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5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
1.“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
”是強調的重要作用。
2.“危若冰谷,至於是也”中的“冰谷”比喻。
3.“其何裨之與有”的正常語序是。
4.“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衆事?”中的“國”指。
5.“故五藏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語譯爲。
二、注釋句中劃線的詞(本大題共40個劃線詞,每個劃線的詞0.5分,共20分)
1.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
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2.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孝武世 ,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 ,皆充秘府。
3.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爲之。
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
遂以爲殉。
4.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5.佗曰:“案()脈,胎未去也。
”將軍以爲不然。
佗舍去,婦稍()小()差。
百餘日復動,更呼佗。
佗曰:“此脈故事()有胎。
6.翁聞其言,渙焉()無少凝滯於胸臆。
居無何(),盡得其學以()歸。
7.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此其故,正以()經文奧衍,研閱誠()難。
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運微,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斷乎不能矣 。
8.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
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
”尋()此貳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
9.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爲龜鏡()。
10.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値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11.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嬰痾,十有六七。
三、語譯句子(本大題共10個句子,前5個句子每個2分,後5個句子每個3分,共25分)
1.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濟。
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
2.我國家率由茲典,動取厥中,置醫學,頒良方,亦所以極元氣之和也。
3.好學之士,咸知向方,而貪常習故之流,猶且各是師說,惡聞至論。
4.蝨處頭而黑,麝食柏而香,頸處險而癭,齒居晉而黃。
5.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
6.因對之流涕。
謐乃感激,就鄉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怠。
居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
7.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
夫行,本也;辭,從而生者也。
苟見枝葉之辭,去本而末是務,輒怒溢顔面,若將浼焉。
8.然必也小大方圓全其才,仁聖工巧全其用,能會精神於相與之際,燭幽隱於玄冥之間者,
斯足謂之真醫,而可以當性命之任矣。
9.第以人心積習既久,訛以傳訛,即決長波猶虞難滌,使辨之不力,將終無救正日矣。
此余之所以載思而不敢避也。
10.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
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