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A.1.1屋面保温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保温层的铺设一定要预先弹线,按线铺设,保证平整度,保证泛水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屋面保温层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汽。

A.1.2屋面找平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2)应24h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严禁找平层因养护不好而早期脱水使找平层开裂。

(3)严格控制配合比,以免影响成品强度。

A.1.3SBS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屋面不平整:找平层不平顺,造成积水,施工时应找好线,放好坡,找平层施工中应拉线检查。

做到坡度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

(2)施工时必须在保温层内设置排汽道和排气孔,并保持通畅。

(3)空鼓:铺贴卷材时基层不干燥,铺贴不认真,边角处易出现空鼓;铺贴卷材应掌握基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不能铺贴卷材,同时铺贴时应平、实,压边紧密,粘结牢固。

(4)渗漏:多发生在细部位置。

铺贴附加层时,从卷材剪配、粘结操作,应使附加层紧贴到位,封严、压实,不得有翘边等现象。

A.1.4屋面保护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板块保护层(以水泥砂浆为结合层)的铺砌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凝结前完成。

(2)为了防止因热胀冷缩而造成板块拱起或板缝开裂过大,块体保护层每100m2以内应留设分格缝,缝宽20m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3)上人屋面的预制块体保护层,块体材料应按照楼地面工程质量要求选用,结合层应选用1∶2水泥砂浆。

(4)绿豆砂保护层由于绿豆砂颗粒较小,在大雨时容易被水冲刷掉,还易堵塞落水口,因此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宜采用粒径为6~10mm的小豆石效果较好。

(5)细石砼保护层抹平压光时不宜在表面掺加水泥砂浆或干灰,否则表面砂浆易产生裂缝与剥落现象。

若采用配筋细石砼保护层时,钢筋网片的位置设置在保护层中间偏上位置。

A.1.5屋面变形缝安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3)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

(4)变形缝封板上压下,每块封板必须钉固严密。

(5)变形缝应双面涂防锈层,安装后表面涂面漆,涂刷必须均匀,严禁透底、漏刷。

(6)使用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镀锌铁皮制品应涂锌磺类或磷化底漆。

A.2成品保护A.2.1成品保护的项目管理制度(1)实行栋号工长分片包干负责成品检查保护制度。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成品保护小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成品保护情况、落实情况的检查制度。

(3)建立工序交接、成品交接记录制度。

(4)建立分承包方负责施工范围内的成品保护制度,并与项目经理部签订成品保护协议书。

(5)提倡奖优罚劣,创精品、优质产品精神,建立处罚和赔偿损坏成品的奖罚制度。

(6)建立分包方、外协单位在施工完结后,对成品保护或损坏进行成品鉴定交接制度。

A.2.2钢筋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措施(1)成型钢筋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2)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负筋。

(3)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钢筋。

(4)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被碰损,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依靠。

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作为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

(5)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砸或撬棍硬撬,以免碰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损坏模板。

(6)已浇筑楼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A.2.3屋面工程成品保护措施(1)保温层施工完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保证保温效果。

(2)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3)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4)雨水口、内排雨水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堵塞。

(5)屋面工程完工后,应尽量少上人踩踏。

(6)拆除龙门架或屋面爬架子时,应注意避免磕碰屋面各部位。

(7)屋面变形缝、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堵塞和挡盖,以防落进材料等物,施工完毕后将堵塞、挡盖物清除,保证管口内畅通。

(8)雨水管安装前,对已安装的雨水斗及水落口应采取措施,避免屋面排水造成墙面污染。

A.2.4门窗安装成品保护措施(1)运至现场的门窗分规格立方于仓库内,下部放垫块。

(2)门窗表面的水泥浆要及时清除。

(3)已安装门窗框、扇的洞口,不再为作运料通道。

(4)在已安装门窗的附近区域不进行电、气焊作业。

(5)外脚手架不得压在窗框上,严禁蹬踏门窗框。

(6)待装修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后才撕掉门窗框的保护膜。

A.2.5墙面、地面、楼面成品保护措施(1)地面施工中采取遮盖措施,避免水泥砂浆污染已完工的地面或其他装饰。

(2)新铺设的地面,应临时封闭通道,在地面周围加绳圈并设专人看护,上号前不得上人行走。

(3)搭拆脚手架时,应注意避免碰坏墙面和墙角。

(4)每次涂刷前均应清理周围环境,防止尘土污染,涂料未干燥前,不得清理周围环境,涂料干后也不得挨近墙面或从窗口、阳台上泼水乱扔杂物,以免污染涂料面。

(5)内墙涂料最后一遍涂刷完毕后,空气要流通,以防涂膜干燥后,表面无光或光泽不足。

(6)对墙面、地面等装修工程均已施工完毕的房间进行封房,闲人免进。

A.2.6护角、楼梯踏步成品保护(1)墙、柱等需做护角的部位一律做明护角。

为防止磕碰新做护角,在高度为1.5m范围内用角铁或靠尺把四角包裹起来。

(2)在踏步抹灰时要采取分楼层拦档措施,踏步成型后,要用木制护角保护蹬角,以免上人踩踏碰坏成品。

A.3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地面坡度:卫生间地面排水坡度一般为2%,地漏处坡度为3%~5%。

排水坡度从垫层找起。

(2)设备套管:卫生间穿楼地面的管道均应加套管,套管高出地面20mm。

楼地面防水层与套管交接处用相应建筑密封膏处理,形成一体,保证防水质量。

(3)定地漏标高:原则偏低不偏高,以便于地面大部分水顺利排入地漏。

(4)防水基层要求:对基层要求平整坚固有一定的强度。

一般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赶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A.4一般立墙抹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口抹灰空鼓、裂缝:①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

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序,应设专人负责。

②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或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

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③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较大产生裂缝。

应分层抹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

④配置的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的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配置的砂浆不能存放时间过长,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和抹灰部位配合比的管理。

(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爆灰、开花①抹完罩面灰后,压光工作跟的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其中基层为混凝土墙较为常见。

②底灰过分干燥,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灰吸走,故压光时容易出现抹纹或露压。

③使用磨细生石灰粉时,对欠火灰、过火灰颗粒及杂质过滤不彻底,灰膏熟化时间不够,抹灰后遇水或潮湿空气灰层内的生石灰颗粒会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表面爆灰,出现开花。

(3)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抹灰前要认真挂线、弹线套方、作灰饼和冲筋,使冲筋交圈,阴阳角处亦要冲筋、顺杠、找规矩。

(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抹罩面灰接搓明显或颜色不一致:抹罩面灰时要注意留施工缝,施工缝要尽量留在阴角处和门窗框边部;室内如遇施工洞口时,可采用甩整面墙的方法。

(5)踢脚板、水泥墙裙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正:操作时应认真,按规范要求吊垂直,拉线找直、找方,对上口的处理,应待大面抹完后,及时返尺把上口抹平、压光,取走靠尺后用阳角抹子,将角撸成小圆。

(6)暖气槽两侧窗口墙垛抹灰上下不通顺:应按规范吊直上下窗口墙角抹灰应通顺,应按规范要求吊直,上下窗口角应使用通长靠尺,上下层同时操作,一次做好不显接搓。

(7)管道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等:应按规范安放过墙套管,管后抹灰准备专用工具(长抹子,或大鸭嘴抹子、刮刀等)。

(8)砂浆面层无强度,表面不实:水泥早期脱水或使用过夜灰造成,要加强管理。

(9)接顶、接地阴角处不顺直:抹灰时没有横竖刮杠,为保证阴角的顺直,必须用横杠检查底灰是否平整,修整后方可罩面。

A.5外墙抹水泥砂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空鼓、开裂和烂根:由于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的太厚,跟的太紧;对于预制混凝土,光滑表面不剔毛、也不甩毛,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加气混凝土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

抹灰后不养护。

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前的基体清理和浇水;第二施工操作时分层分遍压实应认真,不马虎;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灰层一次抹到底,克服烂根。

(2)滴水线(槽)不符合要求:不按规范规定留置滴水槽线,窗台、碹脸下边应留滴水槽,在施工时应设分格条,保持滴水槽有10mm×10mm的槽,严禁抹灰后用溜子划缝压条,或用钉子划沟。

(3)分格条横竖不顺线、滴水槽处起条后不整齐不美观:粘分格条应粘在所弹分格线的同一侧,粘贴时,应拉小线找直,找平。

起条后应用素水泥浆勾缝,并将损坏的棱角及时修补好。

塑料分格条粘结不牢固,抹灰后翘起,清洗不干净,造成分格条内污染,塑料分格条粘贴后,应认真检查是否牢固,抹灰后塑料分格条内应用刷子及棉丝刷洗干净。

(4)窗台外高里低:内外檐抹灰时未在内外檐窗台上弹水平控制线,故造成窗台外高里低。

应在内外檐窗台施工时,先在窗台两侧弹出水平控制线(外窗台的流水坡度计算在内),抹灰时按水平线施工。

(5)面层接搓不平,颜色不一致:搓子甩的不规矩,留搓不平,故接搓时难找平。

注意接搓应避免在块中,应留置在分格条处,外檐墙,如无分格条,抹面层灰时应上下同时抹灰,不应甩接搓,外墙抹灰一定要采用同品种、同批号进场的水泥,以保证抹灰层的颜色一致。

施工前基层浇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抹压困难将表面压黑,造成颜色不均。

A.6填充墙砌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砌体材料:主要检查品种、规格、型号、级别、数量、几何尺寸、外观状况及产品的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检查产品的进场复验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