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个案工作的过程
E、是否需要转介?
- - - 是否需要更换社工? 是否有转介的资源? 如何进行转介?
注 意 !
接案阶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案主应是资料的主要来源; - 收集的资料应与案主的问题有关; - 获得的资料应与案主分享。
2、接案的三种情况
- - - 接受申请; 进入下一个阶段 暂时不提供服务; 案主只是咨询而不申请帮助。 转介。
3.工作员的准备 (1)生理准备
- - - - 健康状况 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激情 放松的姿态、亲和的表情 良好的外表。
外貌和衣着反映了你对职业态度和个人状况 你应知道你的着装会怎样影响他人; 社工的思考: 我的穿着对案主的影响是什么? 社工的外表应给人带来好的第一印象。 这将有助于发展默契、信任的专业关系
关系建立、资料收集与诊断、治
疗、结案与评估等五个部分。 (2)张雄的观点
申请与接案、资料收集与分析、 诊断与服务计划、服务与治疗过 程、结案与评估等五个步骤。
个案过程的五个阶段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三、制定目标与工作计划 四、实施服务计划 五、结案和评估
• 一、做好会谈前的准备 • 美国针对17个精神卫生中心调查研究表明:将近 50%的青少年个案在第一次会谈后就没有下文。 (为什么会这样?)
确定问题的技巧
-最迫切的问题 -最主要的矛盾 -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不明确改变的目标,将使服务工作遇到困难。制 定目标有助于案主对目标达成的可能结果,有较实 际的期望;在制定目标时,社工和案主共同评估改 变行为带来的负向影响,能减低负向影响的破坏作 用,或使案主有准备地应对它。 如果目标的制定能够提供量度的基础,能使案主 有较合理的期望和动机外,也能评估工作的成效和 处理方法的适当性。
案主生活背景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了
案主的社会阶级、种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 重要的团体等。 -案主遇到困难时通常会向谁求助? -在案主的文化背景中,对人际冲突的看法如何 ?
三、评估和诊断问题
-案主问题的类型如何? -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史 -给案主压力或影响案主正常生活的核心因素有 哪些? -案主对个案初期的期望和目标是什么? -在什么范围,能激励案主接受和运用他人的资 源?
如果出现了干扰,社工的处理
冷静与应变能力 为干扰向案主道歉 补偿案主由于干扰而失去的时间
准时开始
表达了对案主的尊重; 如果你迟到了,你应向案主道歉,并且延长 时间来补偿被耽误的时间。
按时结束
不能按时结束的情况有 - 个案正处在突破的边缘; - 时间结束时案主才开始重要的话题 - 不忍心打断他 - 社工没有有效地利用时间 - 担心案主对自己的看法
社工的处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社工应温和而直接地说:“今 天的时间到了,我们下次再讨论这些重要的问 题。” 在紧急和危机时候应延长时间,直到案主 的情 绪平稳。
(4)录音和录像
要对案主录音或录象时,应征求案主的意见
; 在案主不知情时记录面谈严重侵犯了案主的 权利; 向案主解释记录将来可能的用处和将被怎样 存放、处理和最终被销毁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时,会担心和害怕他是有问题的或不正常的 。
注意事项
-每次会谈结束时,让案主知道工作进行到什么程
度,还需要什么资料,以及他对下次的期望。
-案主需要继续保证他寻求协助是正确的决定
-鼓励和肯定案主愿意去处理敏感性和痛苦的事, 以持续案主寻求帮助的动机 案主希望他感受到是提供资料给人,而不是电 脑。与他讨论问题的人能明察他的需要,尊重他 所关心的隐私,支持他改变的想法、激发他改变 动机。
-
具体求助者的处境和困难,减少求助者的焦
虑,体会到社工的尊重。
- (无条件的接纳) 同感求助者,促使求助者
自在表达
-
-
激发求助者的求助动机
社工应客观地评估个人能力,避免过高期
望
接案练习:
• 一位“小姐”,她怀孕了,自己的内心十分留下这个孩 子,但不知道将来如何让孩子面对自己的身份,也不知 道自己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她前来社工服务机 构寻求帮助,假如你就是这个机构的工作员(社工), • 1.你如何看她的职业?与你的价值观有无冲突? • 2.你准备怎么样表达你的同理心和进行自我袒露? • 3.你如何与她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 4.你对她的问题有什么初步的评估?
社工接案要点
- 充分确认问题,确定适当的服务目标; - 案主须了解问题的意义和性质,并明确其参与 个案工作的权利和义务; - 案主的问题适合机构的资源和性质; - 案主的问题是社工可以胜任的;
接案技巧
- 不能把求助者视为“问题人”。 社工1:你有什么问题吗? 社工2:你有什么需要想和我谈呢? - 关注地倾听 社工应该借着专注姿势、表情及眼神,传达 对求助者的关切。
3、社会功能
案主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角色的执行情况
-案主有哪些社会角色?角色功能的发挥情形?有
无角色冲突?是否能满足他人及自己的角色期望
? -案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如何? -案主与他人沟通时,沟通的形式如何?与同辈团 体的关系如何?有无亲密的朋友? -案主的生活安排怎样?包括休闲和工作的比例。
4、环境整体
(2)珀尔曼的观点 •主张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诊断 与处置。 (3)香港学者丁碧云的观点
主张分为三个阶段:即接案、调
查和诊断。
2.“六个阶段说” 台湾学者廖荣利的观点 申请和接案、资料收集和情报研 制、诊断和服务(或治疗)的计 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价、 以及持续服务。
3.“五个阶段说” (1)翟进、张曙的观点
个案工作的过程
个案工作的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案主申请到帮 助结束,在时间上有一个过程,在内容上是变化 的,逐步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有基本的程序和要求; 这个过程是灵活的,并非一成不变; 不同的学派对过程有不同的划分。
个案工作基本程序的主要观点
1.“三个阶段说” (1)康普顿和盖乐威的观点 •①接触阶段:包括问题界定、目标定 向、调查和资料收集、评估; •②合约阶段:包括评估、行动计划、 预先诊断; •③行动阶段:包括计划执行、结束、 评估。
(2)心理准备
假如你的当事人是一 个同性恋者,你如何对待 ?是接受还是不能接受你 从心理上准备好了吗?( 如果没有准备好,应该转 介给其他合适的社工) ——社工的心理要求:健康 的专业自我、自信、开放 、热情、认真对待每个案 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物理环境
——房间条件:
私密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将打扰和分心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私密性和舒服是成功面谈的中心条件; 如果条件好的话,隔音和有另外出口更好; 令人愉快的、采光好的、舒服的房间,并能隔绝外 界噪音和干扰。
问题与讨论: 1.去医院看病要经过那些程序?医院及医生是怎么 安排的这个程序的? 2.律师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时大致经历那些过程?
个案工作的过程
教学目的:
-了解个案工作的过程; -掌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能够完成过程中具体的步骤;
教学内容
-了解案主的申请 -接案中的注意事项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面 -诊断的要点和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 -结案和评估需注意的事项
3、转介
在下列情况下将案主转介: - 机构不提供案主所需要的服务; - 案主到其他机构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 社工调离本机构 - 社工没有能力为案主服务。
转介的处理
案主可能会不明白或有受伤害的感受 社工无论在那种情况下转介都要直接告诉案主 转介的真实原因; 处理案主情绪——挫败感
案例:
• 一位中年男士来寻求法律帮助,他衣冠不整,衣 服和头发脏乱,浑身散发着一股味道,战战兢兢 地站在工作人员面前。非常爱干净的工作人员小 莉(女)一见到当事人的样子,面部立即表现出 厌恶的神情,搬了把椅子让当事人坐在离她办公 课一米远的地方,用很冷漠的神情听着当事人诉 说他的问题,当听到人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解决 的范围后,立即打断了当事人的话,告诉他找错 了地方,并告诉当事人以后收拾一下自己。 • 你怎么看待小莉女士的这种做法?如果你是社工 ,能否简单的拒绝当事人,告诉他找错了地方?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评估原则
-个别化
-双方参与
-正确归因
-价值观影响
评估需要继续不断地重新审视和诊断,根
据新的资料和情况加以修正。评估是贯穿整 个治疗和服务过程的。
案主的状况
案主内心最主要的感受是“我需要协助,但是我害 怕自我表露和承诺改变” 与他人探索并讨论问题是痛苦的事情,对于有情
绪困扰和人际困难的案主,当他开放的探索他的
-
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问题;
-
有时案主问题太大而无法克服,或太特殊而不
容易加以处理;
社工的尊重、接纳和关心、温和和同感的态度
,可以给案主安全感,使他能够逐步地开放和表
达自己。
对当事人的需要及问题做出初步的评估
1、了解案主
案主到机构求助时,一个社工接待案主是个案工作 过程的开始。 A、案主是什么原因到机构求助? - 自愿; - 转介; - 强迫;
B、案主的问题是什么?
- - - 他怎样看自己的问题? 他想有什么样的改变? 他的问题是否与机构的功能相符合?
C、案主的希望是什么?
- - - 案主的主要请求是什么? 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他的目的是什么?
D、机构的性质
-机构能给案主提供什么帮助? -机构有那些资源可以帮助案主? -社工的能力是否能解决案主的问题?
-协助案主发展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协助案主确立 问题的性质和重点,并考虑在所面临问题和情景的 需要。 -性质案主明确化他所想要的结果。(即制定目标) 。目标是案主问题解决的希望或案主所需要增强的 功能,如果目标不明确,案主会不了解会谈将如何 带给他好处,所以,案主应能知觉并明确目标,才 能获得求助的合作和治疗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