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 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 PPT课件
13
(1)初读课文,学会字词,了解全文大 意。
• 阅读课文时,遇到 不懂的字词,可以 查工具书,并结合 上下文来理解字词。 阅读后直观感觉一 下文章写了什么内 容。
14
(2)细读课文,弄懂句段,分清上下文的 联系。
• 阅读时,要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一句话 的意思,再根据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每个 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对每个自然段的理解, 分清上下两个自然段的联系,是并列关系 还是因果关系,是转折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1.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准
• 读懂一篇文章,要达到这样几 条要求:一要掌握字词;二要 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三要 弄清段落层次;四要抓文章的 主要内容;五要会归纳中心思 想;六要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这些都是阅读理解的基本功。
12
2. 怎样阅读一篇文章
阅读分析一篇文章,依赖于用心细读,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初读课文,学会字词,了解全文大意。 (2)细读课文,弄懂句段,分清上下文的联 系。 (3)熟读课文,理清层次,掌握文章脉络。 (4)精读课文,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5)品读课文,审句析段,归纳中心思想。 (6)欣赏课文,学习写法,体会材料安章脉络。
• 通过各自然段在上下文中的联系,给课文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要准确地概括段意, 首先抓住全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 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炼而又体现中心的一两 处语句。中心句多在段首或段尾,也有个 别在段中,有些段没有中心句,需要抓住 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可用摘句法和归纳 概括法。通过各意义段的内容,理解并掌 握文章的写作脉络,即文章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整体概述
1
记叙文文体知识
2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 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 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3
2. 记叙文的分类
•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 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 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 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 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 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 感情。
•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8
(6)欣赏课文,学习写法,体会材料安 排。
• 了解文章是怎样开头、结尾的,文章的衔 接和过渡怎样,内容的照应和详略怎样。 把握文章是怎样表达的。比如用了哪些修 辞方法、表现手法,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段 等。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 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
19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5. 记叙文的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 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 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 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 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 紧紧联结起来。
7
6. 记叙的人称
•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 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 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 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 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 (3)作用:承上启下,使行文更顺畅,上 下文内容衔接更紧密,全文浑然一体,便 于读者理解。
9
8.记叙文中的照应
• 照应的方式有: 照 应题目、解释题目、 回答题目问题、照应 开头、结尾与开头内 容一致(首尾呼应) 。
• 照应的作用:使文章 的结构紧凑、严密, 中心突出。
10
记叙文阅读指导
11
16
(4)精读课文,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 容。
• 文章中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通过前几步 明白了即可,不用再花更多时间从头到尾 阅读全文,要紧紧抓住文章中难以理解的 重点内容仔细阅读,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 写的是什么。
17
(5)品读课文,审句析段,归纳中心思 想。
• 通过语言,即通过关键词语、句子感知文 章的思想情感和内容,挖掘作品的隐含信 息和深层意蕴。在记叙文中,作者总是通 过写人、记事、状物、绘景来表达自己的 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记叙的侧重点不 同,概括中心时,思考角度也有所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一般侧重于表现人物的思 想品质、性格特征;记事的记叙文,一般 侧重于表现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写景的文 章,一般侧重表达作者对景的喜爱和赞美
• 总括: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 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称要 写的人为你或你们,抒发强烈的感情。第 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 自由的叙述。
8
7.过渡句
• (1)位置:在两件事之间,在两种不同的 内容中间,在倒叙、插叙和顺叙相转换的 地方。
• (2)语言形式:设向句,总括上下文意思 的概括叙述或议论句段。
20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 的。具体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 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 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如果我们体 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 更深刻。
• 倒叙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引起阅读的兴趣;③使文章更生动、灵活;④使结构更 紧凑。
•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 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 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 注意:插叙的前提是全文有一个中心事件,在叙述中 心事件的过程中,停一下,插进一些必要的内容。 6
4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 分析起因、经过、 结果,一般是对一 件具体的事情来说 的。
5
4. 记叙的顺序
•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 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 ;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