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气息(一)基本常识2008-11-12 15:34一、呼吸器官及其基本方法1.呼吸器官:(1)呼吸道(口腔、咽腔、气管、支气管、肺泡)(2)膈肌(3)胸廓和相关肌肉(4)腹部肌肉2.呼吸的基本方法(1)胸式呼吸(浅式呼吸、锁骨式呼吸)(2)腹式呼吸(深式呼吸)(3)胸腹式联合呼吸3.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吸要领(1)吸气要领两肋打开吸到肺底膈肌下降腹壁站定(2)吸气要领①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感觉。

呼的力量大于吸的力量②伏击保持适度收缩力量,发"S"音(3)注意事项①吸气时两肩自然放松,勿抬,避免造成胸式呼吸;同时也要避免单纯的腹部膨胀形成胸式呼吸,要把注意力放在腰腹部上。

②发生时,吸气不能过多,播音时吸气七八分饱即可。

4.换气(1)换气的情况①两句话间有较大停顿,可以从容地换气,以满足下一句话发声表达的需要以及生理气体交换的需要②由于思维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为维持较长时间地发声需要而超出了生理能力,需要补充气息又没有补充气息的时间,这种换气的技巧叫做“补气”或者“偷气”。

怎样补气(1)基本动作保持住发声结束时的气息控制状态不变,两肋向外一张,接续后面的发声动作(2)基本要求在不破坏语句的连贯,在受众不察觉的情况下少量、无声的补充气息(3)其他常见技巧①抢气②就气(2)换气的要领句首换气换气到位随换随用补气自如换气无声留有余地二、播音发声对气息控制的要求、要领1.播音发声对气息(呼吸)控制的要求(1)稳劲(2)持久(3)自如2.气息控制的要领①准备:姿态积极、心理放松、集中精力②发声姿势:a.站姿:丁字步,两脚一虚一实,一个支点;肩膀放松,前胸舒展,双肩自然下垂,胸部微含向前,头部取平视角度b.坐姿:坐椅子的1/3处(酌情处理,坐稳),上身正直,其他同站姿《播音发声》----发声训练(练声)2008-11-12 15:21下面我要讲的是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就是我们常说的练声。

练声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基础训练和弹性训练这样两个阶段,只有基础训练达到自如的阶段才有可能取得声音的弹性,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在学习发声的开始阶段,总要按照一定的规格有意识地进行控制,比如像一个声母、一个韵母,我们发音的时候,就要根据发声的感觉和发出的声音,注意发音的要领,反复进行调整,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状态,这是每一种训练控制的开始阶段必不可少的。

基础发声训练的目的在于调整气息,改善音质,扩展音域,调节音响,丰富音色,伶俐口齿。

它的基本内容首先是练气。

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主要练习对气息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嘴呼气发声时对气流长短强弱的控制。

要注意吸气不要过多,也不可过少,不可过深,也不能太浅,使发声在适当力度的控制下,能始终保持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练声。

人各有声,嗓音各异,嗓子要经过很好的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具有自己声音特点而又优美动听。

声音训练是要改变不科学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习惯,而逐步建立起新的控制能力,创造新的生理机能的适应性,逐渐形成新的发声习惯。

我们进行练声时候,应该从中声区,也就是自己习惯的发声区域开始。

作为基本练声阶段,慢慢地向高向低进行扩展,速度不宜过快,力度不宜过强,气息要求饱满稳实有依托,共鸣点要求要适中,共鸣要集中。

整个练声过程以及每一次练声,都应该由中到高,由中到低,由弱渐强,特别要注意声音高强以及低弱的时候气息的控制。

那么练声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练字。

每一个字,就是每一个音节,这是语言当中可以表达一定语义的基本单位,而每一个音节,又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来构成的,再往下我们又可以分解到音素。

练习是要准确的把每一个音素、每一个声母、韵母、声调直到每一个音节,由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字正腔圆,是声音造型的要求,同时也是声音造型的基础,正字就需要正音,这需要系统的正音训练。

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人自己的情况,去解决声母发音部位或者是发音方法上存在的毛病,解决韵母发音的时候舌位的高低前后以及唇形的圆展以及字调调值上存在的问题,这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以改变发音器官的反应习惯,使发音器官建立正确的运动规律。

再是练气、练声和练字是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的。

作为电视播音员或者是节目主持人,则还需要进行情绪和面部表情以及形体动作和发声的统一的练习了每一个人练声的内容,我想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但是每一个时期,最好是有意识地解决一个、两个存在的主要问题,千万不要贪多。

练声材料可以自己编制,比如像单元音的发音练习,或是按声母表、韵母表排列顺序组成的字、词进行练习,按照四声排列的字词的练习以及集中进行语流音变的练习,还可以适应地多做一些绕口令,或者是朗诵古体诗词的练习。

这个练习已经是综合性的练习了,既要注意内容、意境,又要注意声、韵、调发音的准确,同时还要把气息调理顺畅自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散文、或者是一些新闻、消息类的稿件编成一组进行练习,练声材料隔一段时间也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更换。

当我们发声的时候不必再去想发声要领就可以准确地发出所需要的声音来的时候,基础练习才算取得了成效,声音才有可能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武器。

这个时候才谈得上声音的弹性。

在基础发声训练过程当中,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理解基础训练与弹性训练的关系。

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去做无内容的纯技术性练习,误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扎实的基本功,结果呢,往往会导致声音的僵化。

而且这样训练很容易养成一种违反创作原则的坏习惯。

那就是一出声音,先考虑发声要领以及规则,很难进入播讲内容。

而另一种倾向呢,是声音与内容分离,作发声练习的时候,只考虑规则、要求,不去想内容,而在做有内容的练习的时候,又只考虑内容的表达,全然不顾发声的要求,二者完全脱节。

这样做的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为了防止这些倾向性问题的产生,我们需要辩证性地理解基础训练和弹性训练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训练过程中,控制性与自如性的矛盾统一关系。

关于练声,就简单地讲到这儿。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教师患有程度不同的咽喉、声带疾病。

预防这种职业病的重要算途径之一,就是教会教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简单地说,科学发声方法就是一种有效控制气息,恰当调动共鸣的发声方法。

进行科学发声训练,不仅有利于防治咽喉、声带疾病,适应教师职业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获得控制音量、音色的能力,使声音清晰洪亮,圆润悦耳,满足种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殊要求。

例如,给小学生讲课,不仅要清楚明白,更应该形象生动;应该用绘声绘色的口语,入情入理地传播知识,启迪学生的心灵。

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一定的发声技巧,而发声技巧又必须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

所以,进行科学发声训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揣摩,氢握要领,寻找感觉,循序渐进。

要意念与发声相结合,用嗓与护嗓相结合。

科学发声方法的运用要从口语表达的实际出发,特别是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变化,要视表达内容、说话环境、交际对象而定,不可拿腔拿调、华而不实。

一、正确地掌握呼吸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呼吸是一种在神经反射作用下的下意识活动,是一种单纯的胸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吸气少,不能有目的地加以控制,远远不能满足教师长时间边连续讲课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洪亮、圆润、优美的声音。

我们应当学会胸膈式呼吸法,从而扩大胸腔容量,有效地控制气息,以满足各种口语表达形式发声过程中对气息的需要。

胸膈式呼吸法是靠肋骨和横膈厝共同的运动来实现的。

这种呼吸方法,调动胸部肋间肌、横膈肌和腹肌共同参与呼吸,既便于使胸腔全面扩大、肺的容积随之全面扩大,又便于对呼气的气势进行控制和调节。

我国戏曲演员所说的“气取丹田”、“挺胸收腹”就是这种呼吸法。

其要领是:1、姿势正:持平双肩,头颈端正,全身放松;2、吸气深:口鼻并用,避免出现“喝”气声,轻松柔和地吸气,吸足吸满,扩展胸腔,使横膈膜下降,气向下沉;3、呼气匀:收缩腹部肌肉和横膈膜,产生一股压力,使气流均匀平缓地呼出。

在掌握了胸膈式呼吸法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口语表达过程中的气息储存和快速补充,以满足表达的需要。

二、灵活运用发音器官人匀说话的声音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的好坏与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的形状、质量和运用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发音器官各部分的锻炼,使发音器官各部分的肌肉灵活自如,易于控制,从而发出准确、清晰、洪亮、悦耳的声音。

1、喉头声带训练处在喉头这个筋肉小室中间的声带,是十分重要的发音体,在气息的作用下,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喉头肌肉的运动控制声带的松紧,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进行喉头声带训练,主要是训练喉部放松,肌肉运动灵活,训练声带振动自如,富有韧性。

科学发声,就要求喉部放松,声带自然,以较小的气息使声带振动。

这样就能省力、轻松,发声效率高,声音也自然悦耳。

需要注意的是,练声时,先练“气泡音”把声带活动开,再由弱到强,循序渐进。

练习发声,切不可提嗓子,挤压嗓子,更不能拔直嗓子喊;呼吸不可过猛,以免喉咙干燥、疲倦。

喉头声带除了有意识地训练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声带过于疲劳,对饮酒、吸烟、吃刺激性食物等都应当节制,出现咽喉肿痛,应及时治疗。

2、口腔开合训练口腔是声音通道,有控制气息和扩大音响的作用。

锻炼口腔,使它的肌肉更富有弹力并能自如地控制它的开合,可以使发出来的声音更清晰有力,更自然悦耳。

3、舌头动作训练舌头是口腔中活动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它的伸缩、升降、平翘就会造成不同的音色。

如果舌头摆放位置不当,声音就不准确,不清楚;舌头动作不灵活,就跟不上口语节拍的速度,使字音残缺不全,尤其不能适应高声和快速说话的需要。

所以要重视舌头动作训练,使之能灵活自如地前后、上下、平曲运动。

4、嘴唇力度训练嘴唇作为重要的发音部分,不仅可以控制气流,还可以与口腔的开合、舌的活动相配合而发出不同的音。

锻炼唇肌,目的是增强其活动能力和控制气流的力度,使它能灵活、准确地收拢或展开,使发出的声音更准确、响亮、有弹力。

三、充分调动五腔共鸣共鸣是发声体之间的共振现象。

人体发声的共鸣是指喉部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声道共鸣器官,引起它们的共振而扩大,变得响亮、圆润,形成各种不同色彩。

人体引起声音共鸣的共有五大主要腔体: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

它们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筒形管道,这个管道把取自丹田的气息,发自声带的基音,变成声浪裹卷起来,上下振荡,形成响亮、悦耳的声音。

如果我们发声时能调动共鸣,就可以减轻喉头声带的负担,比较轻松地发出宏亮、圆润的声音,也为适应各种复杂的口语表达形式而有效调节音色奠定基础。

1、调动咽腔共鸣咽腔是主要的共鸣腔。

它形状多变,伸缩自如,声带发音首先获得它的共鸣。

它以口腔后部为过渡,上接鼻腔,头腔,下联胸膛,是发声管道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