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3强迫振动5-7
λ=1/6,ζ=0.1,作出βn和φn的频谱图:
n
n
1 0.5 0.5 0 0
3 5 7 9 11
2, 3, 4, 5, 6
n
3 5
7 9 11
n
-0.5
n=1,
2n (2n 1) n , n arctan , n 2 2 2 2 1 n n (2n 1) (1 n ) (2n ) 1
n
F e
n
int
F0 i iF i 2 F0 / cos nt 0 0 (cos n 1) , n n n
(n 1,3,)
F (t )
n
F e
n
int
i 2F0 ( )(cosnt i sin nt ) n n 1, 3,
第三章 受迫振动
3.5 简谐力与阻尼力的功 3.6 等效粘性阻尼
3.7 系统对周期激励的响应·傅里叶级数
3.5 简谐力与阻尼力的功
有阻尼的系统在振动时,机械能不断耗散,而振动逐渐衰减. 强迫振动时,激励对振动系统做功,不断输入能量,当输入 与耗散相等时,振动不衰减,振幅保持常值,即稳态振动. (1) 简谐激励力在一个周期内所做的功。 设简谐激励力 F F0 sin t 作用在m上, 运动方程的解为: x X sin(t ) 则在一个周期内激励所做的功:
X
等效黏性阻尼系数与振幅和频率成正比。
(3) 结构阻尼 材料本身的内摩擦而引起的阻力。 对粘弹性材料,加载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 曲线会形成滞后回线,因此要耗散能量。 实验指出内摩擦引起的阻尼与速度无关,
δ
加载
0
卸载
ε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振动一周内耗散能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
E X 2
为常数
(3.7.6)
cx kx Fneint的解 xn Anei (nt n )为方程m x
则:
An 1
2 2 (1 2 ) ( 2 ) n n
Fn F n n , (n 1 , 2, )(3.7.7) k k
n
2n (3.7.8) , n arctan , (n 1 , 2, ) 2 2 2 2 1 n (1 n ) (2n ) 1
1 Fn T
T /2 int 0
/ int int F ( t ) e dt [ ( F ) e dt F e dt ] 0 0 T / 2 / 0 2 / F0 / int int F0 [e e ]dt (i sin nt )dt 0 0 2
解为:
4F x An sin[(2n 1)t n ] 0 k n 1
n 1
n
sin[(2n 1)t n ] (b)
其中
2n (2n 1) n , n arctan , n (c) 2 2 2 2 1 (2n 1) (1 n ) (2n ) n n 1
4 F0 [sin(2n 1)t ] n 1 (2n 1)
4 F0 1 1 [sin t sin 3t sin( 2n 1)t ] (a) 3 2n 1
动力学方程:
cx kx F (t ) m x 4 F0 sin(2n 1)t n 1 (2n 1)
(2) 阻尼力在一个周期内耗散的能量,即一个周期内所做的功.
同样系统作简谐振动,有 对粘性阻尼力 F cx
X cos(t ) x X sin(t ) x F cX cos(t )
阻尼力在一个周期内所做的功:
Ec Fdx
2 / 0
2 2 2
(3.6-10)
事实上,对于简谐激励作用的振动系统,通常都假定振动
系统的稳态响应也是简谐振动。 但对于有非粘性阻尼的系统,这个假定不再正确。
而在实际问题中,较小的阻尼不致过分影响强迫振动的波 形,上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出有用的结果。
3.7 系统对周期激励的响应 ·傅里叶级数
设质量-弹簧系统受到任意周期力F(t)的激励,激励力的 频率为ω。利用傅里叶级数可将任意周期激励力分解为有 限个或可列无限个谐波分量,则任意周期的激励分解为有 限个或可列无限个谐波分量的简谐激励,系统的响应为对 各个谐波分量响应的叠加。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谐波分析。 设周期力F(t)的频率为ω,周期为T=2π/ω。将F(t)展开为 傅里叶级数,以复数形式表示为:
括号内第一项是常量,第二项是频率2ω 的正弦波。
例3.5-2 设 F 10sin t , x 2 sin( t 30 )(cm),
求开始6s内与开始1/2s内所做的功.
解:激励力与响应的频率均为 , 周期T 2 / 2s,
开始6s内有三个周期,开始1/2s内只有1/4周期,所以
n n
n
其中,βn和φn分别为第n次谐波激励对应的振幅放大因子和 相位差。λn为第n次谐波的无量纲频率。
以各阶频率为横坐标,作出βn和φn的离散图形,称为频谱图。 可用于分析周期激励力的响应状况。
因此,谐波分析也称为频谱分析。 谐波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分析任意周期惯性力激励的受迫振 动。
例3.6.1 设质量-弹簧系统受到如图2.10所示的周期方波激励:
F0 F (t ) F0 T 0 t 2 T t T 2
F (t ) F0 O -F0 图2.10 方波激励力 T/2 T
t
试求此系统的响应,令λ=1/6, ζ=0.1,作出频谱图。 解:将激励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F (t )
每振动一周耗散能量为:
E 4
T /4 0 3
dt 4 3 X 3 cos3 tdt dt 40 x Fx 0
3
3 T /4
T /4
T /4
8 2 3 X [cos 3 t 3 cos t ] dt 0 3 得到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8 / 3) 2 X 3 8 X (3.6-3) ceq 2 3 X
k O0 O r
θ
AlφB源自xcxcos 1 2 sin 2 1
cost t , 上式求导:
sin x B x r sin t l r sin t r sin tcost x r r sin t x sin 2t 2 B r 2 cost r 2 cos2t r 2 (cost cos2t ) x x x
F (t )
n int F e n
其中:
Fn
1 T
T /2
T / 2
F (t )e int dt
(n 0, 1, 2, )
实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展开:
a0 F (t ) (an cos nt bn sin nt ) (3.7-2) 2 n1 2 2 a0 记: c n a n bn cn sin(nt n ) 2 n1 a
为任一时刻
这样动力学方程为:
cx kx m x
int F e n
n
(3.7.5)
其中的常值分量F0仅影响系统的静平衡位置,只要将坐 标原点改在静平衡位置,即可将该项消去。 利用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可叠加性质,不考虑解的暂态过 程,该系统的稳态响应为:
x
n i ( nt n ) A e n
(3.6-8)
得到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X 2 ceq 2 X
等效黏性阻尼系数与频率成反比。
有了等效粘性阻尼系数,非粘性阻尼强迫振动的方程可写为:
ceq x kx F (t ) m x
(3.6-9)
其特解的振幅为:
X F0 (k m ) (ceq )
E0~6 3 XF0 sin 3 2 10sin 30 30 ( N cm)
E
1 0~ 2
/ 2
0
dt XF0 Fx
/ 2
0
sin t cos( t )dt
/ 2 1 XF0 [sin( 2t ) sin ]dt 0 2 1 1 / 2 XF0 [ sin cos( 2t ) ] 0 2 2 2 1 XF0 [ sin cos ] 16.51( N cm) 2 2
例3.6.2 发电机的振动。
曲柄、连杆质量不计,发电机总 质量m,活塞质量为m1,曲柄转 速ω。设r << l,只保留α=r/l的一 次项,求发电机的响应。 解:活塞的位置坐标xB:
xB x r cos l cos
r sin l sin sin sin
若激励力做功与粘性阻尼力耗散功相等,有 F0 sin XF0 sin c X 2 X c
发生共振时, n , / 2, 可得,
F0 F0 sin F0 X c c cn
例3.5-1 已知 F F0 sin(t ), x X sin t , 求F的功率P. 解: P F dx XF0 sin(t ) cost dt 1 XF0 [sin sin( 2t )] 2
非粘性阻尼在一个周期内耗散的能量为E,可表示为
E ceqX 2
E X 2
得非粘性阻尼的等效粘性阻尼:c eq
(3.6-1)
(1) 干摩擦阻尼 干摩擦力大小Fd与正压力成正比,与运动速度反向:
Fd 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