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冰心奶奶八十九岁时写的,这篇回忆录讲述了作者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前半部分以“忆”为主,夹以议论;后半部分以“议”为主,夹以记叙,主旨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
【教学目标】1. 自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要部分,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生涯中悟出的读书体会,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理解并力争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欣赏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冰心的读书方法,懂得读书要自己用心去体会。
3.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认字11 个,其中多音字2 个,写字10 个。
4. 理解“津津有味、悬念、气愤填胸、索然无味”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 朗读课文,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读书的兴趣。
2. 联系上下文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学生搜集相关的名著资料。
2.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案)一、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文中名著的资料,检查预习情况,师做适当补充。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三、阅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记叙顺序,感受冰心奶奶“读书多”。
第二课时(详案)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还记得是哪些问题吗?二、体会“读书好”1. 作者是通过描写“多读书”的往事来说明“读书好”的,那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呢?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试着用几个字概括一下。
四人一组交流,请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板书:长知识助写作得快乐学做人)【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文章要点,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2 深入理解:“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引导学生抓住“永远”、“最大的快乐”深入体会出冰心酷爱读书,以及读书带给人美的感受。
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读书给冰心带来了享受?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设计意图:缕出情感线,引导学生深入读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重点体会:A.《三国演义》——a. 由被动听书到主动读书。
抓住“津津有味”,“咬了牙”,“居然越看越懂”感受能随时体会读书的快乐是一种享受。
b. 两次把书“丢下”,最终还是读完了。
为什么冰心把书丢下了,过后又捡起来继续读?B. 《水浒传》——“气愤填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看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冰心这么生气?(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畅所欲言,师做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做到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当我们很投入地去读书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我们的各种感情,你在读书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文中的语言文字,对读书可以使人感动“快乐”有更开放更广大的理解。
】3. 体会词语的用法。
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的意思和作用。
(是“总地说,或总体而言”的意思,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两个词语意思差不多,为什么不只说一个?(这是特殊用法,起强调作用。
前面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这一段讲的体会。
)三、体会“读好书”1. 自由读第12、13 自然段,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2. 根据以往的读书经历,你觉得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读?(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四、感悟“读书方法”回顾冰心的读书经历,你们觉得在读书方法上,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引导学生领会具体的方法,如猜着读、对比读、反复读。
【设计意图:读书方法的归纳、提炼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本课后,不仅知道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还应该了解该怎样读书。
在读书方法的学习、领悟上与《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形成互补。
】五、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自己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了吗?学生交流感受。
六、总结全文.冰心奶奶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今天也送给大家三个词——(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作业: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准备在班级的“读书沙龙”上与大家交流读书心得。
【板书设计】忆读书读书好开卷有益(长知识助写作得快乐学做人)多读书博览群书读好书择善从之【教学反思】今天我上完了《忆读书》一课后反思如下:本篇课文体现了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自主意识强。
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也较难。
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白,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降低了学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
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再者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
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
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准确无误、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透彻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序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及两个“好”字【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冰心的《忆读书》。
大家先把这个课文齐读一遍。
(提示字词)(PPT展示)我是校园小记者做人物专访的过程:首先,了解人物,他是谁?做什么?有什么成就?有什么影响?接着,确定主题,我们想从他那里知道什么然后,设计采访提纲,围绕我们想要知道的问题,详细地设计问题最后,采访,并把采访到的材料写成稿子被采访时你需要准备些什么第一,知道对方要采访的是什么第二,仔细回忆自己有哪些相关经历第三,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第四,针对这件事情,可以给别人一些什么(比如经验)(这个尤其是被采访的准备并不是非常科学,只是为了学生们准备活动针对这节课设计的,但至少是不错的)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活动一一我是校园小记者。
教室南侧的小组做小记者,教室北侧的小组做冰心,针对“读书”这个主题,做一个采访。
现在大家准备五分钟。
(此时走下讲台,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做提示,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从课本所给的材料中准备回答的内容。
发现做的好的小组,等下作为示范。
)师:大家都准备差不多了吧?现在“小记者”们和“冰心”们分别推举一个代表出来。
(估计会比较乱,可老师指定,也可以一个一个自由发问,对方自由回答,可由其他人补充。
也可以教师充当记者或者老师出一部分问题,标上序号,交给小组提问。
)回答问题不能使用课本上的原话,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点苛刻,看情况)师:(提问小记者)对冰心有哪些了解?生:(PPT展示)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师:好。
现在开始采访。
(模拟采访一一1、你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第二自然段)如果不算国文课本的话,是七岁开始看的。
2、你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第二自然段)《三国演义》。
3、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三四自然段)我舅父给我们讲,讲得太慢,就自己读。
那时候的你上几年级?能读下来吗?没认识多少字,只能读个一知半解。
4、这本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三、五自然段,三次哭)我妈赶着我睡觉,哭过一次。
后来看书的时候,关羽死了,哭了一次;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次。
5、你为什么哭呢?(教师可以在旁点拨)想知道下边都发生了啥事儿,老妈催我睡,不高兴。
后来是自己喜欢的人死了,伤心。
6、你还看过其他的书吗?嗯。
《聊斋志异》。
还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精忠说岳》。
7、没看过外国小说?有,印象最深的是《茶花女》。
8、四大名著不是还有一个《红楼梦》吗?怎么没看?看了。
十二三岁的时候看的,当时很不喜欢,后来才看出滋味。
9、有人说读书的人作文都写的很好,你的呢?呵呵,我们老师曾给我批过“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10、除此之外,你觉得看书还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
11、你认为我们应该读哪些书?要比较,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12、对于读书,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师:采访结束。
冰心老人告诉我们,读书为什么好?(再次强调)生:对作文有帮助,让我们独立思考。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多读书。
师:读什么书?生:读好书。
师:什么是好书?(再次强调)生:比较一下,读情节生动、真情实感、质朴的书。
师:采访完了,如果是采访你,你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作为课下作业。
(看课堂时间,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课堂小作文,或者直接主动回答。
)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认识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