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重要作用?答: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
2.了解管理二重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了解管理二重性的意义在于——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可知,我们完全应该也有必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社会属性又告诉我们,在学习别人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3.为什么说管理需要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答:管理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人们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例如:24节气与农业耕作,有关天气的农谚,劳动分工原理等。
人们在管理活动中总结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谁违反这些规律就必然遭到惩罚,例如:大跃进使我们遭到的惩罚,鼓励生育使我们遭到的惩罚等。
看来,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来源于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4.对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有哪些要求?答:对管理者除了德、智、体等基本素质的要求之外,还有能力的要求。
即要求主管人员必须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管理的对象是相关的人、财、物。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②研究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职能、原理、原则;③研究管理理论的思想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历史比较;④研究多种管理方法及其通用性。
6.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都有哪些?答:1)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分工原则、人本原则、优化原则、效益原则、能级对应原则、弹性原则。
2)管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伦理1.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在企业管理的操作规程、劳动定额、生产组织、作业计划和成本核算等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
3.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物主要有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为:(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主要贡献在于1916年出版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其中提出: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以及十四条管理原则。
(2)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主要贡献在于1920年出版的《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他理论的基本思想为:要用职务和职位的权威代替神权或世袭地位的权威来进行管理。
4.行为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行为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从人的作用、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对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人的工作,协调人的目标,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取得较高的利润。
5.霍桑工厂试验提出的原理有哪些?答:霍桑试验得到如下三个结论(提出的原理):(1)工人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员工合理需要的满足度。
6.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答: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流派有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系统管理学派(巴纳德)、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权变理论学派(菲德勒)和管理科学学派(伯法)等。
7.管理活动中有哪些问题与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答:管理活动中至少有三类问题与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①决策的前提问题(决策的价值观);②人性的冲突问题(两面人冲突问题);③沟通的矛盾问题(人际关系的矛盾)。
8.现代管理思维与传统思维有什么不同?答:传统思维是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和静态思维,而现代管理思维是纵向、横向交织的立体、动态思维。
9.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何意义?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由于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有利于社会和企业双方;社会将更稳定,就业机会将更多,人民生活将更富裕;而各类企业组织将获得更好的公众形象和环境氛围,避免更多的政府干预,获得更多的决策自由和灵活性,实现更加稳定的长期利润或利益。
第三章组织的环境分析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答:在组织和环境二者之中,环境处于主导方面,它决定和左右着组织的生存和活动。
环境往往是客观存在,它一般不以组织的意志而改变。
组织则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虽然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反作用于环境,即组织可以选择环境及创造条件改变局部环境,但相对来讲, 与环境相比,这种力量是弱小的。
2.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环境研究?答: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而且,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可能给组织带来不同的影响:一是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二是对组织的生存造成某种不利的威胁。
组织要利用环境、避开威胁,就必须认识环境;要认识环境,就必须研究环境、分析环境,从而揭示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据此预测它在未来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
3.组织会面临哪些一般环境?答: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组织的外部环境称为组织的一般环境,也称间接环境。
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一般环境。
4.组织会面临哪些特殊环境?答:更直接影响某些个别组织的外部环境称为组织的特殊环境,也称直接环境、任务环境或工作环境。
以企业为例,包括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厂家、供应商、顾客(消费者)等特殊环境。
第四章决策与计划1.如何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目标、方向、策略的确定,是从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决定的过程。
对决策的进一步理解:决策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决策是有目标的行动;决策要有备择方案;对备择方案必须进行因果分析和综合评价;要从备择方案中确定最满意方案。
决策的重要性包括如下几点:①决策是组织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②决策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前提;③决策具有管理活动最基本的功能;④决策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轴心。
2.决策的类型有哪些?答:一般而论,决策的类型有以下三种分法:(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2)按决策的重复性可将其分为: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3)按决策条件和后果的可靠性可将其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定型决策。
3.决策过程需要哪几个步骤?答:一般地讲,决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和确定目标;(2)拟定备择方案;(3)评价和选择方案;(4)决策的实施与反馈。
4.什么是计划?计划管理有什么意义?答:计划是对未来工作或生活的一种安排。
计划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个人和企业组织两个方面考虑。
对计划者个人的意义:(1)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失误;(2)明确工作目标;(3)确定当时必须采取的行动。
对企业组织的意义:(1)计划制定过程同时是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相互了解和事前协调的整个过程;(2)形成企业总体计划。
使集体化的共同协作变成现实具体的活动;(3)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计划承担者与上级管理者的相互作用,为管理者施加影响提供了手段;(4)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不同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安排,可以从组织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决策,使计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计划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计划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它的过程中,即: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方案→优选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第五章组织1.什么是组织?如何理解组织的涵义?答:组织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的含义有静态、动态两种理解。
组织的静态含义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经过分工合作,及按不同的层次明确各个成员的权力与责任,所构成的一群人的集合。
”侧重于管理职能的过程是组织动态的一面,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组织一项某某活动,组织起来为完成某项目标而奋斗等。
这时的“组织”,实际上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发挥作用、完成组织目标的整个过程。
2.经营战略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答:经营战略实际上是企业制定的关乎企业整体的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规划,它能够影响组织的结构,比如,企业制定的是多品种战略则应适当分权,若持单一品种战略便可适当集权。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对组织设计有什么作用?答: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就是适度分权,即重大决策权(如重大的战略决策、人事任免、预算等)在上面,其他权力尽量下放。
该原则有利于组织的设计,使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成员的满意度提高。
4.试述直线职能制的优缺点。
答: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但集权倾向高。
它不失为一种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虽然具有统一指挥和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优势,但也存在主管人员横向联系工作量大,过多强调直线集中指挥而忽视职能机构或职能人员作用的问题。
5.事业部制的管理特点及其优缺点是什么?答:事业部制基本的结构特征为:事业部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
各事业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总公司主要负责重大方针、政策,掌握投资、重要人员任免、价格调整和经营监督等方面的大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
6.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有何优缺点?答:矩阵制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由横纵两个管理系列组成,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另一个是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
矩阵制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双道命令系统,打破了一个职工只受一个部门领导的传统管理原则,使一个职工接受两个部门领导。
矩阵制结构的优点为:(1)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2)能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将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组建方便;(3)能较好的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4)为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结构形式。
该结构的缺点为:组织关系比较复杂,一旦小组与部门发生矛盾,小组成员的工作就会左右为难。
此外,有些小组成员可能会被原有的工作分散精力,职能部门人员常进常出,会造成正常工作的困难。
项目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点,可能会影响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7.管理跨度的大小对组织活动有何影响?答:管理跨度(幅度),是指一个主管人员能够直接而有效地指挥下属的人数。
管理幅度过大,管理的效能会下降;管理幅度过小,管理层次必然增加,也会增加管理人员和管理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率。
8.案例分析:本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在一些企业的主管人员培训中具有普遍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明确如下几点:(1)对于员工的培训应有选择性,什么人应该培训什么内容?培训到什么程度?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