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变迁在人类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疆域变迁都和战争分不开,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
由于战争所带来的朝代的更替是我国疆域变迁的主要原因。
我们普遍将秦朝统一六国作为我国统一政权的标志,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个朝代疆域的分析了解中国疆域的变迁史。
秦朝的疆域秦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我国历史上首个封建制统一国家。
当时秦朝的疆域基本上只限于今天中国的东部和中部,但它已经包括朝鲜的西北。
平壤西北的海边这一块地方,当时都叫做辽东。
在战国后期,燕国就开拓到那里了,所以燕长城的起点也在那里,以后合为秦长城。
秦长城是从辽东经过赤峰一带,然后到阴山,再下来到陇山,西边到甘肃的岷县。
但秦朝的行政区并没有完全覆盖这一范围,它主要统治的还是北方,南方很多地方,比如福建、浙江南部,基本没有什么人口。
秦始皇派军队越过南岭去征服越人,战事不利,延续了好几年。
为了运输粮食,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开凿了著名的灵渠,将湘江漓江连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后来在今两广建立三个郡:一个是在今天广东一带的南海郡,一个是在广西的桂林郡,还有一个是在广西与越南北部边境的象郡。
但是在西南,秦朝的统治非常稀松,实际上大部分地区还是由当地少数民族自己统治,秦朝只是控制了交通线和几个行政中心。
尽管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这么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
秦朝在全国建立了36个郡,后来大概增加到48个郡。
最近在湖南新发现的秦简中记载了一个洞庭郡,是原来我们都不知道的,估计秦朝可能共有50来个郡。
中央政府通过50来个郡统治差不多上千个县,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汉朝的疆域秦朝末年,天下纷争四起,刘邦就是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脱颖而出的。
刘邦拜韩信为上将军,经历为时8年的楚汉争霸终于在该下将项羽围住,并给予后者致命一击。
至此,天下再也没有能与刘邦一较长短的对手了,大汉王朝建立,史称西汉。
此后,汉武帝时期多次出征西域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也大大的开阔了我国的疆域。
汉唐盛世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汉朝是开端。
对于秦朝来说,西汉的疆域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在朝鲜半岛上设立四个郡。
那时的朝鲜政权基本是从中原迁过去的汉人建立的政权,不是后来的高句丽人。
秦朝灭亡后,赵佗(河北正定人)趁机割据岭南,以后又扩张到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等到汉朝平定南越,它的疆域就包括越南大部分,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还包括今缅甸一些地方。
河西走廊原来是匈奴人的游牧区,因当地匈奴战败降汉而成为汉朝的疆域,汉朝的势力也通过河西走廊扩展到西域,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与清朝全盛时的西界秘书参考知识博览差不多。
但是我们注意到,今天的东北、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等地是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其中与汉朝对抗的主要是匈奴。
匈奴尽管一度投降汉朝,但是汉朝并没有把匈奴地区作为自己的疆域。
当时有一句话“长城之内天子有之,长城以外单于有之”,这是双方的基本界线。
西藏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起来,有唐旄、发羌等部族。
西汉的疆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内地农业地区在这时基本上统一并确定下来了。
以后虽然有的时候有伸缩,但是一直到清朝这个界线才最终被打破。
东汉的疆域有所收缩,特别是在今越南的南部,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林邑建立自己的政权并向北扩展。
朝鲜半岛上也是这样,东汉对中央山脉以东的地方已经管不到了。
只有在西南,由于哀牢人的归属,疆域有所扩展。
东汉后期,随着大量少数民族内迁,西北大部分地方已成为“羌胡”的聚居区,东汉已经无法在这里行使行政管理。
唐朝的疆域隋朝末年天下烽烟四起、盘镇割据,以李渊为首李家就在这种状况下登上了历史舞台,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经过11年的征战到公元628年终于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和隋朝的短暂统一,到唐朝完成大一统后,就形成了空前辽阔的疆域。
讲唐朝的疆域要注意一个问题。
往往会将一个朝代东南西北曾经达到过的最远的范围画在一幅地图上,实际上不能这样。
拿唐朝来讲,以前都讲唐朝西面到达咸海,东面到达朝鲜半岛,南面到达越南,北面到达贝加尔湖、北冰洋。
其实它不是同时拥有那么大的疆域,也不是始终有那么大的疆域。
唐朝拥有蒙古高原与贝加尔湖流域是在唐太宗时候灭掉了东突厥以后。
唐朝扩张到咸海边,是因为波斯(今天的伊朗)发生内乱,波斯王子投奔唐朝,唐朝派军队把他送回去,封他为波斯大都督,统治的地方就是咸海以东。
但是时间很短,只有三年的时间。
唐朝在朝鲜半岛,包括一度占有朝鲜半岛南部的时间也很短暂。
一直到唐高宗时期,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并且把朝鲜人大量内迁,有些人一直迁到四川。
但是唐朝还来不及往朝鲜移民,而朝鲜人却不断地反抗,因为反抗太激烈,所以安东都护府在平壤只存在三年时间,就迁到辽东,以后又迁到辽西。
所以地图里画的是唐朝一度达到最大范围,实际上并不是始终拥有那么大的疆域。
但越南北部还是稳定的,一直到唐朝末年,当地的土豪开始造反,驱逐了唐朝的地方官。
公元10世纪,出身于当地豪强世家的吴权打败南汉军队,自立称王,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
一般就认为此后越南才成为一个脱离了中国中央政府的独立政权。
唐朝到安史之乱以后疆域就缩小了很多。
唐朝征服东突厥后不久,突厥人在蒙古高原重新建国,以后回纥人在蒙古高原兴起,并且一度非常强大。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黄巢起义的时候,都曾经向回纥(后改称回鹘)人借兵。
东北这一带尽管在地图上还划在唐朝的范围内,其实已经控制不住了,在这些地方设置的都督府只是名义上的。
唐朝后期最多只管到今天的辽宁辽河下游,再往北根本就管不到,只剩下名义上的。
当地的棘辐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渤海国。
朝鲜半岛虽然还有一点名义上的归属,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的政权。
元朝的疆域简况蒙古人在蒙古高原兴起以后,先后征服了北方的金国,又灭了西夏。
接下去又征服了云南、西藏,最后灭南宋,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
但是元帝国不等于蒙古帝国,因为成吉思汗西征以后,他在世时是统一的,等到他死了以后,他的子孙谁占领什么地方谁就建国,所以就有了察哈台汗国、钦察汗国等四大汗国。
比如,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就没有归元帝国统治,而是属于察哈台汗国。
所以元朝尽管疆域很大,但是也还没有包括今天中国的全部。
明朝的疆域明朝的疆域,总的来讲,是缩小的。
朱元璋派军队攻占大都(今北京)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北方,史称北元。
北元退到蒙古高原以后,逐渐形成鞑靼和瓦剌两部。
瓦剌一度打到北京附近,在土木堡俘虏过明英宗。
明朝始终没有占领过整个新疆,尽管其一度控制哈密地区,设立过军事机构,但是后来却退到了嘉峪关。
所以明长城是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
我们跟前苏联论战的时候,经常强调,长城不是中国的边界。
这话没错,但长城的确是当时明朝疆域的界限,长城以北蒙古人的活动有时还十分猖獗。
当然,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所以明朝人往往会迁到长城外面去。
比如说今天呼和浩特以南一带,在明朝就有不少汉人去那里开垦。
明朝初年,在东北建立“奴尔干都司”,就是一个特殊政区,它不是真的统治了这些地方,而是对当地少数民族实行“羁縻”,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
这些政区名义上服从明朝,实际上明朝更多的是给他们赏赐,承认他们的现状。
明朝对西藏延续了元朝的统治,但没有进行什么有效的管理,幸而这期间也没有其他外国政权进入西藏。
所以从元朝开始西藏就是我国的领土,并一直延续下来,这已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明朝初期,缅甸的大部分、老挝的一部分,包括泰国的一部分都曾是明朝统治的地区,都建立了宣慰司。
但到了明朝中期以后,缅甸王朝兴起,这些地方绝大多数都被缅甸所占领。
清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有效的,也许可以说是最大的。
我国今天的疆域基本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边疆是真正统治了的,如与俄罗斯正式划定了边界。
清朝与蒙古人结盟后,也与西藏建立了联系。
所以在清军入关后不久,达赖就去内地朝见。
以后通过征服天山南北路,平息准噶尔部大小和卓叛乱,到乾隆中期,也就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清朝的疆域到达巴尔喀什湖,包括整个帕米尔高原。
康熙年间,中国和俄国根据《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以外兴安岭和萨彦岭为界,中间还保留了一块待议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跟外国正式划定边界,以前都没有那么详细过。
雍正年间,通过《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了外蒙古与俄国之间的界限,但是西北的边界还没有划定。
清朝的东北疆域在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还包括库页岛在内。
但在库页岛上没有设立正式行政区,而是由当地少数民族苦夷每三年到依兰(今天哈尔滨附近的依兰县)的三姓衙门来纳贡。
用这种方式维持它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
台湾是康熙二十二年被清政府征服并设立政权的,但是在元朝时就已经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立承天府,继续用永历年号。
但此时南明已经覆灭,永历帝逃到缅甸。
所以台湾作为明朝政权的残余,一直保持到康熙二十二年。
台湾被清政府平定后,康熙在台湾建立台湾府,设在今天的台南,隶属福建省。
从康熙二十三年开始,台湾正式作为清政府的一个政区,并于1885年10月正式在台湾建立了省级政权,直到被日本侵占。
清朝的疆域到1840年以后被打破。
首先,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但宰割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
一是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地区被划走。
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原定共管,但是后来也被俄国侵占。
黑龙江以北的江东六十四屯原先都住着中国人,根据条约继续归中国所有,但不久却被俄国侵占了。
后来,通过《伊犁条约》,俄国又把巴尔喀什湖以东到今天我国国界的那一大片土地拿走了。
帕米尔高原的六个帕,最后只剩下一个帕,就是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其他五个帕都被英国人与俄国人瓜分,以后成了阿富汗的领土。
另外一大损失是外蒙古。
内外蒙古本来连成一体,但是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在俄国人的策划下开始搞独立。
袁世凯和北洋政府一直不予承认,还派远征军前去征服。
迫于国际压力,俄国在得到实际利益后,让外蒙古放弃独立。
第二次俄国策动蒙古人民党,发动人民闹革命,再一次宣布独立,驱逐了当时中国政府的代表,但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跟蒋介石讨论战后格局。
美国出于战略考虑,希望未来的联合国,中国是常任理事国。
斯大林提出条件,中国要担任常任理事国就要承认外蒙古独立,承认前苏联在东北的权益,旅顺军港继续归前苏联使用,中长铁路归前苏联管理。
蒋介石出于他的考虑同意了。
随后履行了一个给中国政府充分面子的手续,在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但国民政府派去的代表只能观察。
投票的结果是99.7%赞成独立,外蒙古就此正式宣布独立。
新中国的疆域在经历了8年抗战和4年内战后,新中国终于在1949年正式成立,但此时中国的疆域经过列强的瓜分和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较清朝小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