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


百分法
孝陵卫小学一堂体育课学生心率
团队心率曲线
非体育课医务监督
早操锻炼 大课间 阳光体育
什么是医务监督
用运用医学方法,指导人们合理进行 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以促进运动参加 者的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积极预防运动 性疾病和运动创伤,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医务监督的具体内容
➢自我监督 ➢体格检查 ➢运动环境和器材的卫生监督 ➢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
运动心情
心情愉快,适度兴奋 态度冷漠,厌烦
不良感觉
如果出现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甚 至呕吐、胸闷和上腹疼痛等症状,其原因通常与 运动训练安排不当有关
睡眠
运动后轻度 疲劳感有助于提高睡眠 质量,难以入睡往往是 运动强度过大的表现, 醒后仍困倦则是疲劳没 有有效清除的表现
饮食
运动后半小 时到1小时后往往由 于饥饿而食欲旺盛, 食欲不振则是由于运 动强度过大,身体疲 劳或运动与进食间隔 时间过短
肺结核
基本组:局灶型肺结核,病变已硬化,无自觉症 状,功能试验正常,过去经常运动者; 准备组:局灶型肺结核,病变已硬化,无自觉症 状,功能试验正常,过去不常运动者; 医疗体育组:原为浸润型肺结核转入局灶型不久, 过去很少参加运动者;
骨关节病
基本组:骨折已完全愈合,无畸形或有轻 度畸形但不影响运动者; 准备组:若有畸形而对运动功能有一定影 响者; 医疗体育组:骨折处于初愈阶段;
高血压
基本组:无自觉症状,心脏外形无变化,功能试 验反应正常,常运动者; 准备组:若心脏外形已有轻度变化,虽然平时常 运动,功能试验也正常,也要避免激烈运动,特 变要避免憋气和低头旋转,一般不参加体操和举 重练习; 医疗体育组:血压明显增高者 (170/100mmHg),即使无自觉症状,心脏外 形无变化且功能试验正常;
自我监督
是指锻炼者采用简单的医学检查方法,对 本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对锻炼的反应进行 观察,它对于调整锻炼计划,安排运动负 荷,预防运动伤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
主观感觉
➢精神状态 ➢运动心情 ➢不良感觉 ➢睡眠 ➢食欲 ➢排汗量
精神状态
锻炼后自我 感觉应当是精神饱满、 体力充沛、渴望锻炼, 如果感到精神不振、 有厌烦情绪、无力、 困倦、头晕等感觉, 都属异常
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的一种有效措施,它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 态过渡到安静状态,整理活动还有促使肌肉放松的作 用,缓解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整理活动的形式包括 慢跑、肌肉拉伸练习
运动后冷敷有利于控制炎症
睡眠
睡眠是消除 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 方法之一
营养
要及时补充糖、蛋白质、水、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
脉搏
晨脉对于了解 身体机能变化有重要意 义,一般情况下,适宜 负荷时,晨脉是稳定的, 如反应 不良
体育活动的禁忌症
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者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有出血倾向者 恶性肿瘤转移阶段
体育课的医学观察
抽取不同体质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询问感觉 测量脉搏 观察面色、神情 课中课后都可进行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
指数法:分别测量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后 、基本部分结束后、整理活动结束后和课 后十分钟脉搏
准备组
对象: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 功能状况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平时较少参 加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差者。 要求:可按大纲进行教学,但进度要放慢, 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少,不宜参加 运动训练和剧烈的比赛。
医疗体育组
对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 者 要求:不能按正常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 必须按特殊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育 活动,以帮助其治病,恢复健康。
运动性疲劳
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机体工作能力的暂时性 降低,但经过适当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 原有机能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机能水平的 一种生理现象
运动性疲劳分类
生理疲劳 心理疲劳
整体疲劳 局部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能量耗竭 ➢代谢产物堆积 ➢自由基 ➢内环境稳态失调 ➢疲劳链 ➢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保护性抑制
几种常见病患者的健康分组
心脏异常 高血压 肺结核 骨关节病
心脏异常
基本组:生理性心脏杂音,运动时杂音消失或无 变化,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平时经常运动者; 准备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若功能检查结果正常, 心脏不扩大,平时经常运动者;运动后杂音加强, 平时少运动者; 医疗体育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功能检查尚属正 常,但平时很少运动者;运动后杂音不变,功能 试验异常者;
药物 心理恢复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
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依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发育状况、功能状况、身体素质和基本运 动能力
健康分组的组别
基本组 准备组 医疗体育组
基本组
对象: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者,或 者是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如龋齿, 轻度扁平者等)而功能检查良好,且有一 定锻炼基础者。 要求:应按教学大纲进行锻炼,也可从事 专项训练和比赛。
按摩
按摩可以调节血液循环;调节神 经功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骨和关节 的位置,改善关节功能;修复创伤组织, 增加皮肤弹性;消除肌肉疲劳,增进肌肉 动力功能
理疗
负离子、音乐等都可以加速疲劳的消除
温水浴
温水浴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调节血流,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
超低温冷冻治疗
全身超低温冷疗法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最 先提出的,方法是让患者在低达-110℃的 环境中接受2-3分钟的全身冷却治疗
出汗
出汗多少与温度、湿 度有关,也和锻炼强度、个人 体质有关,运动会导致适度出 汗,如果排汗过多,常表明身 体极度疲劳,应当注意适当补 水。半小时运动最好的饮料就 是白开水,长时间运动应当喝 运动饮料
主观疲劳感觉
1962年瑞典生理学家Borg制订了判断疲劳 的主观用力感觉等级表(RPE),使原来粗略 的疲劳定性分析变为较精 确的半定量分析。
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根据主观疲劳感觉判断疲劳 根据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判断疲劳 根据运动医学检查判断运动性疲劳
自我感觉 面色 排汗量 呼吸 动作 注意力
主观感觉
RPE主观疲劳感觉量表
客观检查
肌肉力量 肌电图(EMG) 心率 血压 心电图 尿蛋白 皮肤空间阈 闪光融合频率
消除疲劳的方法
➢整理活动 ➢睡眠 ➢营养 ➢按摩 ➢物理疗法 ➢中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