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7激励
激励因素:影响工作满意度 的因素
工作本身 晋升机会 个人成长机会
赏识 成就 责任
强化理论
❖ 强化类型
正强化
❖ 奖励组织所需要的行为, 从而加强这一行为
负强化
❖ 惩罚组织所不容的行为, 以削弱这一行为
忽视
❖ 强化方式
连续强化 间歇强化
强化理论启示
❖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 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方式多样 ❖ 因人而异,采取不同强化措施
管理学原理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魏萍
第七章 激励
❖ 第一节 激励理论 ❖ 第二节 激励实务
第一节 激励理论
❖ 激励的含义
激励指通过对员工动机的激发和强化,改造或改 进员工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 激励模式
❖
需要
心理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紧张
紧张消除
新的 需要
需要、动机、行为关系图
❖ 需求层次论 ❖ 双因素理论 ❖ 期望理论 ❖ 公平理论 ❖ 强化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 并获得成就的需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满意
传统观点
不满意
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赫兹伯格的观点
保健因素:影响工作不满意 度的因素
报酬 公司政策 工作环境
监督 人际关系 工作安全
1、先要保证保健因素能得到满足 2、在此基础上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
❖ ∮年终考核,人力资源主管对小刘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评价, 并告诉小刘公司将给他加薪15%。听到这个消息,小刘高兴 极了。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公司对他的业绩的肯定。
❖ 同年进入公司的小李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今年的 业绩并不好。午饭时两人聊了起来,小李唉声叹气 地说:“你今年可真不错,不像我这么倒霉,薪水 都加不了,干来干去还是底薪3900元,什么时候才 有希望啊。” ∮猛然间小刘意识到,原来小李的底 薪比他高900元。他对小李并没有意见,可是他想 不通,即使不考虑业绩,他们俩同样的职务,小李 的学历、能力都不比他强,为什么工资却比他高这 么多呢?他不仅感到不公平,而且有一种上当的感 觉: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工资不低了,应该好好 干,原来别人的工资都比我高。他马上就往人力资 源部跑去……
❖ ∮你能预测小刘到人力资源部会说些什么吗?这个问 题不解决,小刘以后的工作表现将会怎样?
比较公式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侧重研究报酬对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报酬: B 报酬
投入
投入
(A代表自己;B代表他人)
比较的结果—— A=B,报酬相当,感到公平 A>B,报酬过高产生不公平,取酬过高,有负疚感。 A<B,报酬过低产生不公平,感到吃亏、委屈、气愤。
弗隆的期❖望根理据期论望公式,会产生不同的
激励强度——
❖ M(激励强度)= V
❖ 效价高期望值高 = 激励强度
(效价) * E(期望值) 高
❖ 效价:个人对某一目标 ❖ 效价中期望值中 = 激励强度
效用价值的主观评价
中
❖ 期望值:个人对自己的 行为能否实现目标的可 能性大小的判断
❖ 效价低期望值低 = 激励强度 低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引导案例
❖ 小刘去年进入一家小有名气的外资企业。这家公司实行工资 保密制度,一般情况下,员工之间相互都不知道彼此的收入。 但小刘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一方面公司人际关系和谐, 气氛轻松,工作虽累却挺舒心;另一方面就是薪水也不错, 底薪每月3000元,还有不固定的奖金。
❖ ∮小刘一门心思扑到了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把工 作带回家做,而且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说,上次 湖北的一个设备安装项目,在小刘的努力下只用了原定时间 的1/3就完成了,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项目负责人为此 还专门写了一份报告表扬小刘。同事们都很佩服他,主管也 很赏识他。
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
包括衣食住行的基本身体需要
安全需要
希望自己身体和情绪免受伤害,既得 利益不再丧失的需要
社会需要
包括情感、归宿感、被接受、 友谊等需要
尊重需要
包括内部因素,如自我尊重和成 就感需要;外部因素,如被认同和 追求社会地位需要。
知识 学历 努力 建议 过去的功绩 现在的功绩
级别地位 责任大小
投入要素
能力 培训 资历 忠诚 时间 经验 工作难度 任务风险
报酬要素
工资 提升 承认 安全 个人发展 津贴 生活福利 机会
公平理论 ❖ 员工感到不公平时可能采取的行为:
曲解自己或他人的投入或产出 采取某种行为方式使他人改变投入与产出 采取某种行为方式使自己改变投入与产出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辞去工作
公平理论
如何建立组织中的公平感 ❖ 确立组织的价值观念,尽量统一对
公平的认识。 ❖ 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衡
量贡献的尺度和标准。 ❖ 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使分配的程
序公平。
❖ 关于公平要牢记的一点是——员工 对公平的感知是主观的,但不管这 种感知是准确的还是歪曲的,只要 员工感到不公平,就会影响到其在 工作中的行为。 因此,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和访谈测 量员工对他们的投入和报酬的评价, 确认他 们所选择的参照对象,以及 评估员工对产出的知觉。一旦发现 错误的感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阐 释,这样可以使员工在报酬体系中 重新获得公平感。
❖ 特别提示:公平只是相对的
❖ 在何时候都没有一种分配制度会 被每一个人都认为是公平的。
❖ 既然难以使人人都感到公平,你就 必须选择你要使哪些人感到公平。
❖ 无差别的分配可能会使很大一部分 人满意,但核心员工流失了,组织 的绩效降低了。
❖ 要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你应该设法 保有你的核心员工,使那些 高绩效 者获得高报酬。
❖ 效价高期望值低 = 激励强度 低
❖ 效价低期望值高 = 激励强度 低
弗隆的期望理论
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个人努力
1
取得绩效
2
组织奖励 3 满足个人需要程度
❖ 应用要点
❖ 1.管理人员要激励起人的积极性,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 ❖ 一是目标和报酬要使个体感到有意义有价值,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 二是要使目标或奖酬有可能实现,把握性越大积极性越高。
❖ 2.报酬必须紧密地和明确地与组织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相联系。 ❖ 奖励程度也要随个人的绩效而定,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