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发展史

长城、明城墙城砖上仍然 可以清晰地看出烧制窑主的名字。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统一 六国,车同轨,书同文。
质量统一的思想停留在政府层面上。 质量思想:做好质量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TJ INNOVA_SQMC
2
TJ INNOVA
一、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1875年 前) 质量?技术?
工业革命以前质量管理经过了漫长的“蒙昧时期”。
这个阶段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作坊,质量控制依靠工匠或艺人自己 来控制。
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管理实践和管理科学, 质量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了。
埃里·惠特尼答应为美国政府生产毛瑟枪时,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 式来制造。新方法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实现互换性……最终导致 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生产的里程碑式案例。
TJ INNOVA_SQMC
3
TJ INNOVA
二、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
1875年 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
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质量检验时期也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工人自检 工长质量检验阶段:工长检查 专职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查
目录
1.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 2.质量检验时期 3.统计质量控制时期 4.全面质量管理时期 5.供应链管理时期
TJ INNOVA_SQMC
TJ INNOVA
1
TJ INNOVA
一、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 1875年 前) 质量?技术?
车同轨,书同文,质 量才能做好!
回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 发现,质量一直是人们给予巨大 关注的大事。
后期检验,不良品已经发生,不良品也占到生 产成本的很大比例。
老休呀,能不能想 个办法,提高一下
质量?
我试试……统计质量 控制,我看行!
TJ INNOVA_SQMC
6
TJ INNOVA
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 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技术取得成效; 美国军方物资供应商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美国军方 制定战时标准,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以休哈特、道奇、 罗米格的理论为基础)
检验才是硬道理,质 量就是检验出来的!
Hale Waihona Puke 汽车业工业生产案例:福特T型车(1908年)
TJ INNOVA_SQMC
4
TJ INNOVA
二、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时期特点: 当产品被生产出来,需要对它进行严格仔细的筛选。
合格的就可以交付用户,不合格的报废或者降价处
理给愿意接受的使用者。
结合,并开创了把数量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
新局面。 代表作品:老QC七大手法。
戴明14法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要学会控制,控制的
好质量就好。
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
TJ INNOVA_SQMC
8
TJ INNOVA
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当人们欣喜于质量工具的应用时,过多的强调了科学 和工具,让一般的人感到质量遥不可及,质量深不可 测,质量也变得越来越昂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也是各式各样,同时 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管理方 法来更有效的控制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1960年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揭开了全面质量 管理的序幕。
当你在主机厂关注汽车质 量好坏的时候,有人已经 把关注点放在了零部件厂 甚至原材料厂家。
TJ INNOVA_SQMC
12
五、供应链管理(1985-今)质量?管理?
TJ INNOVA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 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日渐演变为"供应 链".它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 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 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 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 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 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大卖场,百 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
要想质量好,多加质
检员,检验检验再检
代表作品:图纸,标准作业指导书
验。
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
TJ INNOVA_SQMC
5
TJ INNOVA
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量的提高,检验人员越来越 多,最多的占到公司的30%人数,对产品成本造成很大 的压力。
顾客为关注焦点
系统的管理方法
持续改进
预防为主
代表作品: ISO9001 精益思想
质量设计出来的, 在设计的时候就 要考虑到怎么做 更容易实现,一 致性会更好!
看板管理
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
TJ INNOVA_SQMC
11
五、供应链管理(1985-今)质量?管理?
TJ INNOVA
随着产品的复杂程度提高,供应链的不断扩大,要想 更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不只要控制好内部的质量 (控制图),还要供应商的质量(TQM),更要对分 供方及至更上游的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和控制,供应链 管理科学应运而生。
1950年戴明提出质量改 进的观点(戴明14法)
TJ INNOVA_SQMC
7
TJ INNOVA
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
主要特点是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抽样技术对生产过
程进行控制,以预防不良质量产品的出现,即进行
事前的、预防性的生产过程控制。 把以前质量管理
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
质量意识: 好的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全员参与, 并且要以数据为客观依据, 要视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核心; 在实现方法上,要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TJ INNOVA_SQMC
10
TJ INNOVA
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主要特点:全员参与;
我早就说过,质 量就是每个人第 一次把事情做对!
每个人呀!
你拉倒吧!全 面质量管理是 以我的作品为 转折点的。
TJ INNOVA_SQMC
9
TJ INNOVA
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 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 其次,TQC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 造过程,而且要管理采购、设计直至储存、销售、售 后服务的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