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电压过低电源电压太低。
MR-E-□A:160V 以下存储器异常1 RAM存储器异常时钟异常印刷电路板的异常存储器异常2 EEP-ROM异常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电路板异常2 CPU·零部件异常存储器异电机配合异常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编码器异常2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电路异常伺服放大器的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再生制动异常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超速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过流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过压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参数异常参数的设定值异常。
主电路芯子过热主电路异常过热。
伺服电机过热伺服电机的温度上升,热保护继电器动作。
过载 1 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过载能力。
负载率300%:以上负载率200%:100s以上过载2 由于机械故障导致伺服放大器连续数秒钟以最大输出电流输出。
伺服电机的锁定时间:1s以上误差过大偏差计数器的滞留脉冲超过编码器的分辨率×10[pulse]。
串行通讯超时RS-232C通讯的时间超过参数的设定值。
串行通讯异常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串行通讯错误。
CPU·部件异常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可能会超出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的制动能力。
过载警告可能发生过载1,过载2报警。
伺服紧急停止警告EMG-SG之间断开。
主电路OFF警告主电路电源断开时,伺服开启信号(SON)为ON。
伺服报警代码及处理欠压电源电压过低。
MR-E-□A:160V 以下<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检查电源系统·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动时电源电压下降。
→检查电源系统·电源切断5秒以内在接通。
→检查电源系统·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存储器异常1、时钟异常、存储器异常2AL.12:RAM异常AL.13:印刷电路板异常AL.15:EEPROM异常<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编码器异常1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电缆故障。
(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电路板异常2、存储器异常3AL.17:CPU·零部件异常AL.19:ROM存储器异常<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电机配合异常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参数选择的伺服电机与当前使用的伺服放大器不匹配。
→正确设定参数。
编码器异常2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编码器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主电路异常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断路。
→修理电线。
·伺服电机动力线表面损坏。
→更换电线。
·伺服放大器主电路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生制动异常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内容: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参数设定错误。
→正确设定参数。
·未连接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接线。
·电源电压异常(260V以上)。
→检查电源。
·高频度或连续再生制动运行使再生电流超过了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降低制动频度。
→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减小负载。
内容: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或再生制动选件。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超速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指令输入脉冲频率过高。
→正确设定指令脉冲频率。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重新设定增益。
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①负载转动惯量比设定的小一些。
②重新检查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
(参数、→正确设定。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流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存在短路。
→正确接线。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 相接地。
→正确接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实施抗干扰处理。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压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再400V以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更换电线。
→正确接线。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
→使用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时,更换伺服放大器。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时,更换再生制动选件。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或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选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系统指令脉冲频率异常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值。
·指令脉冲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参数异常参数设定值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设定参数。
主电路过热主电路器件异常过热。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载状态下反复通过“ON-OFF”来继续运行。
→检查运行方法。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停止运行。
→修理伺服放大器的冷却风扇伺服电机过热伺服电机温度上升热保护动作。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电机环境温度超过40度。
→使伺服电机工作工作环境温度在0~40度之间。
·伺服电机过载。
→减小负载。
→检查运行模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器件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载1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承载能力。
负载率300%:以上负载率200%:100s以上<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续输出能力的场合。
→减小负载。
→检查运行模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
→停止自动增益调整。
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机械故障。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载2由于机械故障导致伺服放大器连续数秒钟以最大电流输出。
伺服电机的锁定时间在1秒以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
→停止自动增益调整。
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L52偏差计数器中的滞留脉冲超出了编码器分辨率能力×10(pulse)。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小。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转矩限制值(参数太小。
→增大转矩限制值。
·由于电源电压下降,致使转矩不足,伺服电机不能启动。
→检查电源的容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位置控制增益1(参数的值太小。
→将设定值调整到伺服系统能正确运行的范围。
·由于外力,伺服电机的轴发生旋转。
→达到转矩限制的场合,增大转矩限制值。
→减小负载。
→选择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串行通讯超时RS-232C或RS-422通讯中断的时间超过了参数的设定值。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通讯电缆断路。
→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
·通讯周期长于参数的设定值。
→正确设定参数。
·通讯协议错误。
→修改通讯协议。
串行通讯异常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通讯出错。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通讯电缆故障。
(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故障。
→更换通讯设备(计算机等)。
CPU·部件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可能会超出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的制动能力。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达到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制动能力的85%以上。
→减小制动频度。
→增大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
→减小负载。
过载警告可能发生过载1,过载2警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达到发生过载1·2报警阈值的85%以上。
→参照、项。
伺服紧急停止警告EMG-SG之间断开。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处于紧急停止状态。
(EMG-SG之间断开) →确认安全后,解除紧急停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