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概述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01 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 的分类 1.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企业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 )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等)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01 突发事件的分级
突发事件 的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 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 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管理的 局限性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急决策者尽管做出了
资 料 下 载 :/ziliao/ PPT 课 件 下 载 :/kejian/
范 文 下 载 :/fanwen/ 试 卷 下 载 :/shiti/ 教 案
下 载 :/jiaoan/ PPT 论 坛 :
政府
企业
政府是责任主体,起主导性作用
其他公共组织
1.统一领导, 各负其职 • 政府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政府主导性 有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 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由有关行政 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 政府共同负责。
政府掌管行政资源和大量的社会资源,拥有严密的行政组织体系 ,具有庞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是任何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无法 比拟的行政优势,只有由政府主导,才能动员各种资源和力量开展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
政府主导性是由 政府的行政管理
职能决定的
2.社会与个人的作 用不尽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 发事件应对工作,这从法律上规定了应急管 理的社会参与性。尽管政府是应急管理的责 任主体,但是若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社会与个人 展现的作用不尽相同。
PPT 背景图片: /beijin g/
PPT图表下载:
/tubiao/
优 秀 PPT 下 载 :/xiazai/
PPT 教 程 :
/powerpoint/
Word 教 程 : /word/ Excel 教 程 :/excel/
3.行政的强制 性约束性
应急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权力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
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绝对服从。
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政府应急管理的一些原则、 程序和方式将不同于正常状态,权力将更加集中, 决策和行政程序将更加简化,一些行政行为将带有 更大的强制性。
这些非常规的行政行为必须 由相应法律、法规作保障。
第四节 应急管理发展趋势
一、应急管理专业化
(一)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化 (二)应急管理模式一体化 (三)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 (四)应急管理行为规范化 (五)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政策专门化、体系化
二、应急与应战一体化
三、应急管理国际化
(一)政府合作 (二)企业合作 (三)非政府组织合作
01 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 的概念
应急管理 的概念 面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管理的本质就是在总结吸纳各种应急处置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和分类梳理,从大量不确定因素中努力寻找具有重复性、共通 性、程序性的规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体制、运转机制和法规制度,进而全面提高 防范突发事件风险和快速处置的综合能力。
重 复 性
共
程
应急管理概述
第一节 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概念 二、突发事件分类 三、突发事件分级
第二节 应急管理
一、应急管理概念 二、应急管理特点
(一)统一领导,各负其职 (二)社会与个人的作用不尽相同 (三)行政的强制性约束性 (四)目标针对性和明确性 (五)管理的局限性
第三节 应急管理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 二、形成期 三、完善期
4.目标针对性 和明确性
应急以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大众利益为己任,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 定为目标。
应急管理追求的是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关注的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 公共利益和社会大众利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人民 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全社会提供全面优质公平公正的公 的概念
应急管理包括常态应急管理和非常态应急管理
常态应急管理是指突发事件发生
非常态应急管理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
,或判定其必 前按照正常程序开展组织建设、队伍 然发生时,直接关系公众
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迫形势需要 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工作, 快速搭建
指挥组织架构、集结处置力量和物资资源,有 可以在常规组织框架下协调解
决绝大 效缓解应急处置时的工作量,避免决策信息不足、经验 多数矛盾,尽
可能体现公平、合理。 有限、时间紧迫等约束条件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应急管理是在紧急状况发生或预测即将发生时,确切知道要针对性地去做什么,并注意采用最好 、最经济的管理方法去应对。
02
应急管理特点
1.统一领导, 各负其责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体
Ⅰ级(特别重大,死亡30人以上):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 Ⅱ级(重大,死亡10-30人):由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Ⅲ级(较大,死亡3-10人):由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Ⅳ级(一般,死亡1-3人):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01 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 的概念
对于应急管理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术领域有多个不同角度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