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核心知识点一:一、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3Fe + 2Fe + 22/H S S - S3HNO 浓2NO 2Fe + 3Fe + 3HNO 稀NO 22H O 2O 2222/()H O Na O H + 2H O含氧有机物(25C H OH 、224H C O )2CO 2()O H +2H O 方程式的书写不要盲目,首先要根据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反应物、产物;然后根据配平的基本方法(基于质量守恒的观察法、电子得失守恒的化合价升降法以及缺项配平)对其进行配平,最后进行检查即可得到。

2. 四步法突破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叙述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需要从文字信息中提炼反应物、生成物,进而分析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书写流程为:核心知识点二: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守恒律、强弱律、价态律、转化律、难易律,下面就各种规律及其作用做个介绍:1. 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实质是反应中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即n (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 (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应用:①直接计算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 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弱规律的应用:①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②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3. 优先规律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氧化剂)时,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先和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

应用:①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②可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因I-的还原性强于Br-,则先发生反应:2I-+Cl2=2Cl-+I2,然后发生反应:2Br-+Cl2=2Cl-+Br2。

4. 价态规律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H2SO4中的S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如H2S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中的S元素)。

应用: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不能发生。

②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归中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如:H2S+H2SO4(浓)=S↓+SO2↑+2H2O(H22-S→S,H26+S O4→4+S O2)、5Cl-+ClO-3+6H+=3Cl2↑+3H2O。

歧化反应:当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才能发生歧化如:Cl2 + H2O=HCl + HClO核心知识点一:1. 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解析】根据“四步法”,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再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配平,第三步补项,第四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最后方程式为: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2. “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VO2+。

(1)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V2O5是较强的氧化剂。

它能与沸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V+6H++5NO3-= VO2++5NO2 ↑+3H2O2NH4VO3V2O5+2NH3 ↑+H2OV2O5+6H++2Cl-2VO2++Cl2 ↑+3H2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1)钒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硫酸中生成VO2+,故金属钒与浓硝酸:V+6H++5NO3-= VO2++5NO2 ↑+3H2O;(2)根据题意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其方程式为:2NH4VO3V2O5+2NH3 ↑+H2O;(3)浓盐酸与V2O5反应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V2O5+6H++2Cl-2VO2++Cl2 ↑+3H2O;【考点】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实现氧的固定。

“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O2+2Mn(OH)22MnO(OH)2(2)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MnO(OH)2,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2Mn(OH)2+O22MnO(OH)2。

(2)HSO3-在反应中被氧化为SO42-,结合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利用升降法可写出并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核心知识点二:某强氧化剂XO(OH)2+ 被Na2SO3还原。

如果还原1.2×10-3 mol XO(OH)2+,需用30 mL 0.1mol·L-1的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被还原后的物质可能是()A. XOB. X2O3C. X2OD. X【答案】D【解析】由题意,S元素由+4→+6价,假设反应后X的化合价为+x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1.2×10-3×(5-x)=0.03L×0.1 mol·L-1×(6-4),解得x=0,所以X 元素被还原后的物质是X。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考点】电子得失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已知: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l2>Fe3+>I2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B. 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A【解析】①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②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③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项错误;实验②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明其有氧化性,D项错误。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答题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 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

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A. Tl3+>Fe3+>Ag+B. Fe3+>Ag+>Tl3+C. Tl+>Ag+>Fe2+D. Tl3+>Ag+>Fe3+2. 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C.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D.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3. 根据下列反应,推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①2Fe2++Cl2=2Fe3++2 Cl-②HClO+HCl=Cl2↑+H2O③Cu+2Fe3+=2Fe2++Cu2+A. Cl2>HClO>Cu2+B. HClO>Cl2>Fe3+C. Cl2>Cu2+>Fe3+D. Fe3+>Cu2+>HClO4. 做实验时不小心沾在皮肤上的高锰酸钾会形成黑斑,很久才能消除,若用乙二酸的稀溶液擦洗黑斑,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下列有关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乙二酸中C显+2价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OH-C.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5∶2D. 若有6mol H+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10mol5. 有Fe3+、Fe2+、NO-3、NH+4、H+和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还原产物为NH+4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 若有0.5mol NO-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8molD. 若把该反应设计为电解池,则阳极反应为Fe2+-e-=Fe3+6. 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H2S和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D【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2.【答案】D【解析】还原性:I ->Fe 2+>Br -,I -、Fe 2+、Br -的物质的量相等,通入氯气时,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I -、Fe 2+、Br -,A 错误;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 、NaBr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溴化银沉淀,B 错误;氧化性:Fe 3+>Cu 2+,含等物质的量的Fe 3+、Cu 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首先发生Fe 3+与铁的反应,C 错误;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 +、Al 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首先发生H +的中和反应,然后OH -与Al 3+反应生成Al (OH )3沉淀,最后Al (OH )3溶解生成NaAlO 2,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