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3、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
B 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练习
B 4、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
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
五、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 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 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 矛盾尖锐。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4、释迦牟尼的意思 释迦族的圣人
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莫 高 窟
云岗石窟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侵 小, 国陀本建 。国统立阿一起育半王岛奴基隶制
再次分裂
哈拉巴 华氏城
种姓制度
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
探究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公元前1500左右)
等级
成员
职责和义务 阶级
地位
婆罗 门
祭司和贵族
掌握神权
统
治
国王、武 刹帝 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 和行政大权
阶 级
利
农民、牧民、向国家纳税,向
第3课 古代印度
“大象之国” “黄金之国” “阿拉伯数字” “佛教” “种姓制度”
同学们,说一说 我们师徒四人要 去哪里?
2
地理环境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识,描述古代印度的 地理位置,分析那里 的自然条件(气候、 河流)。
充足的水源、肥沃的 土壤、丰沛的降水
(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吠 舍 ◆ 从事宗教事务 婆罗门 ◆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首陀罗 ◆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刹帝利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佛教产 生背景
佛教的产生
背 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时 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吠 舍 手工业者、 神庙上供,供养
商人
第一、二等级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被征服者、 几乎没有权利,受
首 陀 贫困破产 上层阶级的剥削和
罗
的人
奴役,从事最苦、
最低贱的职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不可接触者”——贱民
◆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 猜猜他是哪个等级?
A “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6、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
C 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佛教谒语
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空即色、色是空。 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8)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10)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1)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2)一切罪中,杀生第一, 偷盗第二,淫欲第三;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 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 这里出现了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 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 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 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 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 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 达多创立了佛教。
佛教节日
佛教文化
•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日又名浴佛节和佛诞节)
•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兰盆节)
•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又名腊八节,或佛成道节)
•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
重要节日:浴佛节、腊八节、涅槃节
拓展延伸
文明
时间
古埃及 前3500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孔雀王朝王宫遗址 前324年-前188年
阿育王
文明历程
公元前2500年出
现公城市元国前家2500年
左右雅利,安印人度入河侵流域 出现建立了一城些市小国国家。
其中,以哈拉巴和
摩亨前佐6世·达纪罗起半最著名。
岛逐渐统一
公元前15世
摩亨佐·达罗
纪后前,3世雅纪利摩安揭人入
请回答
1、“两河”指的是?又称为?孕育哪一文明?大体上是 今天的哪国? 2、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 强大的奴隶制的国家在何时?国王?政权名称? 3、“黑色石柱、282条、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 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这些内容跟哪一国家哪位国 王制定的法律?史称?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 有何地位?有何影响? 4、两河流域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龙门石窟 仰光寺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
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练习
1、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
A 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D 2、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
佛教的教义
①宣扬“众生平等”,
受到下层人民 的欢迎。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②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 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 到“极乐世界”。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古印度的国教。
并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古巴比伦 前3500
古印度 前2500
发源的河流 文明的代表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金字塔
汉谟拉 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
你知道哪些佛教文化的成语?
临时抱佛脚 口头禅 普渡众生 四大皆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借花献佛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 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