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本节课涉及第一、第二和第四两个一级主题。

“一、科学探究”之(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年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⑥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二)化学具体目标: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9.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常见的酸;二、酸的化学性质。

按照教学要求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在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在第二部分,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一般性质,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材重点确定为: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理解并掌握酸的通性重点知识:酸的主要性质,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

教材难点确定为:学习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过程与方法:从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依据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根据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出硫酸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性质与变化。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 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备学情(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能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作碳酸。

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本节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

(二)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估计有90%的学生能够通过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入手,通过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酸的通性的原因,认识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70%的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再与硫酸进行比较,归纳出酸的通性即具有通性的原因,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策略:①做好探究性实验,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

②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兵教兵”的策略突破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认识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

3.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酸的一般性质。

4.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过程方法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能用具体的化学反应或方程式表示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信息。

2.初步学会稀释浓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情感态度类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演绎等科学思维方式。

五、备教学过程【构建动场】说出生活中你曾接触过的酸,他们又哪些用途。

活动一:【实验探究活动一】认识浓盐酸、浓硫酸【交流探究】学生实验中观察现象,交流讨论并认真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综合建模】1.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

有___________气味。

易________,在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浓盐酸、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性,因此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3.浓硫酸具有 性,故可以做干燥剂;4.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_________,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简称“酸入水、沿器壁、慢搅拌”。

5.实验时,如果不慎将浓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__ ,然后再涂上3%—5%的 溶液,以防止灼伤皮肤。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色、味、态等物理性质,获得直观感受,直接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2. 通过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标签上的内容,间接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3.再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构建动场——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交流探究,应用反馈——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 ① 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② 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③ 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④ 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活动评价】a b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活动二:【实验探究活动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综合建模】盐酸的化学反应规律:(1)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遇盐酸色(2)盐酸+活泼金属→+(3)盐酸+金属氧化物→+(4)盐酸+碱→+ (中和反应)(5)盐酸+某些盐→+【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认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数据,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①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②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③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④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活动三:【实验探究活动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综合建模】1.硫酸的化学反应规律(1)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遇酸色(2)硫酸+活泼金属→+(3)硫酸+金属氧化物→+(4)硫酸+碱→+ (中和反应)(5)硫酸+某些盐→+2.单质铁在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亚铁盐,铁均显价,Fe2+的溶液为色。

3.Fe3+的溶液为色。

【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认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数据,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①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②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③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④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综合建模】1.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分析归纳酸的一般化学性质(五条)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2)酸+ 活泼金属→_______ + _______(3)酸+ 金属氧化物→_______ + _______(4)酸+ 碱→_______ + _______(5)酸+ 某些盐→_______ + _______2.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生成。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课内作业A 组必做1.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锈B .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C .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D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2.下列性质中,不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共有的是( )A .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使石蕊试液变红B .与金属锌反应,有氢气生成C .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黄色溶液D .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3.物质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 可能是( )① X + 碱 → 盐 + H 2O ② X + 金属氧化物 → 盐 + H 2OA .CaOB .CO 2C .NaOHD .H 2SO 44.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Fe+CuSO 4===FeSO 4+Cu B .CaCO 3====CaO+CO 2↑ C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D .CH 4+2O 2==== CO 2+2H 2O5.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含有微量铁粉的麦片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镀厂用盐酸除去镀件表面的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暖水瓶胆,的内壁上常有沉积的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需用盐酸将它们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高温B组机动1.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