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八年级科学(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

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9 B .18 C .66 D .1154. 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在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B .+4C .+5D .+6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 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O +7O 2=2 FeSO 4 +2 H 2 SO 4据则R 的化学式为( )A. FeSB. Fe 2 S 3C. FeO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 .A 为原子序数 B .B 为元素名称 C .C 为元素符号 D .D 为中子数B .危险标志C .细胞结构图D .甲烷分子 A .眼球结构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13.“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莽草酸属于混合物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C.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水分子D.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14.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会燃烧,可以当作燃料B.室内浓烟密布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是为了不吸气C.当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静,并设法减低火势及烟雾的蔓延速度D. 着火时,可采用降低燃烧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15.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A.2KC1O3 2KC1+3O2↑ B.2HI+C12====2HCl+I2C.CO2+C高温2CO D.2HC1+CuO ====CuC12+H2O16.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17.下列广告用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雀巢“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元素C.“健康百年”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单质D.使用雕牌无磷洗衣粉,防止水污染18.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有关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与11H互为同位素19.用新鲜大豆绿叶进行如右下图所示实验。

若将该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 处气体成分,最有可能的是()A、O2的量多于B处B、O2的量与B处相等C、没有CO2和O2D、CO2的量多于B处MnO2△20.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

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物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锆的化合价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A、ZrO2 B、Zr2O C、Zr2O3D、ZrO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7分)21.用化学符号表示:(1)铝元素,(2)氯气,(3)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4个硫酸根离子 ,(5)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2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名称。

(用“分子”或“原子”或“离子”填入下列空格。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构成的。

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构成的。

⑶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构成的23.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化合物的是,纯净物的是,混合物的是,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24若各取1克H2、O2、N2、CO2,则分子数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25.取少量固体碘用湿润的馒头试验,馒头变蓝色;将固态碘放在小烧杯内,并在石棉网上加热,固态碘受热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再将湿润的馒头放入碘蒸气中,馒头变蓝色;另取一小粒碘,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溶解成碘溶液,再用馒头试验,也变蓝色。

这一实验能够说明物体状态改变时,构成物质的________没有改变。

26.“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火箭推进器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H3)2N-NH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

每百吨氦一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氦一3原子的质子数是2,中子数是1,其核外电子数是。

2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反应的生成物化学式为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 .(2)图2中反应的生成物化学式为_________ ,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_________ ,其目的为_________ .28.美国科学家西博格说: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科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

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科学方程式 _ 。

(2) 德国INTEGRAL公司因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他们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利昂或氨做冷却剂。

该致冷剂(填字母)A.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对环境基本不产生任何污染C.化学性质和水相同(3)在温度超过374℃、压强超过下的水就是超临界水。

用超临界水、空气氧化处理聚氯乙烯(C2H3C1)n的反应中,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 ___ _、____和HC1。

(写化学式)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9.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如果想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集满的集气瓶应放。

(填“正”或“倒”)3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

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 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 _。

(2) 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 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 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1%(填“>”、“=”或“<”)。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 ___。

(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31.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 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 。

(选填序号)32.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结晶水合物,受热会失去结晶水。

小明同学和小王同学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小明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 克B. 把适量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 克C. 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 冷却后称量,测得试管及剩余物总质量为a 克 小王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 克B .把适量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 克C .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 .测得烧杯内水的质量有b 克(1)小明同学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方案不够科学_______,他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3. 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2)A向试管 中装药品并固定;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④ ②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3)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可利用金属锌(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则(填“能”或“不能”)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4)C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是通过对比C中的(用数字填写)的现象得到的.四、计算题:(34题7分,35题6分,共13分)34、酒楼的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味精,味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谷氨酸钠,其化学式为C5H8NO4N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9,右表为某酒楼常见食品中的味精含量,请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1)谷氨酸钠中碳、氢的质量比为(2)谷氨酸钠中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某同学吃了500克春卷、250克排骨,则他食用的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毫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5.科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科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