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ì()②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③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④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4分)长江很在便醒过来了。

它以鱼肚色________(A.扫B.抹C.涂)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_____(A.宽阔B.辽阔C.宽广)的江面上的黎明,他以四月的风_______(A .吹动B.轻拂C.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_____( A.舒展B.展开C.绽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7、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也许是,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A、一朵小花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双清净的旧鞋B、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朵小花一又洁净的旧鞋C、一片砖瓦一朵小花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D、一个口信一片砖瓦一双洁净的旧鞋一朵小花8、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

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2分)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C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9、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0分)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②————————,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③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④你用纯洁的清流,---------------------------。

---------------------,推动新的时代。

⑤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黄河长江的歌咏之作数不胜数,调动你的大脑库存,写出两句描写长江和黄河的古诗词。

长江:,。

黄河:,。

二.阅读理解。

(42分)(一)(15分)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我想,不止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的明珠一般的湖泊,江岸上的码头,建筑物,无边无际的田野,风车,工厂和一座座的城市:不止是这些,使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幸福生活,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灿烂的理想,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壮志,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照耀得你的心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10.第一段中“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组排比句描绘了哪些景物?用排比句式使你在朗读时产生什么感觉?体会到作者的什么心情?(4分)答:11.请模仿课文,用“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写个句子。

(3分)答:12.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同样的话写了三次。

这在诗的章法上叫做“复沓”,只要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所有这三次“重复”,都是安排在章节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旨在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

朗读课文时要品出作者的用意。

作者用“黎明”、“青春”来比喻祖国母亲的心情,这两个比喻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4分)答:13、试把《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与《长江》作以比较。

(4分)(二)黄河颂(10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4、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部分描绘的是什么?有没有不是“我”所“望”到的景?(2分)15、从“啊!黄河!”到“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热情赞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B、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C、歌颂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为全国人民所赞颂。

D、充分肯定了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

16.“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什么意思?(2分)17、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8、诗人写《黄河颂》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夏日风情(17分)我不大喜欢夏天,但能领略夏天的许多好处。

夏天会使人变得年轻。

一到夏天,你不得不卸下厚实的外衣,连同收起那古板肃穆的面孔。

让肌肤与太阳天天亲近,心胸受熏风夜夜爱抚。

大汗淋漓之际,去洗一个热水浴,再捧出一盆冰西瓜,仰脸躺在瓜棚小院内,此时最不拘小节,最自由自在。

夏天是打牌、聊天、讲故事的好辰光。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拱猪”,一起钻桌子,一起数天上有几颗星星;或眺望黝黑的苍穹,诉说鹊桥银河的爱慕思恋。

于是,儿时的童趣与青年时代的豪兴,一齐凑到眼前,在追溯和幻想中年轻十岁。

夏天令人感到人生的多彩。

翠绿的大自然在热浪中渐显幽深和成熟。

茉莉如雪,紫薇带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街上走过一群少男少女,仿佛飘过一朵七彩的云霓。

大都市令人眩目的夏装琳琅满目,叫你说不出哪种颜色最美丽。

夏天从来就不甘寂寞,淡雅和浓艳,都可以成为夏的象征。

夏天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

因为闷热,便滋生出许多烦躁。

意志薄弱的人,爽快地把夏天让位给无聊、懒散、游荡和倦怠;意志坚强的人,却分外珍惜夏天,珍惜夏天的光阴,也就延长了你的生命。

在酷暑炎热中驾起充实的生命之舟,在磨炼中赢得时间老人的恩赐,让生命的每一刻不为之虚度。

夏天是最浪漫的季节。

夏日的山水毫无羞涩地敞开自己的胸怀,让游人从容地欣赏它的雄奇,它的妖娆。

夏天最有趣的节目是看海,去沙滩听潮声,嬉浪不夜天,或去唱卡拉OK,或去看通宵电影,在无风的夏夜默默期待东方第一缕曙光升起。

夏天有许多缠绵的话可说,不说也可品味夏日情调的温馨。

人生旅程中的夏天往往太短促。

才过三十,已届不惑,夏天很快成为甜蜜的回忆。

但那如火如茶的岁月不会轻易淡忘,即使夹杂着难言的惆怅,也将在你两鬓如霜时勾起不尽的牵挂,唤起你思绪的百般依恋,撞击你心灵的再次震荡。

在夏天,不要埋怨熏风无常蝉声鸣,也无须讨厌蚊子夜夜扰清梦。

每一个季节就是人生的一个台阶,纵然有挫折,有烦恼,有天崩地裂,有心灵创伤,有徘徊不定,有二度死亡,只须心有所钟不虚度,壮志未酬,遗恨成霜,也足以问心无愧,留得真情在人间。

歌唱夏天,也就是歌唱热爱生命的人。

只要你热爱生命,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也将如温情的春天、潇洒的秋天一样,一样壮丽,一样迷人。

19、夏天有哪些好处?(3分)20.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夏天的哪些色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21、夏天的浪漫表现在什么地方?(3分)22.作者是怎样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3分)23.文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24.文章的倒数第②段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三、作文(50分)25、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忍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以为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力量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拟。

600左右。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一、积累与运用1、噬、lǚ、di. Liao2、D(“欢愈、伐子、了望”依次应为“欢悦、筏子、瞭望”)3、CABA4、A5、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6.略。

7、B8、C9、①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②我站在高山之巅③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④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⑤略。

阅读(一)10.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货船、汽轮、舢板、驳船、钻探船、仓库、堆栈、高楼等等体现当时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读起来给人一种欣喜,颇有气势。

这些排比句刻意要表现出经过长江时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表现出作者内在情感的兴奋。

11.略。

12.祖国母亲是古老的,更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

13.《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是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长江》是散文诗,比喻、拟人、叠词、短句、一唱三叹等多种修饰手法的运用,既使文章具有诗的凝炼简洁,又使文章具有散文的摇曳舒放,读来抑扬顿挫,挺拔铿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