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部抗衰医美技术入门课 ——“刷酸”最全指南

面部抗衰医美技术入门课 ——“刷酸”最全指南

[12]Anitha, B. (2010).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chemical peeling. Journal of Cutaneous and Aesthetic Surgery, 3(3), 186.
[13]Pons-Guiraud, A. (2004). Sensitive skin: a complex and multifactorial syndrome.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3(3), 145–148.
整个过程中你感到皮肤任何不适,都应告知医生。剥脱结束后,医生喷洒中和液(碱性溶液),然后用冰水冷喷或冷敷10-20分钟。全脸涂程[3](图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美容室)。
3、“刷酸”后:
化学剥脱术后24小时内不允许化妆。术后1周内每天进行面部冷湿敷,以及要特别注意保湿和防晒。
[7]Ghersetich I., Brazzini B., Lotti T. (2003) Chemical peeling. In: Katsambas A.D., Lotti T.M. (eds) European Handbook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刷酸”全流程详解
1、“刷酸”前:
医生经过严格评估后,确定你适合进行化学剥脱治疗。会让你在第一次治疗前试用两周含有果酸或水杨酸成分的护肤品,以确定你是否对这些成分过敏。
2、“刷酸”时:
在做好清洁准备之后,医生会保护好你的眼睛、口唇等部位,然后用配制好的剥脱液刷到你的脸上,初次剥脱一般停留5分钟,之后逐渐增加剥脱液浓度和停留时间。
一些更加“皮糙肉厚”的朋友们甚至可以轻松买到70%的最高浓度果酸:
70%果酸,我的天!你真的清楚自己皮肤屏障能不能经得起你这么折腾了吗?你确定自己适合刷酸吗?刷酸前你检测自己是不是对这些物质过敏了吗?自己给自己盲人摸象刷酸,你不怕它流到眼睛里吗?刷完酸你记得中和、冷敷、保湿了吗?我真的有无数个问题要问看了这些DIY种草文就去实践的小姐姐们……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你怕烂脸吗?”
长点心,记住前人的血泪教训吧:不适合刷酸的人(皮肤屏障受损)刷了酸,刷酸过程没刷好,刷完酸没护理好,可都是会烂脸的啊!
图注:O家产品居家“刷酸”烂脸实录(一搜,了解更多)。你觉得几百块给了医院,最后就买了一个几十分钟结束的服务;你以为“刷酸”副作用不大,有也能自己恢复,就能直接往脸上怼了。
[2]Moghimipour E. Hydroxy Acid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aging Agents. Jundishapur J Nat Pharm Prod.2011.6(2):9-10.
[3]何黎实用美容皮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晓雪,高星雅,蒋献.化学剥脱术在损容性皮肤病及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3): 200-203.
☞什么情况不适合“刷酸”?
对用来“刷酸”的化学物质过敏的人、脸上患有皮肤病的人、瘢痕体质碰哪哪里长疙瘩的人、伤口愈合困难(糖尿病、免疫缺陷病、吸烟等)的人都是明确不适合刷酸的[3,5,7]。
所以,“刷酸”前必须和医生详细沟通,提供一些必要的情况说明,由专业的医生来决策是否要“刷酸”。不当“刷酸”很容易美容变毁容。
我只能说是你没看到的是医生细致评估、严密操作、精细善后,这些都是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作为铺垫的。个体化的方案制定和管理,不是小X书上那些千人一方的种草文能比的。
这些个酸是“角质清扫机”没错,可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美貌割草机”啊!
求求你长点心吧。要刷酸,去医院吧。
参考文献:
[1]William JC. Anti-wrinkle products. In: Andre B, Barel PM, Marc P, editors. Handbook of Cosme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Marcel Decker; 2001. p. 543-9.
[5]Nagaraju U, AS S.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emical peels. In: Pai GS, editor. Complications in cosmetic dermatology: crafting cures. 1st ed. USA: Jaypee Medical Inc; 2016.
[14]Hosipovitch G. Evaluating subjective irritation and sensitive skin. Cosmetics Toilettries 1999; 114: 41–2.
上述的这些并发症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制剂、仔细谨慎的剥脱操作来避免及预防[3,11,12]。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给你说下面这段话的原因:
☞我为什么不主张你在家DIY“刷酸”?
某些种草社群网站很喜欢给你写一些奇奇怪怪的“居家刷酸指南”:
这些来教导你的“种草博主”们不专业到什么程度呢,有上来就把“刷酸”的定义搞错的:
图注:经浅层剥脱数日后发生对剥脱剂的不良反应,面部出现烧伤样外观,后完全自愈[5](图源:Derma-Care,Mangaluru)。
图注:化学剥脱术后继发念珠菌感染[5](图源:Dr.Madan, Fellow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BMCRI.)。
图注:化学剥脱术后6周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11](图源:StephenW. Perkins, M.D., F.A.C.S.)。
图注:脂溢性角化症(一种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表皮良性肿瘤)。
由于水杨酸还可以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来达到抗炎的作用,故而用水杨酸进行化学剥脱,改善油性皮肤、痤疮、光老化表现效果更加明显[8,9]。
图注:经两次20%水杨酸化学剥脱治疗后的28岁痤疮患者皮肤质地的改善情况[8](图源:Pearl E.GrimesM.D.)。
面部
你以为只有你会在家“刷酸”?相传公元前30-60年,大名鼎鼎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VII)就喜欢用酸奶(含大量乳酸,是一种果酸)沐浴保养,能使皮肤细嫩光滑,这大概就是最古老的使用果酸成分护肤品的案例了。
人们从古早时代就知道依靠酸类物质来剥脱多余角质,达到嫩肤、焕肤的目的[1]。常用的酸包括:果酸、水杨酸、维A酸等。果酸和水杨酸甚至被誉为使用最广泛的面部抗老物质[2]。
[8]Grimes, P. E. (1999).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alicylic Acid Chemical Peels in Darker Racial-ethnic Groups. Dermatologic Surgery, 25(1), 18–22.
[9]KLIGMAN, D., & KLIGMAN, A. M. (1998). Salicylic Acid Peels for the Treatment of Photoaging. Dermatologic Surgery, 24(3), 325–328.
休息2周到4周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次治疗,根据治疗的效果来决定治疗次数。
☞“刷酸”的并发症与潜在风险
为了抗衰美容去做的“刷酸”一般都是浅层剥脱,浅层剥脱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也较轻微,多数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就可以自愈了。所以“刷酸”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3]。
“刷酸”的并发症可能有:刺激/过敏反应、皮肤感染、色素改变(色素沉着或色素缺失)等[5,10,11]。
☞“刷酸”有什么用?
“刷酸”虽然是几百块钱一次的“入门级”医美,但是全方位逆转面部皮肤衰老的效果却是着实强大:剥脱掉多余的角质“脱去旧皮”让皮肤变得光滑细嫩的同时,还可以刺激表皮层细胞更替和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来“重生新皮”。衰老引起的皮肤问题—粗糙、暗沉、皱纹、细纹、松弛,它统统都能改善[3,4,5,7]。
图注:“刷酸”去皱嫩肤(图源:J. Barton Sterling M.D.)
图注:毁皮重生,有点儿《画皮》那味儿嗷~
“刷酸”这些年在嫩肤抗老上的表现太突出,以至于很多人忘了它干了百来年的老本行—治疗一些损容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痤疮(痘痘、痘坑)、黄褐斑、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的一种)、日光性角化、雀斑;以及改善毛孔粗大[3,4]。
[10]Resnik, S. S., & Resnik, B. I. (1995).Complications of Chemical Peeling. Dermatologic Clinics, 13(2), 309–312.
[11]Perkins, S. (1995). Complications of Chemical Face Peeling: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acial Plastic Surgery, 11(01), 39–46.
5%的果酸能叫“刷酸”吗?朋友们!再说,敏感性皮肤禁用一切含果酸、水杨酸、维A酸等成分的护肤品[13,14],人不作不会死,脸不作不会烂。
本以为低浓度混淆概念小打小闹就算了,高浓度的医用“刷酸”制剂不会那么容易入手,万万没想到逛了一圈发现,这个O打头的加拿大居家刷酸品牌颇受众多小X书种草文偏爱:
这款明星产品里有30%的果酸+2%的水杨酸,嗯,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刷酸”了,在家搞医美,人人都是大医生。几十块钱的价格DIY搞定,相较医院几百一千一次的化学剥脱术而言,还是很美丽的。是不是有一种自己是个“在家就能做出五星级酒店美食”的精明能干主妇,为家里省了巨款的优越感。
然而,埃及艳后搞的这一套还算不得“刷酸”。
“刷酸”学名化学剥脱术,而之所以让它成为一项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的医学美容技术,而非在家就能搞的护肤步骤的原因—就在所使用酸类物质的浓度上: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是浓度20%-70%的果酸和20%-30%的水杨酸(护肤品中添加浓度一般<2%)[3,4,5]。维A酸由于其低浓度就有很强刺激性,又有一些明确的副作用,所以一般只适用于皮肤病的治疗,而甚少为“刷酸”所用[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