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包”这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包”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都装着铅笔、橡皮等文具,能说说他们能帮我们做什么事情吗?
生:铅笔——写字,橡皮——擦掉写错的字(文具里的清洁工),转笔刀可用帮我们削铅笔。

师:这些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但是,同学们,(出示图片),这些小伙伴却被他的小主人弄丢了,他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文具的家》。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1. 齐读课题:文具的家(文具写在田字格里)
2.认识“文具”
(1)师: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字:(wén jù)文具,观察“具”,跟我们学习过的一个字非常像,谁想起来了?
生:真,师:是的,具与真相比,真减去了上边的这一部分,也就是“十字头”,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生字具。

这是咱们用了熟字减一减的方法来认识的生字。

(2)跟老师读:具、文具、文具的家。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1)翻开课本的82页,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
(1)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完后,请坐端正。

师:时间到!用你们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朗读任务。

Xxx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送给他一个“奖励”。

大家的速度都非常快!
3、多种形式读记生字:
(1)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要跟大家打招呼了,你们想跟它打招呼吗?
谁想大声地跟生字宝宝来打打招呼?
(2)生读、评价(声音洪亮、字音准确);领读(让他来当当我们的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吧!掌声送给我们的小老师);齐读;开火车读;有读不准的字老师领读。

(3)师:生字宝宝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现在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能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次”,吹的口字旁换成了两点水,这是用了换一换的方法来记生字;“丢”,“去”加一撇,这是熟字加一笔变新字的放来记得;“哪”,那里的那加了一个口,这是用了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每”,草莓的莓去掉草字头;“平”,苹果的苹去掉草字头,都是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她”,“他”去掉单人旁,换成女字旁,“他”是个帅气的男生,用“他”,“她”是个漂亮的女生,用“她”;“些”,上边是此,下边是二,加一加变成了“些”;’“仔”,孩子的子加了单人旁,变成仔细的仔;检查,咱们平时一般用来说老师检查作业,督察员检查卫生。

(4)认识新偏旁。

师:“新”,乡亲的亲加斤,加一加的方法,大家观察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有心的同学发现了,这里藏着咱们这节课要掌握的新的偏旁“斤”。

你能给这个生字宝宝找找朋友吗?
学生组词。

师:其实在生字中还藏着一个斤字旁的字请大家擦亮眼睛,看看是哪个字?
生:“所”,所有的所,也是斤字旁。

(5)其实生字的记忆不只是有咱们刚才说到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咱们还可以通过编儿歌来记生字:
儿歌:
真字减去十字头,文具帮我来学习;
吹字小口换成水,一次我就能记牢;
去字加上一小撇,什么文具都不丢;
那里来了一个口,哪里都有好朋友;
苹果没了草字头,平平安安回家喽!
(6)开火车,摘苹果,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啦!看这个苹果树上结着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呢,只要你能读出苹果上边的生字,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
4.指导书写生字。

师:小火车的速度真快啊,苹果一眨眼的功夫就摘光了,大家记得与好朋友分享哦。

老师从生字宝宝中挑了一个让大家来写一写,它虽然笔画少,但是它的偏旁和结构却不简单。

指导书写生字:包,偏旁是:勹,右上半包围结构。

咱们曾学过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这;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床。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书空。

师:在课本上练习书写,一遍描红,两遍书写,写完后同桌交换,如果觉得同桌写的既端正又美观就给他画个笑脸吧!
(三)研读课文。

1.生字宝宝调皮地藏到课文里边了,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他们。

朗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师:文章一共有6个自然段,同桌互相检查,不对的帮助他改正。

师:本文的小主人公是谁?
生:贝贝。

(板书:贝贝)
师:在刚开始,贝贝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生:乱丢东西,乱丢文具(板书:丢、文具)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吧。

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贝贝是个爱丢文具的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她吗?生:不喜欢!
师:好我们给她画上一个哭脸(板书)。

假如你们就是贝贝丢掉的文具,你们开心吗?
生:不开心。

师: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

咱们试着用生气、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段。

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

通过刚刚这两段,我们知道贝贝她真不爱护自己的文具。

后来是谁帮助了她呢?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
学生齐读妈妈的话。

是啊,同学们,贝贝有自己的家,小鱼有小鱼的家,白云有白云的家,我有我的家,你有你的家,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家,那么我们的文具也应该有文具的家啊。

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一读妈妈的话,指名读,齐读。

3、师:贝贝听了妈妈的话,她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找一找画一画。

生:最后一段。

齐读,注意几个词语的重音。

贝贝终于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了,我们真替她高兴。

同学们也应该向她一样,做到“爱护文具”(板书),现在我们就给贝贝一个笑脸(板书)吧。

4.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看,贝贝改掉了爱丢文具的坏习惯变成了一个爱护文具的小朋友,我们大家要向贝贝学习,每天检查自己的文具,让他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并且尽量也要把自己曾经丢掉的文具也让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好不好!
(四)整理文具比赛:
现在咱们就先来练习整理文具,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最先坐端正的同学将得到一
个“奖励”。

好,下课!
【课后情景剧】:我的文具哪里去了?
生:哎呀,真是烦死人了。

我的文具就像会长翅膀一样,总是在我不知不觉的时候就消失了。

今天丢了两根铅笔,明天丢了一块橡皮,后天格尺又不见了。

最让我着急的是,别人都开始做题了,可我还在找文具,真是急得满头是汗。

老师有时候还因为这件事批评我,你说我冤不冤啊!同学们,快来帮帮我吧!
老师:哎呦!看把这位急的!同学们,你是不是也和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样,因为经常丢失文具,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呢?请同学说一说吧。

生1:那天我铅笔丢了,上课没法写字,还是同桌借给我的。

早上我带了好几支铅笔呢。

生2:上语文课写字时,我写错了,橡皮不知到哪去了,想直接改,又怕老师批评,还是同桌借给我的呢。

生3:我经常找不到尺子……
老师: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不经管东西;用完之后不知道放回文具盒……)
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来看短片:两名学生的文具摆放对比(A生散放在桌面上,B生的文具盒放在桌面上,文具盒内文具摆放整齐有序)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做的好呢?(B生好)
老师:那么,我们也像B生一样做,好吗?还记得B生是怎样做的吗?
学生在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方法:上课时首先把文具盒摆放在桌面左上角。

开始写字时,把文具盒打开,拿出铅笔,橡皮单独放在文具盒的固定位置,保证不能自由滑落。

如果是数学课,直尺也要放在文具盒的固定位置,既要好拿,又要不易滑落。

文具使用之后,马上放回固定位置,不随意放置在桌面上。

如果下课了,不再使用文具,应该立刻把文具放回文具盒,盖上盒盖,整理好书桌面,检查是否有落装的物品。

老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刚才说的,自己整理文具盒。

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回家写作业时同样应按照这个方法,写完家庭作业后检查学习备品,还要注意把铅笔削好,放入文具盒内。

温馨提示:老师希望大家尽量少使用橡皮,一旦下笔写字就要认真工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