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跟踪训练35 金属考点跟踪训练35金属A组基础排查练1.(2014揭阳)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2.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
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小D.强度高3.(2012淮安)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属于纯净物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4.下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大致年限。
分析该图的规律,你认为金属被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延展性C.金属的颜色D.金属的活动性5.(2013滨州)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硫酸锌B.硫酸亚铁C.硫酸铝D.硫酸铁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2HCl===MnC12+H2↑B.Mg+MnSO4===MgSO4+MnC.Mn+Cu(NO3)2===Mn(NO3)2+CuD.Fe+MnSO4===FeSO4+Mn 8.(2014巴中)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强弱,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Fe、CuSO4溶液、AgB.FeSO4溶液、Cu、AgNO3溶液C.Fe、Cu、AgNO3溶液、稀盐酸D.FeSO4溶液、Cu、Ag9.(2012佛山)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
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0.(2014北京)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A.喷漆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C.制成不锈钢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11.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
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
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第二类铜条铅笔芯水银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A.密度B.磁性C.硬度D.导电性12.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A.金属或合金B.氧化物C.盐D.有机物13.(2014徐州)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和铝都可以制作炊具,主要利用了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
(2)金属锌可以提取AgNO3废水中的银,这是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银________。
(3)将生铁(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浅绿色溶液,该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主要是________(写符号),溶液底部残留的黑色不溶物主要是________。
14.(2013东营)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____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____________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如图1所示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延展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图 1图2(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
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铜锌锡铅铋镉熔点/℃1083419.6231.9327.5271.3320.9①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______。
A.15~30℃B.60~80℃C.235~250℃D.300~320℃15.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医药等方面。
我国四川省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从中可以提取金属钛。
(1)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钛酸亚铁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钛铁矿中提取金属钛要经过较复杂的流程,其中得到金属钛的反应为:2Mg+TiCl4――→高温2MgCl2+Ti。
根据此反应,比较金属镁(Mg)和钛(Ti)的活动性,较强的是________。
16.在制取氢气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老师在准备用于反应的锌粒中滴入了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他们想:锌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难道铜会影响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吗?他们决定对此开展有关实验:(1)在设置对照组的时候,除了要控制好锌粒和稀硫酸的量之外,其中一组中要添加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比较锌和稀硫酸反应快慢,可以观察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深化突破练17.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MgSO4B.H2SO4C.CuSO4D.AgNO3 18.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19.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 Mg 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20.(2013呼和浩特)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Ni),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
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21.(2014郴州)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 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________,待反应完成后________(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________。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C.固体中一定有AgD.溶液中一定有Ag+22.(2012孝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__A__(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__猜想三__C__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________反应或金属与________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