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管理发展史

品质管理发展史

品質管理發展史
講師:彭衛安
1.工業發展
品質管理理論不斷發展.
推動
2.2005年,先進的品質理念將來自中國.
一.手工藝者的原始品質管理:
憑手藝和經驗進行管制. 不存在標準,無所謂允收與拒收. 客戶被動地接受產品.
二.工長負責制.
有專人負責質量.
標準統一. 憑主觀判斷產品合格與否.
三.品檢:
“三權分立”,品質部門第一次從製造部門獨
立出來.
防守型品質管理. 局限於事后把關與糾治,無法進行有效的預
防.
四.統計的品質管理.
風行於日本 (本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
利用統計手段(如七大手法等)對制程進行分
析,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
直方圖與管制圖功不可沒. 預防型品質管理.
This

the
end !
五.全面品質管理:
全攻全守型. “三全一多”的特點
(全員參与、全過程、全因素) 預防勝於糾治. 用事實與數據說話. 一切為客戶服務. 在TQM基礎上,產生了ISO9000系列標準. ISO9000是TQM的精華.
六.零缺陷的質量管理.
美國“克勞斯比”的理念.
美國“Motorola”及幾大汽車公司的成功經驗
缺陷≠不合格
“DIRFT:第一次將事情100%作好”.
追求完美.
提出了制程按JIT運作的要求. 提出了“全員設備維護”的要求. 提出供應鏈上下游共同保證的要求.
每隔一段時期,舊有的管理模式即被一種
新的模式替代,而且間隔的時間會變得越 來越短.
最先進的管理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
都會變得過時、落后,企業只有不斷地超 越現有的管理水平,才能求得永續的經營 與發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