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郴州市小学科学《同步教学实践训练》应用优质课竞赛
参赛教案
内容:《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推测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探究浮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过程中感知水的浮力,体验在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2)养成尊重科学、重视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3、科学知识: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沉在水下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1、教学所需《同步教学实践训练》器材:铁片、铝片、铜片、塑料、木片、橡皮泥、小瓶子等。
2、水槽6个、小杉木12块、小松木3块、小杂木3块
3、教师自制教具1个
4、课件。
教学课时: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实验准备:
1、分组:6组
2、分工:温馨提示:
a、请组长(1人)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探究;
b、请操作员(2人)每次拿起一件物品,轻轻的将物品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作,反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