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办法
多动儿童也有高度的自尊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一样有效 多动儿童也能学会行为的自我管理 多动儿童不缺乏创造性,将来也能有成就
多动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原则:
系统化
个别化
心理行为干预的系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模型:
干预对象:
家庭 学校 儿童
干预技术:
1. 2. 心理治疗 环境干预
3.
4.
运动疗法
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
浙江大学医学院 沈晓红 2005年12月18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的中心症状:
多动和冲动行为 注意力缺陷
端正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注意缺陷/多动是先天易感性与后天环境综合 作用的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错误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不是儿童的缺点
学习干预
1.
心理治疗
行为矫正疗法 家庭疗法 支持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家长T小组训练 松弛训练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游戏疗法 认知疗法
行为矫正疗法:
正强化法(代币法) 差别强化法 消退法 惩罚法 系统脱敏法 示范法 行为契约 前提控制法 自我指令训练 自我管理
• •
创造合适的学校环境
学习环境 人际环境
3. 运动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头脑体操 各种体育活动
4. 学习干预
发现并评价儿童的学习困难
制订具体的教育方案
实施自我管理方案:
确定靶行为 定义靶行为 建立目标 选择一种评估行为并记录的方法进行自我 监测 评价靶行为的发生频率及前因后果 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变化评估 重新选择合适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干预 连续实施
2. 环境干预
•
•
创造合适的家庭环境
学习环境
人际环境
行为的记录方法:
记录频率 记录持续时间
间隔记录
差别强化法:
其它行为差别强化 低反应频率差别强化
替代行为差别强化
惩罚法:
罚时出局 反应代价
厌恶活动
• 过度补偿 • 体力劳动 • 引导服从
前提控制法:
消除问题行为的条件刺激 增加问题行为的反应难度 呈现期望行为的线索 减少期望行为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