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平衡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均为单选,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 C(g)+2D(g)。
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1 B.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C.B的转化率为50% 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 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92.4kJ/mol,在该温度下,取1mol N2和3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B.有无催化剂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都为92.4kJ C.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kJD.若再充入1mol H2,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为92.4kJ3.恒温下,容积为2 L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A、y mol B,发生反应:3A(g)+2B(g)2C(g)+x D(g)。
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的速率为0.3 mol·L-1·min-1。
下列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A.y≥3B.v正(A)>v逆(C),不可能为平衡状态C.v逆(B)=v正(C),肯定为平衡状态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一定为平衡状态4.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
酶能催化多种化学反应,下列表示温度(T)与速率(v)关系的曲线,有酶参加的是()5.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Δ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缩小体积D.增大体积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Br2(g) 2HBr(g)ΔH<0,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使颜色加深的是()A.升高温度B.增大Br2(g)的浓度C.增大H2浓度D.增大压强(缩小体积)7.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百分含量和T或p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化学方程式系数m+n>p+q D.加催化剂,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X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B.c(X) :c(Y) :c(Z)=2:1:1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同一时间内消耗2n mol X的同时生成n mol Z9.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ΔH1<0;x(g)+3y(g)2z(g);Δ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0.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单位:mol·L-1)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A.2-S aob B.1-S aob C.2-S abdo D.1-S bod11、下图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Δ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不发生移动C.无法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D.C的体积分数减小13、体积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A和B,已知A装有SO2和O2各1 g,B装有SO2和O2各2 g,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两容器中SO2转化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2a%=b%1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A.①④B.仅②③C.②③④D.仅④15.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 ΔH<0,如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进程。
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A的浓度②缩小容器的容积③增大B的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A.①B.②④C.②⑤D.②③16.对于可逆反应:X(g)+Y(g)Z(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X的质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若V正>V逆,图中可表示这种情况的是()A.a B.b C.c D.d选择题答题栏班级姓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包含4个大题,共52分)1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c(A2)=0.5 mol·L-1、c(B2)=0.1 mol·L-1、c(C)=1.6 mol·L-1,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1),则:(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_____。
18.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使下列反应:A(g)+2B(g)2C(g) 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5 mol。
现向反应容器中加6.5 mol A、X mol B、4 mol C。
(1) 若X=5.5时需要降低体系温度才能使反应达平衡时符合题设条件,则正反应为_____ __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2) 欲使该反应起始时维持逆向移动,则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有一定温度压强下的另一反应D(g)+E(g)2F(g),当按1∶2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D、E 两种气体后达平衡时,D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为P%.今向容器中投入m mol D和n mol F及一定量E,达平衡后测得D的体积分数仍为P%,则所投入的E为________________mol。
19.在T℃条件下,向1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 Z(g)+W(g)ΔH=-Q kJ·mol-1(Q>0,a为正整数)。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一定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E.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3)温度维持T℃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_______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 X、1 mol Y、1 mol Ar B.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 a mol Z、0.5 mol W D.2 mol X、1 mol Y、1 mol Z(4)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200 250 300 350平衡常数K9.94 5.2 1 0.5若在某温度下,2 mol X和1 mol Y在容器M中反应达平衡,X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为________℃。
2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 m C,C的质量分数随压强、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已知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加压的变化情况,问:(1)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_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 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
(4)当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平衡___ _____移动。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测试题一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C B C C A A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A A C A C D17.(1)a=b+0.4 (2)0.4≤a≤1.318.(1)放热(此时n总=16 mol,反应需朝体积减小的正方向进行才能维持容器内n总=15 mol) 为维持逆向进行要求:(3) 2 m+n2①6.5+x1+4<15,x<4.5②6.5+2+x2+4=15 x=2.5∴2.5<x<4.519.(1)1(2)ACE(3)A(4)35020.(1)大于放热(2)大于(3)增大不(4)向正反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