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ZD-Ⅰ标斜井专项施工方案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龙厦铁路ZD-1标项目经理部二○○七年二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 (3)第二章施工平面、立体布置 (12)第三章有轨斜井提升能力计算分析 (27)第四章斜井施工主要设备配备 (38)第五章施工排水 (42)第六章斜井正洞有轨和无轨运输的比较 (53)第七章竖直投料孔方案 (57)第八章斜井提升安全措施 (63)*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前言2006年12月25日龙厦铁路重点工程开工典礼举行后,项目部及各工区人员即火速进场。

根据招标用施工图,项目部组织各工区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踏勘,结合工期要求、各斜井施工提升运输方案、提升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象山隧道5个斜井的洞口位置、井身设置、断面尺寸等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截止目前,斜井方面的优化工作已基本完成。

现将各斜井的优化变更情况分述如下。

一、1#斜井1、斜井位置象山隧道原设计1#斜井井身长945.31米,综合坡度9.13%,井底与正洞右线单联斜交,交点里程为YDK22+555。

井口位于滑坡体处,暗洞口进入山体坡脚40多米,仰坡开挖高度达60多米,暗洞口底板标高高出既有便道约4米。

由于山体地形较陡,造成开挖边坡较高、土石方量较大、边仰坡防护量大,且不利于边仰坡稳定,无法实现早进洞施工。

将暗洞口位置向设计左侧移动41米(避开滑坡体),标高下降2.6米(比既有便道高1.4米)。

在保持原设计坡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井底联接处位置相应发生改变,交点里程为YDK22+452.5。

此方案可避免洞口段的高边坡开挖,实现早进洞。

此外井身长度缩短46.2米,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可提前进入正洞施工。

附:象山隧道1#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象山隧道1#斜井井身位置调整纵断面图(此方案已进入施工图)2、断面尺寸象山隧道1#井身断面原设计为单车道加错车道,错车道每200米设一个,共3个。

1#斜井作为对应正洞开挖与衬砌的运输和四个作业面的施工通风通道,承担对应正洞的出碴、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运输任务,施工机械设备和通风设备也要从斜井进入正洞作业。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充分发挥无轨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1#斜井承担正洞4个作业面的出碴和衬砌混凝土运输任务,由于正洞采用无轨运输,断面要满足3根Φ180cm通风管的布置,在隧道开挖期间才能满足施工通风要求。

计划在正洞右线1、2#斜井间贯通后,利用1#斜井承担2#斜井对应正洞剩余的部分施工运输和通风任务,为保证工期,最多要开辟5个作业面进行开挖和衬砌,施工运输更加繁忙。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将1#斜井井身断面改为双车道,拱部考虑悬挂通风管的位置,在一侧留出人行道位置。

具体尺寸见附图。

附:象山隧道1#斜井井身断面尺寸调整图(此方案由于和铁道部鉴定中心对初步设计的意见有冲突,未被采纳,目前设计断面仍为单车道加错车道断面)二、2#斜井1、斜井位置象山隧道原设计2#斜井井身长791.79米,倾角14.75°,与正洞右线双联斜交,交点里程为YDK25+320,与正洞小里程方向夹角为18°24′44″。

斜井围岩以Ⅲ级为主,地下水较发育。

由于地下水较发育,斜井建井开挖难度较大,斜井尽可能缩短长度后,可减少开挖困难;为满足正洞提升运输任务,所配3米绞车提升机功率较大,按原设计倾角14.75°开挖斜井时,不能完全发挥提升机的功效。

洞口位置偏移,井身位置整体向小里程方向旋转,井身倾角由14.75°变为22°,井身长度缩短283.62米,井底联接处为单联斜交,井身与右线小里程方向夹角为39°26′11″,交点里程为YDK25+006。

变更后3米绞车完全能满足倾角22°斜井提升能力的要求;此外井身长度缩短283米,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可提前近3个月进入正洞施工,对缩短工期意义重大。

附:象山隧道2#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象山隧道2#斜井井身位置调整纵断面图(此方案已得到业主、设计、监理三方认可,待正式施工图到位后再进行相应的变更)2、断面尺寸原设计斜井采用有轨运输三车道设计,净空宽度为6.3米,高度为4.34米,有轨车道的宽度为1.4米,轨距0.9米,矿车斗容为4立方米。

本工程的施工工期异常紧张,为满足右线28个月达到铺架条件的合同工期要求,现场施工时,要加快斜井井身施工的速度,以便尽快进行正洞的开挖;在斜井开挖至井底后,要同时开辟4个正洞施工作业面,斜井井身要承担正洞施工的运输和通风任务。

①、提高井身施工进度按原设计断面尺寸,井身开挖采用耙斗装岩机进行装碴作业,装碴速度慢,施工效率较低,如对现有断面尺寸适当加大,以满足PC60小型挖掘机装碴,将明显提高装碴效率,可提前3个多月完成井身开挖任务,开辟正洞施工作业面。

②、提高正洞施工进度正洞开挖时,通过斜井将洞碴的运出洞外。

如采用斗容为4立方米的矿车,一般实际每天的出碴量约为600立方米,只能保证正洞日开挖进尺6米多,无法保证施工总工期的按时完成。

如采用10m3矿车进行出碴运输,每天的出碴量可达1600立方米,能保证正洞日开挖进尺16米多。

一般10m3矿车的设计宽度达1.65米。

③、改善施工通风斜井开挖至井底后,计划开辟4个正洞作业面,洞内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为加强通风,井身断面要满足4趟(每个正洞作业面一趟)直径1.7米的通风管的布置位置。

附:2#斜井井身断面尺寸调整图。

(我方建议净空断面尺寸为宽6.9m,高6.21m,施工图设计净空断面尺寸为宽6.7m,高5.96m)三、3#斜井象山隧道原设计3#斜井与线路交点里程为DK28+400,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为68°,井口里程为X3DK0+820,倾角21.77°,斜长879.92米,采用有轨运输三车道断面。

在进行施工准备期间,据当地老乡反映洞口所在坡体存在滑移现象,之后铁四院对该位置进行补充钻探,钻探资料表明洞口坡体为滑坡体。

为确保施工安全,需对3#斜井位置进行改移。

经过我方和铁四院的共同努力,目前新3#斜井位置已基本确定,其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右线线路交点里程为YDK28+230,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约17°,采用斜交单联方式,有轨运输三车道断面,斜井倾角23.10°,斜长900.37m,井口里程X3DK0+831。

四、4#斜井1、斜井位置象山隧道原设计4#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与线路交点里程为DK29+700,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夹角为43°,井口里程为X4DK0+828,倾角22.86°,斜长893.18米,采用有轨运输三车道断面。

根据对4#斜井位置实际地形的勘察,原设计洞口位置前有大量的民房,且井口场地十分狭窄,不能满足提升设施的布置,在现有位置进行斜井的施工,将有大量的民房需要拆迁,并对周围居民带来很大的施工干挠。

拟将井口位置往大里程方向平移49m,斜井与正洞的交点里程为DK29+771.848,斜井与正洞的夹角及长度不变,仍为与小里程方向的夹角为43°,斜长为890.5m。

附:象山隧道4#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象山隧道4#斜井井身位置调整纵断面图(此方案已直接进入施工图)2、断面尺寸原设计同2#斜井,采用有轨运输三车道设计,净空宽度为6.3米,高度为4.34米,有轨车道的宽度为1.4米,轨距0.9米,矿车斗容为4立方米。

施工图设计净空断面尺寸调整为宽6.7m,高5.96m(和2#斜井相同)。

五、5#斜井1、斜井位置象山隧道5#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右线线路中线交点里程YDK35+200,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50°,斜井综合坡度7.97%,斜长200.8m,井口里程X5DK0+200。

限于地形地貌之情况,4#井、5#井之间的正洞开挖是象山隧道工期关键线路,4#井、5#井之间正洞长度为5500m,出口与5#井之间正洞长度只有388m,从实施性组织设计角度考虑,进度任务分配极不均衡。

通过现场踏勘,自村间便道经过原5#井上行约300m处,地面高程约在320左右,具备斜井井口布置场地。

建议将5#斜井位置进行改移,改移后5#井井位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右线线路中线交于YDK34+800,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42°38’35”;投影长度320m,斜长321.41m。

此方案将4#、5#之间正洞距离较原设计减少400米,将5#与出口之间距离较原设计增加400米,有利于正洞施工任务的均衡划分。

(此方案已得到业主、设计、监理三方认可,待正式施工图到位后再进行相应的变更)附:象山隧道5#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象山隧道5#斜井井身位置调整纵断面图2、断面尺寸象山隧道5#井身断面原设计为单车道加错车道,共设错车道一处。

5#斜井作为对应正洞开挖与衬砌的运输和四个作业面的施工通风通道,承担对应正洞的出碴、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运输任务,施工机械设备和通风设备也要从斜井进入正洞作业。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充分发挥无轨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5#斜井承担正洞4个作业面的出碴和衬砌混凝土运输任务,且正洞向小里程的2个作业面为控制总工期的主控作业面;由于正洞采用无轨运输,断面要满足2趟180cm直径通风管的布置,在隧道开挖期间才能满足施工*通风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将5#斜井井身断面改为双车道,拱部考虑悬挂通风管的位置,在一侧留出人行道位置。

具体尺寸见附图。

附:象山隧道5#斜井井身断面尺寸调整图*第二章施工平面、立体布置一、2#斜井1、2#斜井洞口场地布置2、2#斜井井底车场布置4、2#斜井井底转载布置图一5、2#斜井井底转载布置图二5、2#斜井井身断面图二、4#斜井1、4#斜井洞口场地布置*2、4#斜井洞口纵断面图3、4#斜井井底车场布置X 4D K 0+000X 4D K 0+020X 4D K0+03汽车接料道长10m ,宽3m 井底碴仓长14m ,宽2mX 4D K 0+14.4隧道进口端隧道出口端DK29+750加宽0.8m双筒提升出碴道双筒提升下料道双筒提升错车道长30m4#斜井井底转载平面图说明:1、本图尺寸均以m 计。

2、出碴采用3.0m 提升机配10m 3矿车,提高出碴能力,下料采用2.5m 双滚筒提升机配合8m 3矿车,人车道岔放置在井口。

4、4#斜井井身断面图* 5、4#斜井井底转载布置图*三、3#斜井井底轨道布置图重车道空车道材料道至3#斜井井口交岔点交岔点右线小里程方向左线小里程方向右线大里程方向左线大里程方向落平点3#斜井井底轨道布置示意图第三章有轨斜井提升能力计算分析不同容量提升矿车计算比较一、比较原则1、提升速度:斜井提升设备受斜井轨道铺设质量影响,结合行车安全性综合考虑,选择钢丝绳最大绳速在5.0m/s左右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