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A .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B .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 .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2. (2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的农业新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的是()A . 耧车B . 翻车C . 曲辕犁D . 水排3. (2分) (2018高二上·马关月考)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
这种现象表明()A .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B . 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C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D .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4.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左右,而消费资料占90%上,其中直接消费资料又占80%左右,这种结构,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并无根本改变。
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5.6%,以后迅速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反由占56%退居34%。
对此合理的认知是()A . 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列强侵略B . 中国外贸的半殖民地色彩浓厚C . 民族工业未涉足重工业D . 近代农业有了一定发展5. (2分) (2019高一下·雅安期中) 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A .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B . 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C . 剌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 . 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6. (2分)(2017·长春模拟)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 . 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 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 . 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D . 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7. (2分) (2018高二下·海安期中) 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罗马法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A . 力图缓和民族矛盾B . 重视维护贵族利益C . 取消了债务奴隶制D .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8. (2分)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这说明()A . 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存在基础B . 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 . 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D . 英国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国情9. (2分) (2016高三下·临沂模拟)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这一规定()A . 加强了中央权力,兼顾了地方分权B . 类似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C . 强化了总统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D . 其本质是“主权在民,权力制衡”10. (2分) (2020高一下·天津月考)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 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
这一现象导致了()A . 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B .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 . 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 . 欧洲普遍陷入贫困11. (2分) (2018高一上·遵义期末)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 . 《马关条约》B . 《南京条约》C . 《辛丑条约》D . 《天津条约》12. (2分)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A . 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 .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C .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 .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13. (2分) (2020高二下·宾县期末) 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 . 日本侵华,危机加深C . 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 . 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14. (2分)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A . 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B . 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C . 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D . 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15. (2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直接加速武昌起义爆发的“外力冲击”是()A . 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B . 开始出现“西学东渐”局面C .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16. (2分) (2020高三上·双峰月考) 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
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A . 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 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 . 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17. (2分)(2020·嘉定模拟) 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
此“大举”是()A . 虎门销烟B . 洋务运动C . 公车上书D . 新文化运动18. (2分) (2020高三上·宜昌月考)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
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战争特征B . 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C . “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D . 材料反映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19. (2分) (2020高三上·银川月考) 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的函札中写道:“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
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
”此言论反映出张之洞()A . 认可西方议会政治制度B . 主张中体西用维护统治C . 力图扩大洋务运动成果D . 成为清末新政核心人物20. (2分)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A .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B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 . 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1. (2分) (2019高三上·东辽月考)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对于五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它的意义和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材料表明五四运动意义在于()A .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B .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 .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D .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22. (2分) (2020高三上·四川月考) 1924年,陈独秀在公开刊物上发文指出:“义和团诚然不免顽固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都还在顽固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贵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其意在A . 推动北伐战争的发展B . 加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C . 呼吁民众坚决地反帝D . 遭责西方干涉中国革命23. (2分)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
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A .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B .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C .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D .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24. (2分) (2019高一下·晋江期中) 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
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A .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B .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C .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D . 成为世界市场中心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25. (10分)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95年7月,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正直不阿的画家家庭,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作画,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力主国画革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人者融之。
”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摹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
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锌锌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眦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之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越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
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
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
提倡现实主义,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
——摘编自廖静文《徐悲鸿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国画创作的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