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上)复习PPT(2015年)
中国古代史(上)复习PPT(2015年)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秦国国力落后
2、目的: 引进人才、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4、内容: 教材P43(详细掌握) 5、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6、作用: 复指P2页
7、成功的原因: 秦孝公的支持、政策合理、人民支持 顺应时代潮流 8、启示:P2页 顺应时代潮流、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例题(2014.贵州)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描述 道:从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菜肴,主 食,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能享受米 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分析:难度系数0.9。 考查对史实的记忆能力及证据意识。
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普遍困难就是对史实的记忆,必须寻找 有效记忆的方法与技巧。方法一是有特征性地掌握历史史实。
知识巩固
6、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①打制石器
②钻孔石斧
③鱼纹彩陶盆
④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专题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建立, 我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材P21)
中国古代史(上)考点分布
1、中华文明的起源
A
9、汉武帝ABC
2、夏朝的建立及夏商西周三代 10、张骞通西域A 的更替A 3、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 11、丝绸之路ABC 制AB 4、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A 12、三国鼎立形成A
5、孔子及百家争鸣A
6、商鞅变法ABC
13、江南的开发A
14、北魏孝文帝改革AB
受封对象: 亲属、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诸侯:权利:“授民授疆土”; 义务:服从、治理、保卫、朝觐、纳贡、服役
作用:复指P2 积: 消:“造成诸侯割据局面的出现”
知识巩固
1、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 开始于( )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2、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乊一。下列考古发现
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汉代耕作石画像
知识巩固
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4、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乊一,其原 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哪个选项 中找到证据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禹传启 “家天下”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盘庚迁都至殷,政治稳 定; “殷商”
1046BC 周武王 周幽王“烽 “牧野之战” 火戏诸侯” 771BC,犬戎灭西周。770BC 周平王迁都洛邑 春秋、战国
分封制 社会变革
东周
二、夏朝建立和夏商西周三代更替A
※夏朝为什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标志 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国家机构的设置: 军队、刑罚、监狱
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科举制度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分析:考查辨析能力,难度系数0.43 A、对炎帝的评价(炎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没有具体可靠的史实证 据来论证)
B、“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并在论语中有记载(史 实)
中考历史内容及要求
中考试卷内容及比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约55%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约45%
能级要求:A 、B、C
能级要求A:
了解历史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
新情景下对史实的再认再现;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
“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 “简述”……
卧薪尝胆
“三家分晋”
五、商鞅变法ABC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原因: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生产工具 石木骨铜人—铁器牛耕 (1)生产力提高 生产方式 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生产效率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2)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改革 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社会变革(主要表现为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人文始祖
。
(4)尧舜禹的传说(黄河流域)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 治水(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发展农业、建立夏朝
※区别“神话”、“传说”与“史实”(教材P16页)
知识巩固
1、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 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四、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A
1、春秋战国时期 争霸斗争 是当时各国的主要任务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2、春秋五霸: 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韩、赵、魏 ——(政治、外交措施) 4、“合纵” “连横” 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远交近攻 成语:“朝秦暮楚”
最先称霸: 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 渔盐之利, 葵丘会盟。
1、从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 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 等地区,呈现出了文明的曙光 3、龙:体现了中国早期文化多元发展、相互渗透、 融聚一体的特点
4、炎帝、黄帝作为先民的杰出代表,被奉为中华民 族的“人文始祖”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A
(以青铜器、甲骨文、礼法制度为代表)
春秋战国进入铁器牛耕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 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变革 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思想界出现 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二、夏朝建立和夏商西周三代更替A
朝代 夏 商 西周 建立
约2070BC 禹 约1600BC 汤
灭亡
夏桀 商纣王
相关知识要点
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分类
富国措施(经济) 强兵措施(军事)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政治)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变法的具体措施
奖励生产 承认土地私有 承认土地私有(最符合当时时代 统一度量衡 要求和特征) 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地主阶级 奖励军功 的政治地位)
知识巩固
时间 职位 标准 方式
尧—舜—禹 “公天下” 部落联盟首领 品德、才能 推举(相对和平的方式)
王位世袭制
禹传启 “家天下” 国家君主 血缘的亲疏 世袭(嫡长子继承)
评价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AB
3、西周分封制: 目的: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标准:按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
※理解“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禹建立了第一个国家,使我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三代更替的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更替:学会运用教材大事年表 p129页
※教材P23页
二里头遗址:初步被确认 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 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 源、王都建设、王宫定 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知识巩固
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敁方法乊一,它能将复杂的 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 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约2070BC 约1600BC 约1046BC 约770BC
① A.夏朝
② B.西周 C.商朝
③ D.东周
C、丝绸之路的作用和评价,人为的观点
D、科举制的评价,属于观点
中国古代史
中考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
原始 奴隶 封建社会
万 年 元 谋 人
夏 商 西春战 秦 汉 朝 周秋国 的 建 立
约
铁 器 牛 耕 的 出 现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隋
唐
五 代 辽 宋 夏 金 元
明
清
170
1840
221BC
本题材料中,材料的出处、牲(祭品)、劳力、耕作方式 这些 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能级要求:A 、B、C
能级要求C:
初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能作出自己的判断、解释和评 论。
“评价”、“探讨”、“讨论”、“探究”、“辨 析”……
例题(2012.常州)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 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7、秦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A 8、 15、科技与文化(综合) 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ABC
中国古代史(上)复习专题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 专题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周时期 专题三、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 专题四、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基本具备现代人的特点,能使用天然火;
半坡最早培植“粟”; 河姆渡最早培育“水稻”。
能级要求:A 、B、C
能级要求B:
能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
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整理; 能正确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能初步分析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历史事实的利 弊得失及作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