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课件:淋巴瘤

内科学课件:淋巴瘤


口腔内粘膜相关淋巴瘤
眼眶淋巴瘤 肺NHL
图:箭头所示为皮肤T 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表 现为皮脂膜炎样皮损
皮肤T细胞淋巴瘤
骨NHL
胃MALT淋巴瘤
面部淋巴瘤 颈椎NHL
相关检查
• 血常规:贫血/淋巴细胞增高/晚期全血细胞减少; • BM:部分可有淋巴瘤细胞/晚期ALL表现; • 生化:LDH↑,ESR↑,Ca2+↑; • 部分有Coombs试验(+); • 浅表淋巴结:体检; • 深部淋巴结:B超:腹膜后;
病理和分型
HD的病理学特点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R-S细胞是HL的特点。
R-S细胞的特征 体积大小不一,以大为主,在20-
60um形态极不规则,胞浆嗜双色性 胞界不规则、胞质丰富,可是双核多 核或多叶核,核膜厚、核仁大而明显, 呈深红色,可达核的1/3,核呈双核性 称为“镜形核”
霍奇金病组织学分型(1965年Rye会议)
发病特点:
见于任何年龄段,男性>女性,城市>农村; 死亡率约1.5/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1-13位; HL仅占10%左右; 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1.病毒学说:HL与EBV感染? Burkitt淋巴瘤与EBV感染?
2.MALT淋巴瘤与HP感染; 3.免疫低下:AIDS或器官移植患者发病明显升高
WHO(2001)分型方案中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1)边缘区淋巴瘤 (2)滤泡性淋巴瘤 (3)套细胞淋巴瘤 (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5)Burkitt淋巴瘤 (6)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7)间变性大细胞型淋巴瘤 (8)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9)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症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淋巴瘤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HD/NHL的: 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分型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临床分期
2.熟悉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内容
1.概述; 2.分型及分期;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 6.预后
概述
淋巴瘤(lymphoma):
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 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淋巴细胞恶变有关,是 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CT:腹腔/盆腔/纵膈LN; PET:显示病灶及性质
细胞遗传学检查
染色体标记
t(14;18) t(8;14) t(11;14) t(2;5) t(3q27)
疾病种类
滤泡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
➢ 对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应作淋巴结穿 刺物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病理切片检查。
病理特点
临床特点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浸润,主要为中小淋巴细胞,R-S 病变局限,预后较好
细胞少见
结节硬化型
以交织的胶原纤维,将浸润细胞分隔成明 年轻发病,诊断时多 显结节,R-S细胞较大,呈腔隙型。淋巴 Ⅰ、Ⅱ期,预后相对 细胞、浆细胞、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多见 好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纤维化伴局限坏死,浸润细胞明显多形性,有播散倾向,预后相 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淋巴细胞、浆细胞、对较差 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与较多的R-S细胞 混合存在
淋巴结分布:
HD典型的临床表现
青少年多见; 常首发为无痛性颈/锁骨上淋巴结大; 带状疱疹 饮酒后淋巴结疼痛 发热 皮肤瘙痒
NHL的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多较大,进展迅速; • 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倾向;
1.咽淋巴环病变:吞咽困难、鼻衄 2.肺门/纵膈受累 3.MALT淋巴瘤 S:累及脑膜/脊髓多见 5.BM:淋巴肉瘤白血病 6.皮肤:结节、溃疡、浸润性包块、肿块
➢ 当有皮肤损害可作皮肤活检及印片。
➢ 如有血细胞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有骨骼病变时,可作骨 髓活检和涂片以寻找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
HD单核R-S 细胞
HD多核R-S细胞
临床分期和分组
Ⅰ期 病变仅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ⅠE)。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B-CLL/SLL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55%
套细胞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总生存率<30%
Chan JKC, Hematological Oncol, 2001;19:129-150
临床表现
• 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局部肿块;
• 可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浸润(结外表现)
• DLBCL
31%
• 滤泡性
22%
•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 套细胞型
6%
• 周围T细胞
6%
•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 余下各亚型均
<2%
巴瘤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7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样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45%
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 (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 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淋巴瘤的细胞形态极其复杂,2008年WHO淋巴瘤 新分类中,有80个亚型。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 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 骨骼或皮肤等。结淋巴组织原发部变多见于NHL。
主要为组织细胞浸润,弥漫性纤维化及坏 多为老年,诊断时已
死,R-S细胞数量不等.多形性
Ⅲ、Ⅳ期,预后极差
NHL的分型
• 国际工作分型(IWF,1982)——低/中/高度恶性 • WHO 2001分型:B细胞肿瘤
T/NK细胞肿瘤 • WHO 2008分型:前体淋巴组织肿瘤
成熟B细胞肿瘤 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NHL的国际工作分类(IWF)(1982年)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其它
A小淋巴细胞型(可伴浆细胞样改变) B 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D滤泡性大细胞型 E 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F弥漫性小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G 弥漫性大细胞型 H免疫母细胞型 I淋巴母细胞型(曲折核或非曲折核) J小裂细胞型(Burkitt或非Burkitt淋巴瘤) 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型及 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