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走近细胞(强基讲义)——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走近细胞(强基讲义)——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走近细胞考点1 细胞学说的建立1.提出者:施莱登、施旺。

2.建立过程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到的是死细胞)17世纪,荷兰的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观察到的是活细胞)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面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4.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而不是分子水平。

【例题练习】1.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施旺和施莱登是细胞学说的提出者及命名者,之后魏尔肖作出补充C.细胞学说的发现和提出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D.蓝藻细胞和肝脏细胞的结构有差异所以不具有统一性答案:B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错误。

细胞学说的发现和提出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

蓝藻细胞和肝脏细胞虽然结构上有差异,但都有细胞结构,所以具有统一性,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答案:A解析:细胞学说中没有将细胞区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D正确。

(多选题)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的核中长出答案:AD解析: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施来登和施旺,故A错误,C正确;细胞学说的内容有:细胞是有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故B正确,D错误。

考点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2.生命活动的细胞基础(1)生物各种生理活动的细胞基础是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细胞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

(3)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内容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各层次的相互关系(1)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又层层相依、相互联系。

【例题练习】1.生命系统具有不同层次。

下列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A.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B.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C.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D.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答案:B解析: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属于系统层次的研究问题,A错误;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正确;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错误;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A.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合作完成C.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它的生命活动要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D.细胞虽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但却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合作完成,这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相符,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D错误。

(多选题)3.下列关于细胞及生命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多细胞动物与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BC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A 正确; 多细胞动物与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多细胞植物无系统层次,B 错误; 病毒属于生物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C 错误;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 正确。

考点3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步骤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3.如何确定有关视野中的污点位置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注意:污点绝不会在反光镜上。

4.显微镜注意事项:(1)下降镜筒时不要观察目镜,而要目视物镜,防止物镜下降时压坏玻片标本。

(2)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可握住物镜直接转动。

(3)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例题练习】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转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答案:A解析:标本颜色较深时,为了观察清楚,应该将视野调亮,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错误。

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

在高倍镜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C正确。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2.某同学使用显微镜目镜为a×物镜为m×观察紧密相连的单层细胞时,视野中被相连的细胞所充满。

若将物镜转换为n×,且n<m,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放大倍数为a×m倍时,是指实物的长度、宽度分别放大a×m倍B.换用n×物镜后,物像模糊,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与m×物镜相比,换用n×物镜后,物镜与临时装片间的距离变短D.若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中央,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am 是指物像的长度、宽度同时放大am 倍,A项正确;虽然根据题干信息,换用n×物镜后,由于n<m,即将高倍镜头转换为低倍镜头进行观察,此时物像模糊,可以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B项正确;由于换用低倍镜头,物镜镜头与装片间的距离变大,而非缩短,C项错误;相对与实物来说,显微镜成像是应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处于视野中右上方的细胞实际上处于装片的左下方,要将其移至中央,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项正确。

(多选题)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的物镜(10×、40×)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2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图甲中b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下小B.若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则a条件下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C.由b条件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则a条件下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16个细胞答案:BD解析: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高倍镜)下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低倍镜)下小,A正确;图乙是甲图中b条件(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则a条件(高倍镜)下可能看不到细胞,B错误;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在换上高倍镜之前应该向将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由b条件(低倍镜)转变为a条件(高倍镜)下观察时,还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则a条件下(缩小4倍)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64÷42=4个细胞,D错误。

考点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结构甲为蓝细菌,乙为细菌。

此外,原核生物还包括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2)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图甲拟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图乙核糖体拟核鞭毛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具细胞壁的生物不一定是植物,如真菌和原核生物(除支原体)(3)生活方式:甲生物细胞中因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乙生物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异养生物。

3.真核细胞的特点不仅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还有许多由膜包被的其他复杂结构。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1)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2)遗传物质都是DNA。

(3)细胞内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也是类似的【例题练习】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B.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C.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绝大多数原核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A 错误;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已经高等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形成纺锤体,B正确;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不一定都存在于原生质层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液中,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