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课标要求】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②、背诵优秀诗文。

【知识概要】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中考指津】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后1~2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典例借鉴】例题(青海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由是感激....④遂许先帝以驱驰2.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 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划出相应的句子。

4.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心情:。

行动:。

6.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剖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我们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第1题,答案为:①亲自,自身;②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感动,感激;④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劳。

第2题答案为: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第3题。

答案为: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划线句子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第4题: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第5题为: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第6题答案为: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第7题在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只要结合文段,言之成理即可)。

【实践训练】1、《陈涉世家》2、《唐雎不辱使命》3、《隆中对》 4《出师表》 5、《公输》6、孟子二章 7《鱼我所欲也》 8、《曹刿论战》 9、《邹忌讽齐王纳谏》10《愚公移山》文言文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起义的导火线是。

5、重点语句翻译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二、课文内容理解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4.文中点示的起义的根本原因是:5.陈胜认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二、唐雎不辱使命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唐雎()怫然()韩傀()色挠()休祲()缟素()徒跣()庸夫()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故不错意也天下缟素弗敢易秦王怫然怒以头抢地耳寡人谕矣轻寡人与秦王不说3.填空。

⑴本文选自体史书,编者为(朝代)的。

文章赞扬了唐雎的精神。

⑵唐雎出使秦国的使命是,文题的意思是。

4.秦王对唐雎的劝告是什么反应?5.唐雎面对天子之怒,是什么反应?怎样进行了反击?这体现了唐雎的什么特点?6.简要评述秦王、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三.隆中对1.给加粗的字注音。

(1)躬耕陇亩()(2)汉室倾颓()(3)不知存恤()(4)遂用猖獗()(5)挟天子()(6)帝室之胄()(7)枉驾顾之()(8)南抚夷越()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莫之许也()(2)先主器之()(3)此人可就见()(4)宜枉驾顾之()(5)凡三往()(6)欲信大义于天下()(7)不可胜数()(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3.翻译下列句子。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6.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9.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0.除了“隆中对”,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出师表1.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 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2.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恢弘志士之.气醉翁之.意不在酒 B.欲报之于.陛下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帝不以.臣卑鄙属于作文一以.记之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同予者.何人3.简答。

①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得禄的句子是:②文中被千古传颂的一个对偶句是:4.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A.文中“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臣”指诸葛亮。

B.第①段文字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C.第①段文字中“不宜妄自菲薄”的意思是“不应狂妄自大,鄙薄别人”。

D.第②段文字中最后一句概叙了作者跟随先帝艰苦创业的历史,感情极为深沉。

5.由“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演变而来后个成语是:(二)出师表1.解释加点的词。

①平明之理.()②论其刑.赏()③以遗.陛下()④贞.良死节()2.解释下面的短语。

①作奸犯科②悉以咨之③优劣得所④性行淑均3.翻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列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四字短语。

①第一段作者提出了的建议;②第二段作者作出了;③第三段作者作出了;④第四段提出了的建议6.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在下边横线上说明理由。

五、公输(一)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禽滑厘( ) 短褐( ) 犀兕( ) 麋鹿( ) 楩楠 ( )2、把下面的反问句翻译成现代文。

(1)宋何罪之有? (2)夫子何命焉为?(3)胡不见我于王?(4)然胡不已乎?(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 (7) 吾知所以距子矣:____________ (8) 此为何若人? 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3)公输盘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