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针和线单元三课型新授
主备人年级三使用时间
课程标准学生在平时就欣赏与感受布贴画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做学习主人,使他们主动学习愉快学习,乐于动手创作是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布的颜色、花纹,肌理构思创作,做到思维有序。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构思是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
分小组进行制作重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好风尚。
教学目标
1.认识缝纫工具以及缝纫材料;
2.运用针线尝试穿针引线,并完成打结;
3.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习惯。
3.评价方案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意图
一、创设意境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衣物破了或钮扣掉了,我们经常会进行缝补,这就是缝纫。
(板书课题:缝纫一)缝纫需要什么工具?
二、互动探究
1.缝纫分为机械缝纫和手工缝纫。
机械缝纫的工具是缝纫机(展示图片);手工缝纫的工具是针。
2.我们一起来看这根针,它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3.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针”的知识,请小组讨论并填写填空。
4.反馈
5.看桌上篮中的物品,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6.在缝纫过程中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材料──线。
你们见过几种缝纫线?
7.根据线的质地不同,线分成了棉、丝、涤纶、毛等。
8.在缝纫前,我们首先要将线穿到针上,你们试着做一做。
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通过资料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
培养动手能力
9.穿针前,我们要注意选择与针孔大小相配的线,然后先将线头
捻或剪一下,再穿;还可以使用桌上的工具──穿针器,然后将
穿过的线头拉出。
(板书:捻、剪、穿、拉)
10.针穿好了,可以缝了吗?
11.谁来试一试?
12.请跟着他做一做。
13.打好结后,可以在布上随意缝两针,缝完后取下针。
打终止结。
三、综合建构
请你练习穿针、打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缝纫工具和部分缝纫材料,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满意吗?
四、课后延伸
1.了解、学习其他的打结方法。
2.收集关于面料方面的知识。
了解、学习其他的打结方法。
教学反思
课题钉纽扣单元三课型新授
主备人使用人年级三使用时间
课程标准学生在平时就欣赏与感受布贴画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做学习主人,使他们主动学习愉快学习,乐于动手创作是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布的颜色、花纹,肌理构思创作,做到思维有序。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构思是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
分小组进行制作重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好风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针钉纽扣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3.评价方案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二、创设意境
引入课题,交代学习目的。
1、出示实物-纽扣,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纽扣)?有什么用(衣服上用的)?
2、交代学习目的
衣服钉上纽扣主要使衣服需要闭合那部份連成一个整体,使人穿着整齐、美观,行动方便是。
钉纽扣是生活中常要做的事,我们应学会自己动手钉纽扣,不要让家长为这小事操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互动探究
㈠、板书课题:钉纽扣
㈡、认识常见的几种纽扣:出示实物和纽扣图。
①纽扣的样式,②纽扣的正反面,③纽扣上的
孔眼。
㈢、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选好钉纽扣的线和衣服颜色相同的,取适当的长
度在线尾打个结。
2、确定纽扣的位置,认清正反面,背面向着布面确
定位置。
学习钉两眼纽扣的方法:(出示挂图)
⑴左手把纽扣和衣服合拢对齐捏住。
⑵从布的背面进针,把针从纽扣的一个孔里穿出来,
拉紧线。
⑶再从另一孔里把针穿到布的背面拉紧线。
⑷这样往返5-6次再打结,最后剪去多余的线。
学习钉四眼纽扣的方法:有二种方法(出示挂图)
⑴“=”或“||”形钉法,再按钉两孔纽扣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通过资料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
培养动手能力
⑵“+”字钉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三、综合建构
1、教师指导学生先在布上练习钉两孔纽扣,再钉四眼纽扣。
2、教师指导学生在衣服上钉纽扣。
讲评
1、使用针穿布面时防止伤手。
2、拉线时,针尖向内,针尾向外拉线,以免伤着傍边的人。
四、课后延伸
1.了解、学习其他的打结方法。
2.收集关于面料方面的知识。
了解、学习其他的打结方法。
教学反思
课题布贴装饰单元三课型新授主备人使用人年级三使用时间
课程标准现阶段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不同,教学内容也是不同的,《布贴天地》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必修课,低年级学习内容主要是练习简笔画和画面颜色的填充,以及培养学生对布贴画的学习兴趣,中年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透的颜色、质地、纹理去做一些简单的物体,高年级学习的主要是情景和故事布贴画。
本课为我校中年级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对布贴画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作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布贴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美德。
(2)归纳各种植物的特点,抓住特点做贴画。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布贴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概括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愿意和小组成员合作,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3.评价方案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三、创设意境
同学们看老师的布贴画,它好看吗?你愿意自己也做一幅吗?
二、互动探究
布贴画的制作步骤:(提问学生)
1. 设计图样
2.裁剪图样
3.粘贴图样
4.裁剪布头
5.粘贴布头
6.勾画细节
1.提示学生:
(1)布贴画图样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颜色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图样。
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一式两份)。
(2)剪裁布头。
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图样放在布头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3)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三、综合建构
2.学生小组进行画面构图设计,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喜欢的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3.学生分组,按照事先的分工,构思一种植物,利用所学的布贴画的知识表现出来。
四、作品展示:将学生作品进行展览评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通过资料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
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