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系统结核

泌尿系统结核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肾结核在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中的重要性。

2. 熟悉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全身和局部治疗,掌握肾结核手术指征。

3. 了解泌尿系结核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4. 了解列列腺及附睾硬结的鉴别诊断。

二.肾结核 renal tuberculosis
1. 定义 泌尿及男生殖系结核病,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

而肾结核在泌尿系结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泌尿系统中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的发生多数都起源肾结核 。

肾脏往往最先遭受结核杆菌的感染,然后由肾脏蔓延到输尿管、膀胱及尿道。

肾结核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结核病中最为常见,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晚期并发症多,后果也最严重。

男生殖系结核亦常继发于肾结核。

2. 致病菌
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少数为牛型结核抗菌和非典型哺乳类杆菌。

(PCR 检测是引物要齐全,出现假阴性) 与抗生素相关特征:
①生长缓慢,大肠杆菌增倍时间为20分钟,而结核杆菌为 24小时。

因此多数抗代谢抑菌药物无效 ②不能被巨噬细胞分解;
③能长期存在活体组织内,并不发生分裂;
④易产生耐药性。

3. 病理表现
1)肾结核病理
I 肾结核90% 均为原发感染,结核菌经血行到达肾脏,只有少数因肺或其他部位原发感染后感染扩散所引起。

结核菌抵达肾脏后,多停留在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丛内。

如果患者免疫力较高,细菌数量少,则病灶局限于皮质内,形成多个皮质部的微小肉芽肿,以后可完全愈合,不发展为临床肾结核。

(体积小,若未钙化,CT 难发现)。

如果细菌量大,毒性强,患者免疫力下降,则细菌可经过肾小球过滤后到达髓襻或经血抵达肾髓质,病变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出现临床症状,称为临床肾结核,临床肾结核多为单侧。

肾盏破坏,肾盏积水,肾盂可正常 肺结核(原发病
灶)双侧肾皮质结核(90%)
(病理肾结核)
抵抗力较强,敏感性较低双侧皮质病灶完全愈合不发展到肾髓质
无临床肾结核抵抗力较弱,敏感性较强
一侧发展到肾髓质(一侧临床肾结核)一侧临床肾结核
(90%)双侧发展到肾髓质(双侧临床肾结核)双侧临床肾结核血行感染
II 肾结核主要为肾髓质及乳头病变,进入肾髓质后呈进行性发展,破坏组织。

结核结节可彼此融合,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这种坏死破溃一般发生于肾乳头处。

干酪样坏死组织液化后可排入肾盂并形成空洞,肾内空洞一旦形成多不能自行愈合而逐渐扩大。

肾盏或肾盂粘膜上的结核,在肾内可经淋巴、血行或直接蔓延,扩散到其他部位,最后形成多数空洞或肾积脓,使整个肾脏破坏。

III 肾结核的另一个重要病理变化为高度的纤维化,纤维化使皮质和髓质分隔,肾内血管狭窄、内膜增厚,致
使肾皮质缺血、萎缩。

肾盏颈或肾盂出口因纤维化发生狭窄,可形成局限的闭合脓肿或结核性脓肾。

IV 晚期肾结核可发生钙化。

钙化常为严重肾结核的标志,先出现较大脓腔的边缘,呈斑点状,而后逐渐扩大至全肾,形成全肾钙化。

全肾钙化时,输尿管常完全闭塞,患肾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结核可逐渐好转愈合,膀胱刺激症状逐渐缓解甚至消失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
2)输尿管结核病理
输尿管结核继发于肾结核。

最常受累部位为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结核杆菌侵犯后可使输尿管增粗、变硬,形成一僵直的索条、肌肉收缩减退,输尿管狭窄,加快肾结核病变。

3)膀胱结核病理
继发于肾结核;最早受累部位为输尿管口周围;挛缩膀胱(尿频加重);膀胱结核病变与纤维化使输尿管狭窄和/或输尿管关闭不全。

狭窄引起梗阻、肾积水;闭合不全则使膀胱内感染尿液反流至对侧肾脏,引起积水并感染。

4.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20-40 岁的青壮年;发病过程缓慢。

2)尿频、尿急、尿痛
最早出现的是尿频,为含有脓细胞及结核杆菌的尿液刺激膀胱引起,后为结核性膀胱炎所致。

随着病情的进展,每日排尿次数逐渐增多,排尿时有灼热感并伴有尿急。

挛缩膀胱可加重尿频。

临床表现
3)血尿
多在尿频、尿急,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之后出现,以终末血尿居多。

也可为全程肉眼血尿,不伴任何症状。

故青年患者发生无痛性血尿时,也应考虑有肾结核的可能。

肾脏出血严重时,血凝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出现肾绞痛。

4)脓尿
肾结核患者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脓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严重者呈米汤样,也可混有血液,呈脓血样。

5)腰痛和肿块
肾结核的局部症状不常见,破坏严重的巨大脓肾、肾结核继发感染或病变蔓延至肾周时才出现局部症状和体征。

三.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病变从前列腺、精囊开始,但临床表现最明显的是附睾结核,可触及不规则肿块。

输精管结核病变时,输精管增粗,呈“串珠样”样改变。

前列腺钙化、结石,尿返流,引起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核,破坏肾盂系统才会有症状。

四.诊断
1. 病史和临床表现:
1)长期膀胱刺激症状并有终末血尿,一般抗菌素无效。

2)有肺结核或其他结核病史。

3)前列腺或附睾触及无痛性硬结
2. 辅助检查
1)尿液分析:呈酸性,尿蛋白阳性,有较多的红、白细胞。

2)尿涂片找抗酸杆菌:以清晨第一次尿液阳性率最高,需连续找三次。

3)尿培养:周期长,但对诊断有决定意义,医务人员有可能感染。

患有结核,穿刺活检,伤口不能愈合,抗痨两周以后才能这么做。

4)X 线检查:KUB+IVU
KUB 可见局灶或斑点状钙化影,亦可见全肾钙化。

IVU 肾结核的典型表现为肾盂破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或由于肾盏颈部狭窄,肾盏消失变形,严重者形成空洞,肾盏完全不显影。

如果肾脏破坏严重,则不显影,称为无功能肾。

故IVU 不仅可发现肾结核的形态改变,也可作为双侧肾脏分肾功能的检查。

5)CT 不能诊断早期肾结核。

对晚期肾结核,在IVP 表现为无功能肾,见不到影像,而CT 则能清楚地显示扩大的肾盏、肾盂、空洞、钙化、亦可见纤维化管壁增厚的肾盂及输尿管。

CT 还可观察到肾实质的
厚度,反映结核破坏的程度。

6)膀胱镜可见到膀胱粘膜充血、水肿、浅黄色的粟粒样结核结节、结核性溃疡等,多散在输尿管口附近及三角区。

可见到病肾侧输尿管口为“洞穴”样改变,有脓尿流出。

膀胱挛缩或急性膀胱炎时禁忌做膀胱镜检查
五.治疗
1. 药物治疗:抗结核治疗
1)适应症:①早期肾结核;②因各种原因不能实行手术者;③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应用。

2)治疗
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300mg/d
利福平600mg/d
乙胺丁醇 1.0g/d
吡嗪酰胺 1.0-1.5g/d(2 月为限)
链霉素 1.0g/d 肌注(最初两月)
用药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早期病例使用6-9月后有可能治愈。


2. 手术治疗
1)适应症:凡治疗6-9月无效,肾结核破坏严重,应在药物治疗配合下行手术治疗。

肾切除术前抗结核治疗不少于2周
2)肾切除术:
①一侧患肾破坏严重,对侧正常;则应切除患肾;
②双侧肾脏破坏,一侧无功能状态,另一侧病变较轻,抗结核一段时间后切除严重侧。

③肾结核伴对侧积水,引流积水,保护肾功能后,待肾功好转后切除无功能患肾。

2)保留肾组织的肾结核手术:
①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于一极内;
②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肾实质表面闭合性的结核性脓肿,与集合系统不相通;
3)解除输尿管狭窄手术:病变较轻,功能良好,则可切除狭窄段吻合。

4)挛缩膀胱的手术治疗:多采用输尿管皮肤造口或回肠膀胱或肾造口等尿流改道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