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


LOGO
适应: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 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 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 平衡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达到机体 与环境的平衡
发生认识论
LOGO
一个原则:严肃对待心理学,也即是当发生了心理学事实 问题时,应求助心理学的研究,而不可依靠个人的思辩来 杜撰答案。 一个问题:去解释知识发展中新的知识结构是怎样构造起 来的,也即研究认知的结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心理 起源
LOGO
4、对成人及其同伴的作用观点:维果斯基认为儿 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与思维水平更高的人的交往活 动中发展的,这些人作为指导者为儿童的智力发 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交 往产生不平衡状态-认知冲突,来促进自己的认知 发展,最有效的交往应发生在同伴之间,因为他 们认知水平相似,能彼此提出异议。
维果斯基
LO1917年从主修文学的莫斯科大 学毕业后进行文学研究,1917~1923年,维果茨基在一所 学校中教授文学和心理学,在1925年到1934年之间,维果 茨基聚集了一大群擅长于心理学、残障及心理异常等领域 的年轻科学家一起工作。对于医学的兴趣促使维果茨基也 接受医学的训练,首先在莫斯科的医学机构,后来,他曾 于该地的乌克兰神经心理学院教一门心理学的课。逝世前 不久,维果茨基受邀主持实验医学机构的心理系。1934年 死于肺结核逝世,年仅38岁。
动作 智慧 语言 逻辑 运算 速度 时间 空间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LOGO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
二、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 觉思维;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 泛灵论、 现象学因果性、自我中心言语(重复、独白、集 体独白)
LOGO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获得了守恒,出现了 初步的逻辑思维,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命 题内思维: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 的命题 )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出现抽象的逻辑思 维,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念(命题间思维 :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LOGO
1、两者认知发展途径:皮亚杰持自然科学的发展观,他 仍然秉持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适应和成长历程的观点 去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他认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而维果斯基是持社 会文化发展观的,他采用了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解释人类 认知的发展。个体低级心理机能的获得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而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则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 果。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
皮亚杰
LOGO
皮亚杰(1896-1980)幼年酷爱生物学,1907年,他发表 在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时年仅11岁。4年后他又发表了一 些关于软体动物的文章。这使他萌发了在日内瓦自然历史 博物馆收藏软体动物的部门供职的愿望,但是博物馆主任 知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皮亚杰22岁 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同时他的学术兴趣开始转向逻辑, 最后归于认识论,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 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 。
最近发展区
LOGO
学习在发展中的价值:学习应促进发展,所以,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 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 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 最近发展区”。
LOGO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
LOGO
3、语言与思维:皮亚杰认为语言来源于思维;认 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语言;语言只是 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 成熟的思维形式。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的自我 中心言语是协调其思想与行动从而促进其认知发 展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事实 上并非完全是“自我中心”,而是具有“自己对 自己沟通”的意义,《思维与语言》。
LOGO
2、教学与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式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不可能有超过发展水平的学习。例如,处 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 的逻辑概念的,因此,发展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而维果斯基则认为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发展,所以 教学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
LOGO
内化理论
LOGO
1、工具理论:真正的工具(如尺子、算盘及移动 电话等)/符号工具(如数字、语言符号、地图、 艺术作品等) 2、个体利用这些工具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直接 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从而逐渐转 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 机能,并且不断内化。
两者理论的比较
LOGO
LOGO
LOGO
LOGO
维果斯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的一 个重要假设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是以特殊的 “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词系统。起初,人改变 的似乎只是外部物质,但随后,这些变化便作用 于人的内部心理过 程。人的心理过程受这些特殊 中介工具的特性影响,能够在改变环境的同时, 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从而使自己能够的 行为具有理性和自由度。人也由此形成了有别于 其他动物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意识。
LOGO
几个关键词—运算,图式,同化,顺应,适应, 平衡化,发生认识论 运算:是一个可以内在化、可逆的动作,它总假 定有某种守恒的东西、并且从来不孤立存在 图式:指儿童对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 的抽象表征。
LOGO
同化: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 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 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