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
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
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
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
编写时间:2012年
《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内容提要
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
(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
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
(三)考核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
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
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
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
第一节:调解幅度
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
2、掌握其方法
第二节:眼外肌运动
1、熟悉各眼外肌的作用、各配偶肌
2、熟悉各眼位、诊断眼位
3、掌握眼外肌运动检查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遮盖试验
1、掌握遮盖试验的检查目的和方法
2、重点是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第四节:集合近点检测
1、熟悉何谓集合近点
2、掌握集合近点检测方法及记录方法
第五节:瞳孔反射、视野检查、瞳距测量
1、熟悉瞳孔反射的内容及检查法
2、熟悉何为视野
3、掌握视野对比法的检查方法及瞳距测量方法
第四章、正视及屈光不正
第一节:眼的屈光、近视、远视
1、了解眼的屈光原理
2、掌握近视、远视的临床表现,分类
第二节:散光、屈光参差
1、熟悉散光的定义,屈光参差的定义
2、掌握散光的屈光特点及症状、分类
第五章、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分析
1、熟悉双眼视觉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2、重点掌握正、负相对调节、交叉柱镜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老视及临床处理
1、熟悉老视和远视的不同
2、掌握老视的验光流程
第七章、眼部健康检查
1、熟悉眼前节的检查方法
2、熟悉眼前后的检查方法
第八章、屈光不正的临床处理1、掌握近视、远视、散光的临床处理(治疗方法)
2、熟悉主觉及客观验光的方法
第九章、特殊视觉功能
1、了解对比敏感度测量
2、熟悉何谓暗适应
3、熟悉婴幼儿视力的检查方法
4、了解眩光及潜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