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及实施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及实施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一日活动的组成2.一日活动设计3.一日活动常规管理4.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成1.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

2.各类活动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需要科学安排、有机联系。

(一)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

具体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散步、离园等环节。

(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

具体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散步、离园等环节。

(三)学习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发起的、采用集体活动形式组织的师幼互动活动,或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互动活动。

旨在促进幼儿同伴分享交流,提升幼儿经验,强化学习体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二、一日计划的制定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日计划就是教师为组织一日活动或半日活动而准备的书面计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

2.制定日计划既可以减少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不确定性,又可以使“一日活动皆课程”理念借助于对日计划的构思和运作,切实落实到每日活动之中。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一)什么是“常规”1.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

(二)幼儿园为什么要有“常规”1.幼儿园是幼儿共同生活的场所,为了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制定必要的常规来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

2.制定常规的目的不是要通过“捆住”幼儿的手脚让他安静、听话,而是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互不干扰,做事有序。

3.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质量,还是对于幼儿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1.常规一:来园——快乐的一天开始啦(1)常规要求:l 准时来园。

l 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

l 有顺序地完成来园的常规活动,如洗手、漱口、搬椅子、晨间活动等。

(2)来园问题及对策镜头一:很难说“再见”?早上妈妈送孩子来园,孩子在妈妈的要求下有礼貌地跟老师问好。

老师笑眯眯地拉过孩子的手,说:“跟妈妈再见!”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

妈妈说:“妈妈走了,快跟妈妈说再见?”孩子嘴巴一,“哇”地哭了起来。

对策:不要太强求,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

镜头二:遇到“爱聊天”的家长?早上送孩子来园,家长不着急上班,在教室门口拉着老师说自己孩子的事,说了好几分钟,还聊个没完。

教室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吵闹了,老师又不好意思描拒绝家长。

对策:再约时间详谈。

2.常规二:点名——今天我来了(1)常规要求:能够用好听的声音积极应答。

喜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来园了。

逐渐关注班级的出勤人数,以及未来园的幼儿。

(2)点名问题及对策镜头一:不敢回答?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不久。

每次老师组织点名,点到“王图图”,下面都没人回答。

老师提高音量,再叫“王图图”,还是没有声音。

老师走到王图图面前说:“图图,老师点你的名字,你要说声到。

”孩子这才轻轻地说:“到。

”声音轻到旁边的孩子都听不清。

对策:在游戏中点名。

(如:兔妈妈找宝宝)镜头二:没意思?大班教师在进行点名,点一个幼儿的名字好几遍才听到回答。

老师问:“为什么叫你好几次才回答?”幼儿嘀咕:“我没听到……”旁边的孩子说:“老师,他刚才在玩纸!”对策:换种方式来点名。

3.常规三:洗手——正确洗手更健康(1)常规要求:能够按正确的方法洗手,穿长袖衣服时知道卷袖子。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要洗手。

人多时,知道按顺序洗手。

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2)洗手问题及对策镜头一:不认真?户外活动回来,老师要求孩子们洗手。

两个孩子跑进盥洗室没十秒钟就出来了。

老师拉着他们的手一看,手指缝里的脏黑根本没有洗干净。

对策:用“不认真洗手的危害”事实说明问题镜头二:太集中?餐前,老师一声令下:“小朋友洗手!”孩子们哗一声集体冲向盥洗室,小小的洗手池旁挤满了孩子。

进去慢轮不到的孩子在离水池远远的地方等着,往水池挤的几个孩子大叫起来:“老师,XXX推我!”“老师,XXX挤我!”对策:分散进行,减少消极等待。

4.常规四:进餐——我要快快长大(1)常规要求:会正确取餐具。

进餐姿势要正确。

安静专心地进餐,做到“三净”。

用正确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

餐后按顺序整理、清洁。

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2)进餐问题及对策镜头一:摸摸这,摸摸那?一个男孩子洗完手等待用餐时,闲不住,小手在衣服上拉一下、鞋子上摸一下,看到旁边女孩子戴着的头花,又伸手去动一动。

过一会儿,又把手指伸进鼻孔里抠。

对策:玩手指游戏,保持餐前小手清洁。

《小猴爬大山》手心搓手心,搓呀搓,拼出沫沫白花花。

手心搓手背,搓呀搓,搓出沫沫白花花(左右手各搓一次)有一只小猴来爬山,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山尖了,(小手从手腕转圈向上转到手指尖)扑通,掉进山谷里,(一只手洗另一只手的手缝)跳呀跳,跳呀跳,跑呀跑,跑呀跑,(左右手各搓一次)终于跑出了山谷。

(搓完双手分开)《别让龙头流泪水》一滴水,一个点,一只蚂蚁喝一年。

十滴水,一条线,两只蚂蚁能划船。

小朋友,不浪费,别让水龙头泪涟涟。

镜头二:掉得哪儿都是?午餐时,孩子吃得很欢,老师一再提醒:“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要把饭菜掉出来。

”但教室里仍然一片狼藉,桌面上、地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掉出来的饭菜。

对策:放置公用垃圾盘,游戏引导,及时清理。

5.常规五:擦嘴——不当“小花猫”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擦嘴。

擦嘴后,能将用过的擦嘴毛巾放回固定的地方。

镜头:擦不干净?用餐后,幼儿拿起擦嘴小毛巾放在嘴巴上,随便抹两下就放了回去,脸上的饭粒照样还在。

对策:教方法,照镜子。

6.常规六:漱口——“咕噜咕噜”真有趣(1)常规要求:能够接适量的漱口水,最少漱两次。

漱口后,对准水池吐出水。

(2)问题及对策镜头一:太马虎?教师不提醒幼儿去漱口,幼儿就不去。

漱口时,幼儿拿起水杯随便“咕噜”一下就吐掉,算是完成任务了。

对策:亲自看看漱口水。

7.常规七:喝水——多喝水更健康知道正确使水杯的方法,保持水杯的清洁。

接适量的水,尽量避免将水洒在地上。

人多的时候主动排队接水。

口渴时能够主动喝水。

(2)喝水问题及对策镜头:我不要喝水?有的孩子不喜欢白开水淡味,老师叫他喝水时总是说:“我不要喝水。

”在老师的要求下接了水,也只是随便喝一点就偷偷倒掉。

对策:游戏、儿歌来引导。

8.常规八:入厕——不要紧哟(1)常规要求: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避免将大、小便排到便池外。

小班末期学习自己擦大便,中班开始能自己擦干净,并按规定取纸,不浪费厕纸。

便后记住冲水、洗手,并将衣服整理好。

能用语言表述入厕时遇到的问题,大班幼儿在较长的集体活动前,能够主动入厕。

(2)入厕问题及对策镜头一:忘记冲水了?走进厕所,冲出一股臭味,原来是林林刚才大便后就走,忘记冲水了。

老师问:“林林,刚才是你拉大便了吧,怎么没冲水啊?”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忘记了!”对策:给冲水按钮加个小装饰。

镜头二:不敢在幼儿园入厕?小班幼儿刚入园,不喜欢在幼儿园入厕,常常会有尿裤子、拉裤子的情况发生。

家长抱怨老师不把孩子照顾好,连个厕所都不让孩子上,还拉到裤子上。

老师觉得莫名其妙:我已经叫孩子入厕了,可孩子不肯去,我有什么办法?对策:装饰厕所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

9.常规九:午睡——做个甜美的梦(1)常规要求:睡前入厕,进入午睡后后保持安静。

逐渐学会自己脱衣服,并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位置,上床前将鞋子摆放整齐。

睡姿正确。

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袜,找老师检查衣服。

能够逐渐独立入睡,不影响他人。

(2)午睡问题及对策镜头:带着玩具睡?小班刚入园,甜甜带了一个布娃娃放在幼儿园,每天午睡时一定要抱着布娃娃睡。

老师一旦把布娃娃拿走,她就哭着不肯睡。

小琪则带了一个小橡皮球,睡觉时一定要捏在手里才肯睡,老师每天在他睡着后才能轻轻地把球从他手里拿走。

对策:给玩具找个家。

10.常规十:坐姿——谁的样子最精神(1)常规要求:养成良好的坐姿。

能够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及同伴说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2)坐姿问题及对策镜头:“小自由”?小新聪明伶俐,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是把老师提出的要求当耳旁风。

老师组织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可小新却一会儿趴到地上,一会儿站起来,对策:逐渐提高要求,游戏中学好样。

11.常规十一:上下楼梯——小心别摔倒(1)常规要求:能按照预定的规则上下楼梯。

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一个跟着一个走。

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2)上下楼梯问题及对策镜头:没有老师看着我?大班的活动室在三楼,楼层相对比较高,上下楼梯时,老师在队首,往往看不到队中间或队尾的孩子。

小皮走楼梯时发现老师看不到他,于是就倒着跳台阶,结果跳空台阶摔倒了。

对策:讨论规则,多请几个“小老师”。

12.常规十二:排队——从小学会有秩序(1)常规要求:听到排队信号后,能以较快的速度安静地站成一队或几队。

能调整自己的位置,逐渐将队排直。

排好队以后不来回换位置。

(2)排队问题及对策镜头:不会排?排不直?幼儿初学排队,受生活经验及空间方位感发展的限制,很难排成一排,常常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帮幼儿排到位。

可刚排好,往往队伍又歪歪扭扭,有时就像盘起长龙。

对策:贴标志,游戏引导。

13.常规十三:离园——快乐的一天结束了(1)常规要求:l 能够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l 离园前,能自主地选择便于收放的玩具进行相应的活动,离园时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l 家长来接时,主动向家长问好,与教师、同伴告别。

l 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按时离园。

(2)离园问题及对策镜头:无所事事,消极等待?下午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活动室,离园时间,老师让孩子们坐在位置上休息,安静地等待家长来接。

孩子们休息了没一会儿,就开始玩闹,几个男孩子跑来跑去,老师又大叫着让孩子们坐回位置上。

对策:自选易收的玩具,或进行教学活动延伸。

一日活动实施中的常见问题例举1.一日环节中时间的隐性浪费。

2.重集体教学,轻生活环节。

3.强调集体规则,扼制个性发展。

4.教师指令运用失当。

一日生活皆课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创造和表现的机会,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科学整合、有机组织,在每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成长。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格言:“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能真正明白!”一日生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上传: 万巧莲更新时间:2013-11-21 21:14:38[摘要]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充满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但当前幼儿园教育缺乏对儿童生活的深入理解,武断地将儿童完整的在园生活分割为学习与生活两部分,忽视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整体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