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会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多少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的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学习难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6分钟)
1.提问:折线统计图和
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异同?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6
页例2的两个单式折线统计
图。

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
哪些信息?
1.回顾折线统计
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
同。

2.观察统计图,交
流从统计图中获得的
信息。

1.下面是某市2015年4月4日至4月10日每天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记录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
成折线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某市2015年4月4日至4月10日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1)这几天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
小?
(2)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低气
温呢?
答案:(1)4月8日这天温差最大,4月6日这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2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
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出出
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的情
况?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
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
成一个统计图。

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统计图。

1.讨论后,全班交
流,提出建议:可以
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
图合并成一个。

2.先独立思考,然
后全班交流,相互评
价。

迁移复式条形统
计图的经验,利用图
例区分2001~2010年
上海的出生人口和死
4.明确这种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讨论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5.组织学生观察统计图,完成教材107页情境图下面的问题。

亡人口数。

3.动手操作,画完
后与同桌交流、互评,
然后推荐代表汇报,
其他人对照自己的统
计图进行评价,修正
自己的统计图。

4.通过思考、交流
发现:单式折线统计
图有局限性,复式折
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
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
变化趋势。

5.观察复式折线
统计图,独立思考后
交流各题答案。

天温差最小。

(2)略。

2.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5年销售情况
统计如下表。

(1)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种品牌的彩电全年总销量最高。

(3)甲种品牌的彩电从()月到()
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乙种品牌的彩电从()月
到()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

(4)从8月到9月,()种品牌的彩电呈下
降趋势。

答案:甲 1 2 10 11 甲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
4题。

2.完成教材第109页第
5题。

1.独立解答,全班
交流。

2.从图表中先找
出需要的信息后,再
解题,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

(4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
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
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
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
线统计图中获取更多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学生自由谈本节
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二图合一”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