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

第八章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

(一)早锻炼 1、早锻炼的目的: • (1)消除大脑因睡眠而形成的抑制, 活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迎接新一天 的生活。 • (2)通过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2、早锻炼的内容: • 广播操、慢跑、武术、健美操等。 3、早锻炼的时间与负荷量: • 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不宜 过大130~160次/min。 4、动作幅度逐步加大;注意防冻保暖; 雾天尘埃多,要注意呼吸卫生,讲究 呼吸方法。
医疗 体育组
(二)健康分组的组别
• 1. 基本组 基本组由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功 能正常或发育与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 但功能检查结果良好、且有一定锻炼基 础的人组成。 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一 定的时间内,要求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标 准,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参 加学校体育代表队和参加比赛。
• (四)现场测定运动过程中的血压 • 1.从上课学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对 象,人数根据现场拥有的血压计数量及测 试人员的人数而定。注意避免与测定心率 选取同一个对象。 • 2.在测定受试者安静时血压后,开始按教 师的教案上课。 • 3.将整个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 本部分及结束部分,分别在每个部分结束 后,即刻测定受试者的血压并作好记录。 • 4.课后10min测试最后一次血压。
• 2.准备组 准备组由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 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 平时又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组成。 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但 进度要放慢些,活动强度也要小一些, 不能参加专项训练和剧烈比赛,通过体 育锻炼标准的期限也要发育或健康状况有 明显异常(如脊柱畸形、小儿麻痹后 遗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和伤病初愈 后体质较弱的学生组成。 按特殊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 教学或学习大纲中的个别项目或进行 医疗体育。
(二)百分法 • K% 体育课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体育课最高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体育课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180-课前安静心率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等级表
K值 1%-20% 20%-40% 40%-60% 60%-70% 70%-80% 生理负担量等级 最小 小 中 大 最大
第二节 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 活动的医务监督
• (一)计算生理负担量的有关参数 • 1.将各个时刻测得的脉率数据绘制在坐 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心率为 纵坐标),如图21-1所示。 • 2.将曲线上的各点与横坐标做一垂直线, 将整个曲线划分为15个部分(以一节课45 min,每3 min测一次心率计)。 • 3.用下列公式计算各个部分的生理负担 量: • ΣXn=N×t+1/2d×t; • ΣXn表示该部分生理负担量,N为该部 分的最低脉率,d为该部分的最高脉率与最 低脉率之差,t为该部分持续时间(min)。
• • 姓名___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实验报告 年级__班 __年
月_日
• 一、体育课医务监督一般内容评价 • 得分: • 评语: • • • • • • • 二、体育课生理负担臵评价 1.生理负担且指数为: 评语: 2.脉率及血压曲线的形态: 评语: 三、体育课场馆及设施评价 评语:
• 考核成绩及评语: • 教师签名
• 五、如无遥测心率仪,也可采用手测脉率法,测试 部位在手腕桡动脉处。采用此方法时,最好事先计划 好每个测试时刻,一般在完成一个动作或一段教学内 容后进行,45 min的课至少要测定10次。 • 六、血压测定在有臀肱动脉处。由于收缩压受心功 能影响较大,在运动时变化较明显。因此,绘制血压 变化曲线时,宜采用收缩压。 • 七、对于场馆设施的医务监督,考虑到评价表中所 列的内容不是每种场馆都必须具备的,因而所得出的 总分只作为参考,不划分出优劣等级,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作出文字性描述。 • 八、本实验内容较多,建议考虑用两次课来完成, 第一次课完成现场部分,第二次课再进行分析、评价。
• 4.计算整个课的平均生理负担量(M):
• 5.计算体育课生理负担量指数:
• (二)绘制运动过程中血压变化曲线图 • 将现场测试到的血压变化数据,以时 间为横坐标,相对应的收缩压为纵坐标, 绘制在坐标纸上并联成曲线。
• 三、评价 • (一)主要根据有关医务监督的知识 及表21-1进行。要求计算出总分,并 根据总分、备分项得分做出文字描述, 评价上课教师在医务监督方面的工作 状况。 • (二)场馆设施方面,主要依据表21 -2进行,以文字描述为主。
• 【方法与步骤】 • 一、现场部分 • (一)对教师在体育课中的工作,用表 21-1进行医务监督一般内容的评价,综 合评分后得出总分。根据得分情况将结 果分为良好(13分以上)、较好(10~ 13分)、较差(10分以下)3个档次。同 时作出文字描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改进的方向。 • (二)对体育课使用的运动场馆及设施, 用表21-2进行评价,并作出文字性描述。
2.血压增高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编入医疗体育组。 原发性高血压: • 心脏无病理变化,自我感觉正常,功能试 验正常,常运动者,编入基本组;少运动 者,准备组。 • 血压明显增高(160/95),其他正常,医 疗体育组。 • 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变化,功能异常, 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 • 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变化,常运动者, 准备组。
第八章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目的要求] 1、熟悉医务监督的目的、意义。
2、掌握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 3、掌握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和课外 活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 医务监督是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 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状况进 行监护,预防体育运动中各种有害因 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指导人们 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和训练,使之符 合人体生理机能发展规律。以促进健 康,提高机能水平和竞技水平。
(三)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由校医和体育老师共同协 商确定组别,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 生的健康和功能水平的变化情况适时 调整组别。
(四)几种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组
1.心脏异常者
病理性杂音: • 功能试验正常、经常参加运动者,准备组;极 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 • 功能试验异常,可暂不参加体育课学习。 生理性杂音: • 运动后杂音消失、增强或无变化,功能试验正 常,经常参加运动者,基本组;平时运动少者, 准备组。 • 功能试验异常,平时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
二、体育课的医学观察
(一)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反应 (1)课前询问学生的自我感觉,测定 脉搏、血压、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 指标。 (2)在课的各个部分结束后,或某个 练习开始前或结束后,测量脉搏等指标, 并观察某些外部表现(如面色、神情、 动作和出汗量等),以确定疲劳程度。
(3)课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各项相关指 标,同时询问学生在运动过程和运动 后的自我感觉。 (4)课后10-15分钟,可进行补充负荷试 验。 (5)观察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我感觉、 脉搏、血压、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
• (三)现场测试运动过程中的心率 • 1.从本课学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 试对象,人数依据仪器设备的情况而 定。 • 2.将心率发射器安装在受试学生身上, 打开接受器并调整好频率。 • 3.在测定受试者安静时心率后,开始 按教师的教案上课。 • 4.通常每3 min测定一次心率并作好 记录,课后10 min测最后一次心率。
体育活动的禁忌症
• (1)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等。 • (2)各种内脏疾病(如心、肺、肾、肝、胃、 肠等)的急性期。 • (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结核屡次咯血, 伤后不久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不久等。 • (4)化脓性疾病。如脓肿、甲沟炎等。 • (5)月经血量过多或严重痛经的发作时期。 • (6)患恶性肿瘤时(防止转移)
第一节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为了使体育锻炼更有效地促进儿 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避免 不合理的体育活动给身体健康造成的 不良影响,在体育教学时都必须进行 健康分组。
(一)健康分组的依据
• 1.健康状况 对既往病史和体检材料进行分析并 做出诊断和评价,有利于确定体育活 动的项目和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 2.身体发育状况 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把几项指标 结合在一起综合评定身体发育程度。
3.肺结核 • 局灶性肺结核:病变硬化,无自觉症 状,功能试验正常,常运动者,列入 基本组;不常运动者,列入准备组。 • 浸润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病变 范围大或局灶性不久,少运动者,列 入医疗体育组; • 结核性胸膜炎 ,列入医疗体育组; • 胸膜增厚者,若不影响气体交换,可 列入基本组。
4.风湿性关节炎 • 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肿胀,阴雨天疼痛 者,列入医疗体育组; • 关节轻度疼痛,但与天气无关,经常 运动者,列入基本组;不经常运动者, 列入准备组;
(二)课间操 1、课间操的目的: • 消除学习过程的疲劳,改善情绪,提高学习 效率。防止身体畸形。 2、课间操的内容:讲究动作质量 • 广播体操、韵律操、眼保健操、素质操、武 术操、矫正操、游戏或跳集体舞,冬季可进 行慢跑。 3、课间操的时间与负荷量: • 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以心率不高 于150次/分钟。
• 室内场馆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 等情况。
三、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
(一)指数法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试验 【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践,熟悉体育课医 务监督的方法、手段及评价标准,以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这 些知识和技能,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 质量,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保证学 生身体健康。
• 【原理】 •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教师组织教 学的情况及测定学生对所承受的运动 负荷的反应,判断体育课教学是否符 合体育保健学的有关原理。 • 【器材】 • 遥测心率仪、秒表、计算器、直尺、 血压计、坐标纸。
• (三)生理负担量指数依据表21-3进 行评价
• (四)对脉率曲线进行评价 • 若曲线从开始部分逐渐升高并在 基本部分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 课后10 min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则 说明课的总负荷量及各个部分的负荷 量较为适宜。 • (五)对血压曲线进行评价 • 收缩压变化应基本与脉率改变一 致,即在基本部分出现高峰`而后下 降,课后10 min应恢复到安静时的水 平。
相关主题