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1课-古代日本ppt教学课件
第11课-古代日本ppt教学课件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 派主张学习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 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氏族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 将部民和土地收回国有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东
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 恢复了最高权力。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 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 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 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 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 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5-57页,大 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8分针后比 一比谁能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大和统一日本的背景,大和国何时 兴起、何时实现政治统一。 2、怎样评价部民制? 3. 大化改新的背景、目的、时间、改 革者、内容、影响。
一、 大和统一日本
1背景
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
小结: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 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7世纪时, 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 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的过渡。参照日本的这段历史 以及这个民族的特点,当前的中国要实 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就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堂堂清
背景 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 大改变,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 形成 为保护庄园、扩张势力,大庄园主建立由 武士组成的私人武装集团。地方豪强势力的崛 起,使天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发展 天皇和地方豪强势力争斗时,双方都需武 士的支持,因此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武士
日本“武士”一词原意 为侍者、随从。庄园主把族 人和仆人中的青壮年武装起 来,将其训练成为职业军人, 用以看家护院,逐渐形成了 特殊的武士阶层。武士需对 主人绝对忠诚,勇武尚义; 武士的主人则为武士提供装 备、俸禄和土地,双方形成 依附关系。 日本武士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 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鉴真像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7-58页,大 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8分针后比 一比谁能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武士与幕府兴起的背景。 2、武士集团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 3、幕府的建立史实
三、武士与幕府
645年大和国宫廷政变
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改革的时间及领导者: (646年;孝德天皇)
2、大化改新的内容:
废除豪强势力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部民 制,将部民和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 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经济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授予土地,土地不 方面 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 国家服劳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 方面 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3、大化改新的作用(影响)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以学习和模仿
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
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使部民 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 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 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大和国部民制的内容和评价
大和国王室和贵族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把在自己土
地上劳作的人按照生产门类编成“部”,如在王室土地 上从事农业的称田部,在贵族土地上务农的称部曲,人 数最多。此外,捕捞海产品的称海部。来自中国的移民 掌握纺织技术、制陶技术、和汉字书写,被编为织锦部、 土师部和文部等。部民身份近似奴隶。历史上把这一制 度称作“部民制”。
日本概况
国旗:日出之国
国徽:圆形,绘有 16瓣黄色的菊花 瓣图案 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国石:小晶
日本的历程
北海道
大和兴起的地方
公元1世纪前后, 日本各地形成100多 个小国 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本
5世纪,大和统一 州 平安京 日本 九 四国 州 大贵族奴隶主势 力增强,政局混乱 奈良
史料3 中国隋唐与“大化改新”时的日 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表。
中国隋唐 政 治
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等;加强中 央集权
经 济
实行租庸制
“大化改新”时 的日本 二官八省,以才 选官,建立中央 集权的天皇制国 家 把很多贵族土地 收归国有,国家 定期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 们收取赋税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意为”日出之国“。
幕府的建立 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 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自此进入近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日本 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日本幕府统 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室町幕 府时期(1338—1573)、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 仓幕府的开创者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 县)。室町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 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本循序渐进的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2、大和兴起与统一日本
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
被称作“大王”。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在4世
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的了日本的政治 统一。
“部民制”是大和国王室和奴隶主贵族压迫
和剥削下层人们的制度支撑,是大和国奴隶制
社会的时代特征。
说神 为武 天天 照皇 大, 神日 的本 后第 裔一 任 天 皇 , 传
二、 大化改新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 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 很大。地方贵族反亚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 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 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大和统一日本 二、大化改新 三、武士与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