接收者进行认真的考虑与筛选,进行情景管理与沟通,为每个接收者准备个性化的信息。
这是网络沟通的什么策略?(B.信息传递前,深思又熟虑)65.在正式开会之际,查看一下是否有新的信息。
如果有,可以在会上向大家简要地通报一下。
这是会前准备的什么环节?(C.拟定会议议程)66.只有在命令、计划和政策执行过程出现偏差时,才进行沟通。
是减轻沟通任务的什么原则?(A.例外原则)67.只有在需要多方协商或有较多信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迅速传达的情况下才召开会议。
这是组织有效会议的什么策略?(A.不搞形式主义)68.主要邀请那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人参加会议,对于那些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的人则尽量不要邀请。
这是组织有效会议的什么策略?(D.选择合适的与会者)69.组织中的个体接收到的信息数量远远超过其所能吸收、处理的能力。
这是网络沟通存在的什么问题?(A.沟通信息呈超负荷状态)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1.编码就是发送者将要发送的信息进行编辑而形成有意义的语言活动或非语言符号的过程。
(×)2.沟通的当时没有反馈意见,就意味着意见没有反映出来,没有沟通。
(×)3.沟通信息策略的原则就是要站在间接上司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对上司的人身做评论。
(×)4.管理沟通策略中的客体策略分析的是沟通者自身的地位和特点。
(√)5.管理沟通是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传递和理解的过程,是实现管理目的媒介,也是企业有效运作的润滑剂。
(√)6.管理沟通是一种单项的信息交流。
(×)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如商洽性函,告知性函等。
(√)8.加会议的人数越多,就意味着不能发挥作用的人越少。
(×)9.科学管理消除了个体的感情、情绪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因素在组织中的影响,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办事,因而是非人性化的、高度理性的。
因此,在组织沟通方面,这种理论方法强调的是对权力和规则的绝对服从,而忽略个体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