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1.确定产品的功能要求: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如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等。

这些要求将成为确定公差的基础。

2.建立尺寸链:根据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建立尺寸链,即确定产品各个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可以通过绘制产品的尺寸和公差关系图来实现。

尺寸链图可采用包容模式或功用模式,用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设计尺寸和公差。

3.评估公差传递路径:通过分析尺寸链图,评估不同尺寸之间的公差传递路径。

公差传递路径表示了如果一些尺寸的公差发生变化,它会如何影响其他尺寸。

这个过程通常可以通过计算公差传递系数来完成。

4.计算公差限制: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公差传递路径,计算每个尺寸的公差限制。

公差限制是指一个尺寸的公差应该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保证产品的功能要求。

公差限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如正态分布法或最大熵法。

5.优化公差分配:根据公差限制和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对产品的公差分配方案进行优化。

这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尺寸的公差范围来实现,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并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说明尺寸链计算方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紧固件的尺寸链。

紧固件由两个部件组成:螺栓和螺母。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螺栓和螺母的公差范围,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配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紧固件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假设紧固件的功
能要求是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螺栓和螺母之间的配合要求是旋转配合。

接下来,我们可以建立尺寸链图。

假设螺栓的直径为d1,螺母的内
径为d2,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为g。

我们可以用实线表示设计尺寸,用虚
线表示公差。

接着,我们需要评估公差传递路径。

在这个案例中,螺栓和螺母的配
合是旋转配合,因此公差主要会影响配合间隙。

通过分析尺寸链图,我们
可以看到,螺栓直径和螺母内径的公差都会影响配合间隙。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公差限制。

假设螺栓直径和螺母内径的公差都符
合正态分布。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得到螺栓和螺母的公差限制,以
满足旋转配合的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优化公差分配。

根据公差限制和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我们可以调整螺栓和螺母的公差范围,以确保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配合。

综上所述,尺寸链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产品尺寸之间的相互
关系,并确定合适的公差分配方案。

它是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和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