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教学设计一
总体构思
这篇叙事散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
学生要能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置疑问
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些什么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散文集、自然科学全书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扫除字、词障碍
2、快速默读课文,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课文层次。
3、重点研读。
[问题]作者对青少年儿童读书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学生回到课文,反复研读,得出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作者巧妙的借儿童刊物要自己题词来指导阅读,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
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作者观点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得出三个方面的认识:读书有益;、要博览群书;、要挑好书读)
教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学生研读课文,合作讨论)
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得出这一结论的。
(三)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提取文章要点(以问题形式展开)。
[问题一] 文中记叙了作者幼时、少年读的哪些书?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问题二]作者读这些书时情绪会不会有变化?有些什么变化?
(要点提示:()《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情绪有变化。
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不同的人物形象激起各种情感。
看《三国演义》会为关羽和诸葛亮的死而哭泣;看《水浒传》会为林冲的不平遭遇气愤填胸等等)
[问题三] 同学们,冰心老人读的这些书你们读过吗?有没有和作者类似的感受?或者有其他不同的感受,说说看。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很好,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后你们还可以继续交流。
下面,我们结合冰心的感受一起来归纳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要点提示:()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提高品德修养)(四)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特别举出自己所读过的且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些名著,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产生共鸣。
(五)作业
就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读书总结,形成文字,为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我们已经从冰心老人的阅读经历中明白读书使人终生受益,相信对同学们今后的阅读将有很大帮助,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读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冰心老人虽博览群书,但她并不是随意拈来,而是认真挑选后再看的,今天,我们继续分析课文,看看她选择的是什么样的书?
(二)分析课文
1、要求学生先齐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作者幼时、少时阅读的读物肯定很多,但她没有一一列举,而是选择了一部分,而且所选的这些书也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作者这样处理文章是有目的的,她告诉青少年读书一定要有选择,那么她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挑选书的呢?请同学们从书上找出具体的例子。
(要点提示:比较、选择。
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繁琐的《封神榜》”;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而不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她读起来就“心怡神动,不能自已”)
[问题二] 冰心老人的选择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要点提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
[问题三]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你们今后将会选择什么书读?
(要点提示:得出的答案可能大部分是科幻故事、童话故事、优秀作文书、百科全书、名人传记等等,要求学生每学年在课余、寒暑假期间认真阅读一部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或一些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中的文章)
[问题四] 课文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第一部分是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短短一句话,抓住了读者,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
(三)讨论: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先讨论,教师后归纳)
(要点提示:亲切朴实,如话家常)
(四)总结
作者冰心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提醒大家平时要多读书,要读好书,最终才能明白读书的好处,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使人进步的阶梯。
”
(五)作业
1、谈谈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在随笔本上)
2、课外进行小组间的阅读心得交流。
[板书设计]
有美的享受
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好对写作有帮助
提高品德修养
、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教学探讨]这篇文章涉及的名著很多,部分学生平时看书不多,所以有些名著是听过却从未看过,因此老师在讲解课文前应适当作一些介绍,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虽然经过教师的简单介绍学生对名著有了些了解,但仍不形象,这个矛盾的解决是否可以通过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来达到,也就是搜集一些相关名著中主要人物的画像或电视电影片断,剪辑后用多媒体放映,使学生的认识更直观、更形象。
设计亮点
这是一篇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就作者而言,她一生酷爱读书,所读数不胜数,积累了很多好的读书经验,而这些初入中学的学生阅历浅,读书经验少,所以在读课文时,不一定能马上产生共鸣,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启发学生,让学生多进行交流,思考,并就学生已经读过的作品进行客观分析,使其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新的提高,获得新的启示,树立新的读书观。
专家点评
该设计能抓住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读书,让学生既学习来文章又对自己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次梳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上显得有些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