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道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简述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一)布置原则(二)临时设施(三)临时施工用水(四)临时施工用电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二)现场准备(三)施工测量第六章技术装备与物资计划(一)施工机械设备计划(二)劳动力组织及人员投入第七章主要施工技术要点(一)施工顺序(二)重点部位施工方法第八章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措施第九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一章降低成本措施第十二章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三章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二)文明施工管理第十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五章图表部分(一)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二)劳动力计划表(三)周转材料计划表(四)项目管理安全保证体系图(五)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图(六)项目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图(七)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八)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九)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芜湖县村村通水泥路四期建设工程4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依据该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及设计施工图纸和本工程所在地的施工环境资料;2、现场踏勘所了解的初步情况;3、市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检验标准;4、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5、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本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制度》;7、本公司《质量管理办法》;8、本公司《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程序指导》;(二)拟使用国家及地方规范主要清单:1、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2、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市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检验标准;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三)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芜湖县村村通水泥路四期建设工程4标段;2、建设单位:芜湖县六郎镇人民政府;3、总工期:98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06年12月26日);4、工程简述: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于芜湖县村村通水泥路四期建设工程4标段进行编制;本工程为水泥砼路面,全长(其中交X028-保丰村委会长,交X028-石人村委会长),路宽为米,路面做法为8CM碎石垫层,20CM 厚C30砼面层,两边路肩培土各50CM。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1、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选派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配备齐全各类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统一调度下,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2、为确保该工程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进度、质量、投资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3、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管理体系。
4、选派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工作。
5、建立项目部内部管理制度,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尽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现场人员工作积极性。
6、认真实施公司制订的一系列工作制度。
7、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见附图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一)布置原则:1、施工总平面图本着减少资金投入,尽量少占施工用地,缩短场地内运距,现场紧凑合理的原则布置。
2、根据该工程场地条件,临时设施设在同一区域,以便于管理。
3、水、电供应设施应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并保证下雨时工地无积水。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图(二)临时设施:1、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和生活设施,机械、供水、供电及场地周围设置。
2、所有临时设施用房(包括仓库)采用空斗墙砌筑,水泥地面、石棉瓦屋面,地坪30厚C10细石砼随捣随抹光。
水泥库地坪采用砌块砌筑地垅墙,上铺25厚木板,室内外地坪高差300mm,四面做明沟排水,防止下雨时进水。
(三)临施工用水:施工用临时水源由业主提供,施工现场将水源位置设置在砼搅拌机旁,给水管管径DN50,阀门及水表安装在水表井中。
(四)临时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线路布置划分为二个区域即施工区和生活区。
电源由业主提供的临时总配电闸引入现场配电房用三相五线输出到各个区域。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图: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1、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将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现场总平面图等相关资料报送主管部门,业主和监理部门审批,按照审批意见,由项目经理发布实施。
2、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各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做好施工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并编制技术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制。
3、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按照有关要求,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明确各分项工程所达到的质量目标,使质量在每个分项上达到具体量化处理确定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编制切实可行的各项工程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项责任和程序及质量标准,使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4、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申请,钢材等材料的试验检测。
5、制定部分特殊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6、制定本工程详细测量控制方案。
7、根据施工安排,提出主要材料计划、半成品的计划及进场时间。
8、在施工前期,完成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深化设计,将有关设计送至相关部门参考审查。
9、做好建设地区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
(二)现场准备:1、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核实,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并报请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批。
2、布置施工现场用的搅拌机及其它施工机械停放场地。
(三)施工测量:1、交桩后,对道路中心桩、水准点进行复核。
2、将道路控制中心桩、水准点引侧到安全部位,并做好详细记录、标识。
3、经纬仪和水准仪送具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校正,并出具检测证明。
4、施工机械要进行其性能检测。
第六章技术装备与物资计划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见附表二、劳动力组织及人员投入:项目作业层的主要技术工人由本公司具有一定操作技能和经验的工人组成,以承包合同方式,明确目标、责任和义务。
劳动力组织分别组织,作业班组的选择依据分部工程计划、工期要求和施工预算、劳动力定额因素综合考虑,并尽可能保持作业班组相对固定,以便于工序合理搭接,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
人员投入:开工前三日内所有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劳务人员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上岗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他们进行技术交底,充分认识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和需注意事项,并对所有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其它要求:首先要建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成本、材料、劳动力、机具管理制度,并以此为据签订内部管理人员目标责任。
组织工人进场前三级教育,与班组签订承包合同,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三、周转材料安排: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配置,以便于周转,以避免形成停工待料现象发生:周转材料见附表第七章主要施工技术要点(一)碎石基层:1、原路基碾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度并经业主和监理验收合格签认后,方可进行碎石基层的施工。
2、碎石采用质地坚韧,耐磨,各项技术指标不低于3级的石料,软硬不同的石料不能掺同。
3、碎石可采用人工摊铺,碎石摊铺按虚厚(压实系数约)一次补足,铺均。
4、摊铺一定长度(50米以上),进行全面检查,找补后即可碾压,注意摊铺完成后,要禁止车辆在上面行驶。
5、压实成型及压实度合格后,并取样试验经业主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混凝土路面:1、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支模,路面模板采用22#槽钢,两槽钢间用10×20的钢板搭接,以免跑模。
2、模板支设时应根据传力杆的间距钻孔,模板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允许出现离缝、前后错缝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采用油毡或薄膜填缝,不允许有漏浆现象。
3、钢筋埋设时应先对钢筋的品种、规格及质量进行核实,钢筋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在砼浇筑前,应通知业主及相关人员对基层平整、润湿情况、模板的轴线、高程进行校核,经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按要求浇筑砼。
5、砼采用现场搅拌,由专人指挥,砼送至现场后从模板一侧入模,摊铺松铺厚度应高出模板20mm-30mm。
6、砼振捣时先用插入振捣器振捣,接着用振动钢梁振捣,然后用滚筒提浆,在混凝土振捣全过程中,要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位置,如发现摸板外挤,须及时挂线加铁橛挤紧校正。
7、混凝土养生:在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养护初期,用草袋等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并适时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在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养护期满方可将覆盖物清理掉,表面不得留有痕迹。
8、接缝施工:胀缝施工:胀缝缝隙必须垂直于板面,宽度为20mm,施工过程中固定传力杆位置的支架应准确、可靠地固定在基层上,使固定后的传力杆平行于板面和路中心。
缩缝施工: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宽度为8mm,切缝时用水冷却。
填缝:混凝土养护期满后即可进行接缝填封。
填缝时接缝必须清洁、干燥,填缝料应与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灌注高度一般比路面低2MM左右,本工程采用灌缝法施工。
9、路肩培土:路肩培土应对填方基底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合理调配土方资源,填方土料含水量必须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填方施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填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等。
第八章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措施一、施工测量:1、检测、校验测量仪器。
2、检测各轴线控制及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
二、土方工程:1、检查场地平整是否满足要求,复查定位放线和水准点、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对填方土料的控制、土的类别、土容重、含水率。
3、确定和检查回填土的含水量、铺土厚度、压实遍数。
4、分层填土、压实和测定压后的干容重、压实系等。
三、钢筋工程:1、钢筋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表面必须清洁。
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四、模板工程:1、审查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图。
2、模板内清理干净。
3、模板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和砼接槎处。
4、对模板截面尺寸、标高进行检查。
五、砼工程:1、确定砼的浇捣顺序和方法。
2、检查计量装置,监督原材料过磅。
3、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对砼拌制、运输、浇筑、振捣、施工缝处理,实行旁站检查。
4、做好见证取样工作,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5、对拆模后的混凝土路面,检查其偏差和缺陷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第九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本工程施工工期为98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06年12月26日。
1、施工前应合理组织施工,统筹编排工程作业计划,明确关键工序,做到为关键抢时间,现场设置日作牌,使每个参加的施工人员心中有数,同时便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监督计划落实情况,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各分项计划的落实,以此来保证总工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