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优秀课件 (2)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优秀课件 (2)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
粪口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 • 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 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 • 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 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 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 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
这种检查结果也是正常的。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什么样的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真正的急性乙型肝 炎自身可以清除病毒,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但有一小 部分急性乙型肝炎可以转为慢性,对于这些病人需要早 期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急性乙型肝炎3个月HBsAg不 阴转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处于HBV复 制期〔HBeAg和(或)HBV DNA阳性〕伴ALT升高者均 应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而且疗效较肯定的抗病毒 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
• ALT中度以上升高、肝脏储备功能不佳:首先以 护肝治疗为主,同时或病情稳定后可给予无明显 不良反应的抗病毒药物行抗病毒治疗
• 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阴性者,无需进 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
• 抗乙肝病毒药物种类: 1 、干扰素类 : 2、核苷类: 第一代: 主要有: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齐多夫定等。毒性大
乙肝抗 病 毒 药 物——干扰素
• 干扰素有α、β、γ三种,用于病毒性肝炎抗病毒 治疗的主要是α干扰素。最常用的α干扰素有α2a、α-2b、α-1b干扰素。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是干扰素与细胞膜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生多种 抗病毒蛋白,阻碍病毒核酸及蛋白合成,抑制病 毒复制。
• 应严格掌握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急性乙型肝炎3个月HBsAg不阴转慢性乙型肝 炎处于HBV复制期—HBeAg(或)HBV- DNA阳性 伴ALT升高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剂量、疗程、疗效 • 采用两种方法:①干扰素3~5MU/次,每周3次,皮下
或肌肉注射;②干扰素3~5MU/次,每日1次,连续1 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 • 疗程应根据疗效而定,治疗3个月后如病毒复制指标 (HBeAg、HBV DNA阳性)阴转或滴度下降,ALT复 常,可延长至6~12个月。如无效可改用其他抗病毒 治疗。
3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它产生于病毒内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 阳性提示病毒有活动,而且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4 、抗-HBe(乙肝e抗体,HBeAb) 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 阳性结果提示病毒的传染性变弱,病情已处于恢复阶段。但另一种情况 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此时血清中无HBeAg,但可产生抗-HBe, 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查HBV-DNA来判定是否还有病毒存在。
病毒分型
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乙型肝炎病C virus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即治疗结束后 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HBV DNA阴转、ALT复 常)约为30%~50%,而远期疗效(停药后1年)约 为20~40%。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还只能是 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缓解肝脏炎症活动,延缓肝纤维 化的进程,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差,临床已很少应用。 第二代: 主要有: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等。 3、其他:瞵甲酸钠、苦参素等 • 抗丙肝病毒药物种类: 干扰素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 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没有传染性。 它的阳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
2、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 它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复期出现的 抗体,此时HBsAg自然消失了。它的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抵抗力。
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为阴性
出现这种情况代表检查是正常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以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
的历史,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接种乙肝疫苗或打过表面抗体免疫球蛋
白;或者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
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其余为阴性
这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的结果,已有免疫能力。
大三阳 小三阳
HBsAg
+ +
抗-Bs
HBeAg 抗-HBe 抗-Hc
+
+
+
+
乙肝五项检查有很多结果,正常的结果有以下三种:
一、乙肝五项全部阴性
+
说明现在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所以这种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此种人,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的存在,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要按照0.1.6
的原则进行注射。
5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种抗体分IgM和lgG两种:抗 HBc-IgM阳性提示病毒活动,有传染性;抗HBc-IgG阳性提示为以往感染, 无传染性,不需抗病毒治疗。
其他,HBV-DNA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 性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因此,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 有效,主要是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少为指标。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 改善肝功能; • 减轻肝组织病变; • 提高生活质量; • 减少或阻止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
生。
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 ALT轻度异常( 正常上限2倍以下) :可用抗病毒 治疗及免疫调节药物、护肝药物;
• ALT中度以上升高、肝脏储备功能良好:是抗病 毒治疗的合适对象,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主要内容:
一、病毒性肝炎治疗概述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三、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四、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一、病毒性肝炎治疗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 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