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计算

二、计算题
1. 图所示某齿轮机构,已知A1=300—0。

06mm,A2=50-0.06mm,A3=38 +0。

16 +0。

10 mm,
A4=30—O.O5mm,试计算齿轮右端面与档圈左端面的向端在面的轴向间隙A0的变动范围.
根据公式A0=A3—A1-A2—A4=38-30—5-3=0
ES0=ES3-(EI1+EI2+EI4)=
(0.16+0.06+0.04+0。

05)mm=+0.31mm
EI0=EI3-(ES1+ES2+ES4)=(0.10—0-0—0)mm=+0。

10mm
故轴向间隙A0的变化范围为0.10~0。

31mm。

A3
A2A1
A0
A4
2.如图所示,A、B、C、D、E各面及设计尺寸20±0。

1mm,工序尺寸L1、L2都在前工序加工出。

本工序中,以E面为测量基准加工D面,得尺寸10±0.1,并要求保证设计尺寸10±0。

4、35±0。

2,现在要求计算前工序加工所得到的两个工序尺寸L1、L2的尺寸及偏差,以满足两个设计尺寸的要求.
L1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35为封闭环,L1为增环,10为减环。

可求得:L1=45±
0。

1
L2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10为封闭环,20、L2为减环,35为增环. 可求得:L2=5±0.1
3.如图所示零件,按图样注出的尺寸A 1和A 3加工时不易测量,现改为按尺寸A 1和A 3加工,为了保证原设计要求,试计算A 2的基本尺寸和偏差。

据题意,按尺寸A1、A2加工,则A3必须为封闭环,A2则为工序尺寸。

A2
A3=10A1=500
-0.060
-0.36
4.如图所示曲轴、连杆和衬套等零件装配图,装配的后要求间隙为N=0.1~0。

2 mm,而图样
设计时A 1=150 0+0。

016 mm,A 2=A 3=75 -0。

02 -0.06 mm ,试验算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是否合理?
根据公式校核
N=A1-A2—A3=150—75—75=0
ESN=ES1-EI2-EI3=0。

016-2×-0。

06 mm=+0.136mm EIN=EI1-ES2—ES3=0—2×-0.02 mm=+0。

04mm 故 N 范围为 0.040.136mm 在装配精度要求范围 0.10。

2mm 以内故合理。

5. 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20-0.2mm ,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分) 已知:A2=40+0.05
A3=65±0.05 A ∑=20-0。

2 求A (1) 尺寸链图(2分)
(2) 判断封闭环A ∑=20—0.2(2分) (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分)
A Σ=A+ A2―A3 A =45 BsA Σ= BsA+BsA2—BxA3 BsA=-0。

1
BxA Σ= BxA+BxA2-BsA3 BxA=-0.15 (4)入体尺寸标注:44.9-0。

05(2分) (5)校核δ∑= δ+δ2+δ3 = 0.2(2分)
6.如图所示,两个孔均以底面为定位和测量基准,求孔1对底面的尺寸A应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能保证尺寸60±0。

060mm?
根据题意,60±0.060尺寸为封闭环.
A=(60+40)mm=100mm
ESA={0.06+(-0。

02)}mm=+0。

04mm EIA=(—0.06+0。

02)mm=-0。

04mm 故A=100±0。

04mm
7.如图所示减速器某轴结构尺寸分别为:A1=40mm;A2=36mm;A3=4mm,装配后此轮端部间隙A0保持在0.10--0.25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精度等级和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um
IT7 IT8 IT9 IT10
>3~6 12 18 30 48 >30~50 25 39 62 100
8.加工如下图(a)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

1),由于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该尺寸L来间接保证。

试求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

(a)
9.某零件孔的设计要求为Ф100
035
.0
mm,Ra值为0.8μm,毛坯为铸铁件,其加工工艺路线
为:毛坯-—-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

求各工序尺寸并填入表格(每空1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mm)
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的经济精度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
浮动镗 0。

1 H7(035.00+) 精镗 0.5 H9(087.00+) 半精镗 2。

4 H11(22.00+) 粗镗 5 H13(54.00+)
毛坯
8
+1。

2
10。

图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 1=40 mm ,A 2=36 mm ,A 3=4 mm ;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 0保持在0。

10~0.25 mm 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 1、A 2、A 3的极限偏差.
11.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

1~0.35,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A 1=30,A 2=5,A 3=43,A 4=3005.0-(标准件),A 5=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12.如图(a)所示零件以底面N 为定位基准镗O 孔,确定O 孔位置的设计基准是M 面(设计尺寸100 ± 0。

15mm ),用镗夹具镗孔时,镗杆相对于定位基准N 的位置(即L 1尺寸)预先由夹具确定。

这时设计尺寸L 0是在L 1、L 2尺寸确定后间接得到的。

问如何确定L 1尺寸及公差,才能使间接获得的L 0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um
IT7 IT8 IT9 IT10 >3~6 12 18 30 48 >30~50
25
39
62
100

(a)
13. 如图所示曲轴、连杆和衬套等零件装配图,装配的后要求间隙为N=0.1~0。

2 mm ,而图样设计时A1=150
16.000+mm ,A2=A3=752
.006.00--,试验算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是否合
为:1)车外圆至
10.05.28-φ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 ; 3) 热处理: 4)磨外圆至尺寸024
.0008.028++φmm 。

试求工序尺寸H 及其极限偏差。

15.某零件孔的设计要求为Ф90035
.00+mm ,Ra 值为0.8μm ,毛坯为铸铁件,其加工工艺路线
为:毛坯-—-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

求各工序尺寸并填入表格(每空1分)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mm )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的经济精度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尺寸 浮动镗 0。

1 H7(035
.00+) 精镗 0.5 H9(087.00+) 半精镗 2.4 H11(22.00+) 粗镗 5 H13(54.00+)
毛坯
8
+1.2
16.加工如下图(a )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

1),由于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该尺寸L 来间接保证。

试求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
三、工艺题
1、写出下图所示车床主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主轴选用45钢制造,热处理工艺为整体调质处理,硬度为220~250HBS;内锥孔和外锥体局部淬火,硬度为45~50HRC;花键部位高频淬火,硬度为48~53HRC。

2.试编写如图一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毛坏¢120x405,材质45号钢,精车余量3,粗磨余量0.4,精磨0.15)
技术要求
1.调质:HRC28—32
3.写出下图所示齿轮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4.编写下列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零件名称:半轴材料:40C r毛坯:棒料50×125
技术要求:
1.未注倒角1.5X45° 2、调质处理:28—32HRC
5、写出下图所示曲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曲轴选用QT700-2制造,热处理要求为整体硬度为240~260HBS,轴颈表面硬度≥625HV,.
6、写出下图所示车床主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主轴选用45钢制造,热处理工艺为整体调质处理,硬度为220~250HBS;内锥孔和外锥体局部淬火,硬度为45~50HRC;花键部位高频淬火,硬度为48~53HRC。

7、写出下图所示齿轮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8.编写下列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零件名称:半轴材料:40C r毛坯:锻件
技术要求:
2.未注倒角1。

5X45
3.调质处理:28—32HR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